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披荆斩棘的主妇们,在都市剧里“重生”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披荆斩棘的主妇们,在都市剧里“重生”

来源:齐鲁晚报2022-08-10 09:40

  作者:宋说

  女性题材剧集又“上新”了,电视剧《第二次拥抱》近日开始播出。该剧围绕现代女性面临工作、生活、生育的选择展开,剧中的四位都市女性各有特色,展现了成熟女性的力量和韧性。该剧除了讲述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冲突,也将女性重新认知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娓娓道来,被观众称为剧版“乘风破浪的姐姐”。

  四位女性各有看点

  《第二次拥抱》主角是四位年轻女性,媒体人方原、画廊策展人金璐、平凡律师尤筱竹、神秘钢琴教师丁木木,这四位女性的生活和事业发生各种意外,故事线看点十足。

  由陈数饰演的方原是一名全职太太,她的丈夫李诚是一家音乐公司的合伙人,本来夫妻两人恩爱,生活经济条件富足,却突然遭遇重大变故。李诚的音乐公司经营困难,把公司抵押贷款投资网络理财,结果遭遇暴雷,血本无归,甚至面临牢狱之灾。方原选择转变身份,时隔8年重返职场,努力挽救自己的婚姻和生活。这个故事线开局营造了足够的戏剧冲突,而陈数扮演的方原很好地体现了“为母则刚”的女性特质,抵押房子,帮丈夫还债,为了孩子的兴趣班可以去商场卖气泡水,为了帮李诚保住工作猛灌一瓶红酒,为自己和家庭而战斗。

  张歆艺饰演的金璐是一位潇洒派姐姐,穿着高价订购的礼服走在破旧的居民楼楼道里,散发着强大气场,居然走出了秀场的感觉。她33岁离婚,虽然婚姻不如意,事业却步入上升期,岂料突然怀孕,使她陷入两难的境地。金璐在剧中是精明强干、经济独立女性的代表,也是女性互助主题的代表。方原在学校门口被其他家长冷嘲热讽时,她一把揽住方原的腰,对她微笑说“有我在呢”,转脸反击其他家长“说啥呢,大点声”,转过身后又把自己的手臂举起来让方原挽着,女性之间的互相支持充满力量和温暖。

  周放饰演的钢琴私教丁木木,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的角色。她独自抚养女儿,频繁搬家,只为了躲避前夫。马苏饰演的律师尤筱竹,由于丈夫逃避现实和家庭责任,导致她根本无法全心投入工作,职场频频亮红灯。这个角色万事家庭优先,对待丈夫、婆婆和孩子是各种耐心和迁就,把家庭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其丈夫的角色就没那么讨喜了,人物在“生活不能自理”和“不得志又不想放弃”之间摇摆“摆烂”,导致夫妻二人因为买房的问题焦头烂额。尤筱竹的“第二次幸福”是重新拥抱精英律师的梦想,还是回归家庭?其成长线令人期待。

  站在浪尖的主妇们

  近几年,讲述30+女性家庭和事业、生活的都市情感剧很容易引起女性共鸣而爆火,比如《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小敏家》《完美伴侣》等,话题度和热度都非常高。这些剧集擅长讲述现代女性对待生活、家庭的付出和选择,从婚姻、原生家庭、中年危机等剧情引发女性焦虑,到全职妈妈、家庭主妇回归职场等话题激发女性实现自我价值,在社交网络上引起过很多讨论。

  前段时间播出的电视剧《我们的婚姻》,女主角沈彗星高学历却选择当全职妈妈六年,从养育小孩到买房、装修、搬家一肩挑,她出色地履行了母亲的职责,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对实现自我价值有强烈需求。从全职妈妈到后来重回职场发挥金融系高材生的价值,这一“自我实现”的选择,在当时剧集播出时引起了很高的讨论度。

  从《小欢喜》系列到《我们的婚姻》,不少剧集展现了时代的新矛盾:家务、育儿以及工作问题。内容乍一看非常贴合生活,但由于没有深入研究和剖析问题,找不到真正症结所在,实际效果是硬伤颇多,而且经常出现“爽文”大女主的设定。比如《我们的婚姻》中沈彗星就是一个非典型家庭主妇,既是家庭生活小能手,还不忘提升自我,同时坚持摇滚乐的爱好,编剧给她无所不能的设定,完全拉高了“全职妈妈”以及女性自我实现的标准。

  近日刚刚开播的电视剧《玫瑰之战》,女主角的设定也同样套上了“自我实现”的价值观。故事从女主角顾念的丈夫陷入罪案并暴露出轨的事实后,全职妈妈顾念重操旧业、回归职场开始。这部剧很有美剧《傲骨贤妻》的感觉。开篇顾念给朋友端着盘子送菜,重入职场又被公司老员工针对,简单的扫描拷贝工作她耗时30分钟,而另一位新入职的员工用手机扫描就搞定了,这种重入职场遭遇同事排挤、业务生疏的设定,和《第二次拥抱》里的方原如出一辙。

  前段时间热播的《妻子的选择》,讲述的也是一位家庭主妇涅槃重生的励志成长故事,还加上了观众最爱看的“捉奸”情节。荧屏上的女性角色离开了《媳妇的美好时代》中婆媳斗争的漩涡,离开了《三十而已》《妻子的选择》中和第三者斗智斗勇的俗套,仿佛又陷入了“寻找自我”的一种固定套路。这些女性题材剧集定位和话题大同小异,“她话题”围绕着“家庭主妇面对老公出轨,果断离婚,重回职场,顺利走上事业巅峰”的故事,这种“造梦”的剧情不仅不再新颖,还透露出一股网络“爽文”的味道。(宋说)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詹 丹:一本生活与心灵之书的作文年选

  • 闫 伟 李慧敏:一堂“大语文课”的进阶之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