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悬疑不是吓人一跳,而是逼人反省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悬疑不是吓人一跳,而是逼人反省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08-12 09:44

  作者:陈建新

  “死人是友善的,他们不会贬低你,和你顶嘴,他们太平静了。”当监狱中的拉里·霍尔回想起小时候,父亲带自己盗墓时的场景。为取下指环,拉里·霍尔用钳子将尸体的手指剪下来,就在那时,一只黑鸟从上空飞过。

  霍尔不安地问父亲:它会看到我们吗?

  父亲不耐烦地催他继续干活。霍尔兴奋地将剪下来的那根手指捡起来,像勋章那样四处展示。

  这是被称为“黑马”的美剧《黑鸟》中的片段。

  今年4月,奈飞用户出现近10年来的首次流失,幸亏Apple TV+神作不断,《健听女孩》《人生切割术》《闪亮女孩》,当然,还有《黑鸟》。

  表面看,《黑鸟》是一部犯罪悬疑剧:詹姆斯·吉米是警察的儿子,曾是橄榄球手,因贩毒入狱,被判10年徒刑。检察官给他一个机会:“变态狂魔”霍尔涉嫌杀害19名年轻女性,警方找不到证据,如吉米肯当卧底,骗霍尔认罪,将重获自由。

  剧情来自真实案例,但故事量小,几无改造空间:在大众眼中,变态都一样,演绎不出什么新东西。勉强把故事撑起来,观众也会问:我为什么要看一个变态的故事?难道让我和变态共情?

  然而,将6集(每集1小时)全部看下来,才发现,《黑鸟》是一部心理现实主义力作。

  作为双胞胎的哥哥,霍尔是“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受害者——在双胞胎中,有时会出现一强一弱、一美一丑的情况,双方体重可差25%以上。弟弟相貌英俊、身材健美,霍尔却相貌丑陋、五短身材。

  对于霍尔来说,成长是一次次被羞辱的过程,他只好躲在技术中,只有谈起硬核知识(比如历史、科技),或动手修理时,他才是受尊重的。他不理解,为什么朋友们很容易将女孩追到手,他却只能聊聊天。

  父亲盗墓时,总带着霍尔,他渐渐认同:“有些人就是太变态了,他们会拿走对别人有好处的东西,然后独自霸占这些东西,藏在地底两米深的棺材里。”正义与邪恶、善意与恶毒、常态与变态……在霍尔的世界中完全被反写。他痛恨自己没有“男子汉气概”,于是,厌恶女孩们“高高在上”。

  吉米本是卧底,在沟通中,却意外被霍尔打动。吉米身材壮硕、战斗力爆棚,可霍尔的倾诉让他想起父母离异后,继父对母亲和他的家暴,他从小便拼命练习空手道、柔道。14岁时,继父再次殴打母亲,吉米挺身而出,结果被打断几根肋骨。让吉米惊讶的是,此时母亲却没事人一样去洗澡了,她告诉吉米:你是自己想挑战继父,和她无关。

  在吉米的强悍外表下,同样有一颗饱受伤害的心。

  彼此同情,将吉米和霍尔绑定在一起。

  吉米必须当告密者,他不断下套,比如自称只是橄榄球队替补,并没吹嘘的那么强,毕竟每个人都会说大话,这是人之常情,以此卸下霍尔的心防,但与此同时,他又多少有些同情单纯的霍尔。

  霍尔想说出一切,以彻底放下内心的包袱,但深知坦白后的结果。他闪烁其词,今天承认,明天又说是编故事,当吉米挖苦他没胆量杀人时,他又负气地表示,他说的都是真事,他真的杀过人。

  于是,一个解谜的旧故事,变成了二人的心理博弈。在博弈中,双方都在改变。

  支撑吉米的,是赶快出狱,去照顾中风的警察父亲。在童年记忆中,父亲是偶像,直到母亲频频出轨,双方争吵时,他才知道,父亲已丧失性能力,他的“男子汉气概”是装出来的。可吉米从童年到少年,没有别的朋友,只有父亲,他曾以为父亲无所不能。

  支撑霍尔的,是时时陷入难以自控的狂躁状态中。一般情况下,他低调、聪明、温和、善良,默默地做自己的事,似乎人畜无害,可他的情绪随时可能喷薄而出。霍尔不是那种动辄五官错位的恶魔,他是怪人,但不讨人厌,更不让人害怕。

  在各方努力下,案情终于水落石出:孪生弟弟看霍尔无法讨好女生,便特意帮他“安排”了一下——在集体野外活动时,弟弟对一个女孩用了迷药,没想到,得逞后的霍尔突然发狂,差点杀了那个女孩。

  这次经验唤醒了霍尔心中的恶魔,他一发不可收拾。在顾影自怜的逼迫下,他一次次选择杀人,因为他无力掩盖那个被世界放逐的“我”。而这个“我”,既是父辈暴力、犯罪、冷漠和误导的产物,也是有毒的“男子汉气概”对心灵的荼毒。

  在法律上,两性早已基本实现平等,可在社会层面、文化层面,性别歧视仍广泛存在,男性把自己设在主导地位,女性只是附属品,猎艳成了男性炫耀,以此换取同性的尊重、羡慕、崇拜等,可受生理因素影响,霍尔无法在竞争中胜出,作为几乎被剥夺“男人资格”的人,他只能用内心戏来补足“无缘社会”之痛。于是,霍尔成了恶魔,可究竟是谁制造出这个恶魔?难道只是霍尔一个人的责任?把霍尔关入监狱容易,可不改变病态规则,悲剧真能终结吗?

  确实,《黑鸟》线索纷繁,特别是创作者为呈现真实性,刻意加入大量半线索、非线索,且用回忆、错觉等营造出心理剧的氛围,使它看上去凌乱、难解,但《黑鸟》的内核始终清晰,即: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对人性的深度反省。

  在相当时期,悬疑、心理等只是炫技,为给花样渐少的故事添一点陌生感而已,《黑鸟》则把“扣”转向了内心,转向人类社会的本质——我们都是凶手,可我们却以为这是“常态”,是“正确”,那么,我们与跟着父亲去盗墓的霍尔又有什么区别?在持续被害中,我们会不会也捡起断指,四处炫耀?

  一切无解,才是悬疑。黑鸟就在上空盘旋,它正在看着我们,能否从《黑鸟》中得到感悟。(陈建新)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酱园弄·悬案》:旧案重述的重心偏移与价值偏狭

  • 《长安的荔枝》:当历史厚重感消解于轻喜剧叙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