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群表演满分的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这群表演满分的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

来源:文汇报2022-08-12 09:43

  作者:王彦

  《天才基本法》收官,无论剧集本身争议多少,观众对前十集的孩子戏给了一致好评。小林朝夕、小裴之、小花卷的三人组合外加奥数集训营的夏天,纯真又热血,不少弹幕感慨“这样的戏,我可以再看100集”。

  大家用“天才选角”来形容几个孩子的戏份。刚过完12岁生日的王圣迪不必说,《隐秘的角落》普普一角让她早早攒足了辨识度,而到了《天才基本法》,一个眼里有戏、内心有主张的小大人形象被小姑娘演绎得恰如其分;林子烨演的小裴之人狠话不多,有自己强大的精神世界,也有孩子的童真一面;傅铂涵的小花卷生来乐天派,又多少有点没心没肺。性格迥异的他们在奥数训练营里无条件地彼此信任、共同进退,让观众从角色身上望见了自己的天真年少,多少人在评论区把这群孩子称作“白月光”。

  其实稍加留意,现在冒尖的小演员不胜枚举。前不久刚揭晓的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把最佳新人颁给了2013年出生的陈哈琳。眼下仍在上映的《人生大事》里,新的宝藏小演员杨恩又也是生于2013年。而更为大众熟知的韩昊霖,2009年出生,已经拍了不下30部电影电视剧。他是《庆余年》里的小范闲、《倚天屠龙记》里的小张无忌、《人世间》里的小光明、《我和我的祖国》里的小冬冬,《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里也都有他,能驾驭不同类型、不同题材,从大银幕到电视荧屏,演技始终稳稳在线。

  小小年纪圈粉无数,观众评价他们的表演时都会用到一个词:灵气。何为“灵气”?有些在乎外表,比如眼睛会说话。陈哈琳和杨恩又都长了圆脸大眼睛,演起落难萌娃天真无邪,自带说服力,一出场就让人心生怜爱。而和孩子们合作过的导演徐峥、文牧野、辛爽、韩延等不约而同把“灵气”解释成天赋型选手,即有着与生俱来的强大共情能力。他们还没有系统地学过表演,在片场,仅仅是凭内心感受,在导演的调教下,就能反馈出情绪。不同于如今成年演员常常示范的“几秒钟就能哭”“哭完就变脸”的收放自如,有灵气的小演员,表演时谈不上技巧,往往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比如《我和我的祖国》里,小冬冬一边身负重任替大人们扶天线、为女排加油,一边惦记即将远行的小美。三分犹豫、七分焦急、十分委屈,一段破防的哭戏,可谓影片里的名场面。

  可惜,孩子戏越来越好看了,我们却不敢轻易喊出“未来可期”。

  一来,我们见过不少曾经备受偏爱的少男少女褪去年龄光环、可爱滤镜后陷入争议。就拿现在来说,这茬小演员小荷才露尖尖角,而92年出生的杨紫、99年的吴磊、2001年的张子枫和2002年的赵今麦,几个大家看着长大的“前辈童星”也在同档期有作品播出。当“后浪”和“后后浪”们卷起来,观众对几个“前辈童星”的评价褒贬不一。比如张子枫,这个从《唐山大地震》《唐人街探案》《我的姐姐》《中国医生》一路听着赞美长大的国民妹妹,到了《天才基本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批评。有观众说她台词含混、有气无力,被演绎同一个角色的王圣迪给比下去了。杨紫承受的质疑更多,“甜宠钉子户”“舒适区演技派”等,种种调侃无不是对她演技毫无进步的指摘。至于吴磊,无功无过,诸如“弟弟长大了”“真男人”等,网友对他外型上的关注远大于他对角色的塑造。还有与王圣迪一起在《隐秘的角落》大放异彩的荣梓杉,也因为《外太空的莫扎特》暴露了不少短板。其实细说起来,四岁出道的杨幂、八岁拍《无极》的关晓彤都有着童星的经历,如今演技如何,观众自有判断。

  对刚刚冒头的小演员来说,演艺路还长。童星转型,如何保持演技不掉线,如何在长大后依然能遇到好剧本、好角色,如何在长大后挑战自己所未曾抵达的戏路,凡此种种,是我们讨论“童星”话题时的老生常谈。而对比这一群会演戏、表演上能获得高分的小演员,真正让人高兴不起来的还得算是剧本。一边是孩子戏越来越好看了,一边却是我们已经太久太久没有看过好的儿童题材电影电视剧了。

  《隐秘的角落》让观众认识了三个小演员,但人性的悬疑才是剧的内核。《以家人之名》《乔家的儿女》《天才基本法》,三部剧的开篇都有不少的孩子戏份,可观众还没看够,他们就匆忙长大,陷入生活的一地鸡毛、迈入剧本里“死了都要爱”的成人世界。不过,就是在并不足够充分的表演时间里,孩子们集体证明了,他们值得独立拥有剧本和故事线,而非仅仅当作主角的少年版本、以“亲属挂件”的形式混个脸熟。

  不知创作主导方何时才能建立信心,相信孩子的群像戏非但不会制造观演的结界,相反,他们能用至真至纯的表演、强大的共情力,让观众代入角色。也不知创作主导方何时才能想明白,比起吻戏撒糖、恋爱拉扯,亲情树下的小花小草、阳光里的纯真年代、少年微时一起洒过的汗闯过的祸,或许更让观众不舍得快进,予人无限回味。

  我们不缺会演戏的孩子,不缺能欣赏孩子戏的观众,缺的是真正拍给孩子们的真正的好故事。(王彦)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刘上生:宝黛之恋“情”“理”矛盾的艺术处理

  • 戏曲微短剧:中华戏曲创新传播的新范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