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市郊铁路注入新活力,便捷出行助发展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 正文

市郊铁路注入新活力,便捷出行助发展

来源:光明网2022-08-19 14:49

  光明网讯(记者 崔益明)近日,由北京市委网信办、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发现最美铁路·尽览首都风采”主题网评引导活动,在北京怀柔、密云展开。“发现团”乘坐京郊铁路怀密线S5,体验市郊铁路便捷的出行服务,考察京郊市民的幸福生活,领略铁路沿线的山水风光。

  舒适的乘坐体验

  硬件方面,怀密线进行了电气化改造,采用新型的CRH6F-A型电力动车组,四辆编组,粉色的全新车体涂装,双开车门和“2+2”座席布置,并配备WIFI、充电插座、无障碍卫生间、站台屏蔽门等人性化设施。

市郊铁路注入新活力,便捷出行助发展

  粉色涂装的怀密线列车。(崔益明/摄)

  在客运服务方面,作为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重要交通保障的北京北站,为怀密线抽调了各站的精兵强将,值乘人员在工作中熟悉服务关键项点、标准作业流程和文明用语规范。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乘务作业标准,积极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做到文明、礼貌、热情,落实“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切实让乘车的旅客上车时有亲切感,相遇时有尊重感,候车时有安全感、旅途观光时有舒适感。

  便捷的交通出行

  怀密线由北京北站至古北口站,全长共144.6千米,最高运行速度为160公里每小时,全程仅需2个半小时。共设有北京北站、清河站、昌平北站、雁西湖站、怀柔北站、黑山寺站、古北口站7座车站,服务范围覆盖了西城区、海淀区、昌平区、怀柔区、密云区5区。北京北站乘务管理室结合市郊铁路特点,认真分析客流组成,总结出包含市郊旅游、工作日通勤、怀柔科学城学生这三类客流的旅客出行规律,并为满足这三类乘客出行需求,力求发挥出市郊铁路安全、便捷、舒适的特点,为旅客做好服务。

市郊铁路注入新活力,便捷出行助发展

  列车驶出古北口站。(崔益明/摄)

  目前,怀密线每日开行列车6对,其中北京北至怀柔北4对,北京北至古北口2对。值得一提的是,怀密线采用了与地铁相同的票制票价,全线最高票价12元。乘客不仅可以在12306网站和手机App上购买车票,还可以直接使用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刷卡进站乘车。此外,各站都实现了公交接驳,乘客无论是通勤、旅游,都能够更便捷地“无缝”换乘。

  丰富的旅游资源

  作为一列旅游列车,市郊怀密线沿途分布着众多旅游景区,串联起蟒山森林公园、十三陵水库、雁栖湖、红螺寺、慕田峪长城、青龙峡、云蒙山、黑龙潭、桃源仙谷、古北水镇、司马台长城等十余个游玩景点。一线串多景,站站有风景。

市郊铁路注入新活力,便捷出行助发展

  位于雁栖湖站附近的雁栖湖景区。(崔益明/摄)

  怀密线两侧还开展了可视区造林绿化、环境美化工作。沿线不仅有绿水青山相伴,还可欣赏到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印、密云水库等著名景观。车厢两侧风景秀丽,成为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取景地,更为民众旅游、休闲、度假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是继S2线之后北京又一列“开往春天的列车”。当列车在绿色的大地上穿行,旅客可以感受到“眼中有花、窗外有绿、一站一景”,可谓“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

  此前,去雁栖湖、古北水镇等只能公交或自驾,如今便捷、宽敞、舒适的怀密线已成为更多人的选择。人们可以在怀柔领略科技创新的风采、影都光影的魅力,也可以在密云体验民俗文化、长城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不仅为人民群众出行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崛起,为人民便捷出行安居乐业和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