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焦虑济济一堂,中年电视剧已陷中年危机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焦虑济济一堂,中年电视剧已陷中年危机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08-12 09:43

  作者:李勤余

  中年电视剧也有春天 春天接着是荒唐?

  不知不觉,海清为中年女演员发声的新闻已是三年前的事了,不管她当初的言论遭遇了怎样的争议,有一点却是肉眼可见的:中年电视剧变多了,中年演员(不只是中年女演员)得到的机会也更多了。

  近两年,《小敏家》《星辰大海》《相逢时节》《我们的婚姻》《心居》《关于唐医生的一切》……它们的轮番上阵似乎在向观众宣告,中年电视剧迎来了久违的“春天”。

  然而,中年电视剧的翻身并不是因为观众突然爱上了中年故事,也不是创作者突然挖掘出了中年生活的丰富意蕴,而是因为市场逐渐领悟到:原来,热点和流量不只是青春偶像剧和玄幻修仙剧的专属,谁说,中年电视剧就不能想方设法地上热搜呢?

  《张卫国的夏天》显然也瞄准了这个目标。一线明星阵容、有趣的故事设定、12集的长度,本剧的有利条件不少,本可以深入挖掘中年题材,争取跻身经典之列,可太想成为“爆款”的它,却在有意无意之间偏离了跑道,“落魄的中年”“太监的后裔”“互撕的夫妻”,主创刻意炮制出的一个个梗,终于让张卫国的夏天从荒诞变成了荒唐,也让中年电视剧的“中年危机”症状越来越明显。

  本可以不那么惨 但编剧不想放过他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视剧里的中年人不够惨都不好意思登场。最典型的大概就是《三十而已》。三位女主角,一位在大城市找不到归宿,一位在中产圈层中焦头烂额,还有一位遭遇了婚姻挫折。这部大热剧集的成功秘诀是关注中年群体的生活烦恼,但它留下的更重要启示可能是:想要成为爆款,就得放大中年人的焦虑。

  许多电视剧自然是心领神会。比如,《我们的婚姻》聚焦中年人的婚姻问题;《心居》讲述中年人的买房问题;《关于唐医生的一切》刻画中年人的职场问题。到了《相逢时节》里,各种焦虑终于济济一堂,甚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有两家人错综复杂的世仇,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中年虐恋。但用力过猛的剧情,未必能让观众买账——中年也许会是一地鸡毛,但天底下有几个人的中年生活会如此“抓马”呢?

  不幸的是,《张卫国的夏天》也把力气使错了地方。张卫国在这个夏天的落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住的房子是他的父亲向别人租的,但这么多年从来没告诉他,如今真正的产权人来收租了;二是家里的奔马摆件被他误以为是价值连城的古董,直接被黑心商人骗去100万。

  但这两个原因是如此匪夷所思,以至于不能不让人怀疑,张卫国本可以不那么惨,只是编剧不想放过他。再结合张卫国想把父亲的骨灰撒到长江却撒顾佳怡一脸的情节,或许我们也就能体会主创的苦心——为了取悦观众和吸引眼球,中年人是可以连智商都抛弃的。

  不仅如此,男主的身世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你奶奶是你爷爷”“你真正的爷爷是太监”。这倒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刘涛在《星辰大海》里集各种悲剧人设于一身的情况——母亲外遇,父亲杀害母亲后自杀,还遇到阴险贪婪、重男轻女的姑姑。

  为什么国产剧的中年故事越来越离不开狗血套路和人为设定的危机?难道观众看不出逻辑的混乱和叙事的悬浮?非也,越是对立的人物关系,越是让人上头的观点输出,就越能让大家欲罢不能。不怕观众吐槽,只怕观众连吐槽的兴趣都没有。只是,国产中年电视剧靠着这样的“流量密码”一味剑走偏锋,又能走多远?

  中年明星走不出舒适圈 黄磊们一直同义重复

  如果说当下不少青春偶像已经对演绎“高帅富”“傻白甜”驾轻就熟,那么部分中年演员这两年也是一头扎进了自己的舒适圈,再也不愿走出来。

  没错,我说的就是黄磊。

  从《小别离》到《小舍得》再到《小敏家》,黄磊一直在演喜欢唠叨、性格懦弱、事业无成但古道热肠、天性乐观的中年男性。不必为曾经长发飘飘的文青变成大腹便便的大叔而感到惋惜,这恰恰是黄磊近年来最得心应手的表演方式。

  和黄老师同病相怜的还有本剧的另一位主演——海清老师。从《蜗居》到《心居》,这十几年来,海清扮演的始终是略带神经质、伶牙俐齿、性格强势的中年女性,在《张卫国的夏天》里也不例外。

  而说到角色类型的自我重复,还有一位不能不提,那就是永远一脸正气、总是喜欢说教,外加精英范十足的中年霸道总裁——靳东老师。

  看上去,一些中年演员总是在“演自己”,但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就拿海清来说,不久前由她主演的《隐入尘烟》上映,好评如潮。海清的毁容式演技一点儿也没有了电视剧里庸俗城市主妇的影子,甚至连西北当地观众都对她塑造的角色感到信服。这说明,黄磊、海清等演员本身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受到外在环境的种种限制。

  不管是倒霉蛋式的中年男性,还是母夜叉式的中年女性,在不少编剧眼中,正是创造戏剧冲突和所谓热搜话题的最佳“工具人”。只要有他们在,就不愁没有“中年男人没本事”“中年女人没保障”之类的母题,进而主创就可以在剧集里放心大胆地贩卖焦虑、收割流量。只是,观众还能在审美疲劳中忍受下去吗?

  一言难尽才是中年滋味 期待“林宏年的夏天”

  《张卫国的夏天》绝非一无是处。本剧最大的亮点就是刘奕君扮演的林宏年。这个中年人有点虚伪,他热心帮助张卫国只是因为早年犯下的错;他又有点自卑,年轻时和顾佳怡结婚,只是看上了女方的家庭条件;他还有点猥琐,为了办自媒体甚至卖友求荣,把张卫国的故事炒到了网络。

  但说到底,我们又不能用简单的“好”或“坏”来形容林宏年,他在事业、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挺有代表性的,正如顾佳怡对他说的,他找不到自己的“根”,这不就是很多中年人奋斗路上最苦恼的地方吗?

  这么一位复杂、多元的角色,却不得不在本剧中退居次席,恰恰体现了当下中年电视剧的“中年危机”症状——不得不围绕更大牌的明星安排剧情,不得不根据更有流量的话题组织故事,缺乏坚决改革既有模式的锐气,也没有通过创新突破既有框架的灵气。

  如果说偶像剧里那些动人的故事更适合年轻观众,可能会让他们期待完美的爱情和婚姻,那么对于已经在婚姻和职场上历练多年的中年人,他们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吸引眼球的噱头。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中年人到底有哪些感悟,还能不能继续成长,还有没有资格犯错?这才是主创们真正应该关心的问题。

  很多年前的电视剧《来来往往》里,濮存昕扮演的康伟业和林宏年一样,都是充满矛盾的中年男性,只不过前者还要面对情与欲的诱惑,比后者来得更真实也更残忍。事实证明,我们从来不缺少拍好中年电视剧的实力。

  既然如此,我们能不能撇开黄磊、海清们自带的热搜话题,认认真真地拍一部《林宏年的夏天》呢?(李勤余)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