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明日战记》:科幻片的壳,警匪片的核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明日战记》:科幻片的壳,警匪片的核

来源:海南日报2022-08-22 09:22

  作者:张冬梅

  日前,由古天乐监制、主演的影片《明日战记》上映。从2015年发布首支预告片开始,观众便对这部“机甲科幻大片”充满了期待。该片上映后口碑两极分化,但其在科幻类型题材上的开创性仍值得点赞,被许多网友誉为“华语机甲科幻探路者”。

  图为《明日战记》海报

  未来世界 机甲大战

  在美国好莱坞,科幻片无疑是极为畅销的类型片,《阿凡达》《星球大战》《钢铁侠》《铁甲钢拳》等都曾获得票房佳绩。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国产科幻片仍是相对薄弱的一环。科幻片制作要求高、成本投入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制作的影片以动作片、喜剧片、爱情片为主,科幻片鲜有涉猎。

  2019年横空出世的《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这部影片改编自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绝大部分特效由中国团队完成,从剧本创作到影片制作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该片虽然在特效方面距离好莱坞顶尖水平仍有差距,但观众仍报以十分热忱的支持,最终影片票房突破46亿元,被誉为当前国产科幻片的天花板。

  尽管《流浪地球》大获成功,但科幻片仍是许多中国电影人不敢轻易触碰的类型片。《流浪地球》之后上映的科幻片《上海堡垒》,票房、口碑双双折戟。有网友戏称“《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片的大门,《上海堡垒》又把它关上了。”

  近日上映的《明日战记》以“末世+机甲+科幻”为题材,将背景故事设置在未来世界。机甲即“机械动力装甲”,一般出现在科幻或超现实的影视剧、游戏和小说中。《明日战记》中,由于环境不断恶化,空气中充满有害物质。一颗坠落地球的陨石带来具有杀伤力的外星生物“潘多拉”。在人类生死存亡之际,机甲战士泰来(古天乐饰)、郑重生(刘青云饰)挺身而出,为了守护地球殊死一战。

  作为一部机甲科幻影片,《明日战记》经历了漫长的制作周期。古天乐作为投资人之一,从十年前便开始筹备这部影片,最早命名为《矛盾战争》。整部影片耗资4.5亿港元,出现了1700多个特效镜头,是迄今为止中国香港制作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一部影片。

  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明日战记》的核心看点,当属机甲战士战天斗地的戏码。该片的硬核机甲特效逼真,赛博朋克风格的废土空间、天上的空中堡垒、地上的驰骋机甲、兼具“速度与激情”的追击、酣畅淋漓的打斗,令人目不暇接,被许多观众称为“一场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为了追求超燃的视觉体验,《明日战记》采用实景搭建大场景,片中的空军基地等均由人工搭建而成。该片还重金邀请设计师迈克·安德鲁·纳什参与机甲设计。片中,“刑天”“穷奇”等巨型机甲效果非常逼真。

  《明日战记》具有浓郁的“中式元素”,许多动作戏都融入了非常鲜明的东方武术美学。机甲之间的大战,并不是简单的钢筋铁骨装备的碰撞,而是具有许多动作技巧和武术套路的。影片主角的名字“泰来”和“重生”,分别寓意了否极泰来和涅槃重生。片中的机械猛兽“穷奇”和拥有顶级杀伤力的机甲“刑天”,名字则来源于上古神话传说,“穷奇”因毁信恶忠被舜帝流放,“刑天”因反叛黄帝对抗众神被斩去头颅。从片中人物的姓名,就能看出其正邪属性。

  此外,《明日战记》还融入了鲜明的香港警匪片元素和特色。整部影片的故事内核仍是观众熟悉的套路:警队深入敌后,不料却遭遇“内鬼”出卖。他们最终绝地反击,最终锄奸成功。片中的对白也颇具港片人物特色,例如,古天乐所说的“我可以去送死,但我不能让兄弟去送死”,体现了香港警匪片中常见的战友情和兄弟情,再比如刘青云说的“结局是什么,我们自己决定”,传递了不屈不挠的“狮子山精神”。

  剧情俗套 缺乏新意

  《明日战记》的定位是“达到国际水准的科幻大片”,如果光从工业特效来看,能够达到许多观众的预期。但是,如果从优秀科幻片的标准来衡量,该片仍有不少差距。

  如何判断一部科幻片是否优秀?有人说科幻要硬核,有人说视效要酷炫,还有人说故事要有超凡的想象力。回顾那些名垂影史的中外经典科幻片,可以发现,它们真正打动我们的地方,还是触及人性的部分。例如,《星际穿越》本质上是一部包裹在科幻外壳之下温柔至极的亲情片。在人类存亡的关键时刻,诺兰摒弃艰深的科学理论,选择将“人类的爱”作为拯救地球的决定性因素。再比如《流浪地球》,它最令人难忘的还是那些人类共通的情感,包括众志成城拯救地球的悲壮之情、父子从疏离到和解的感人转变,“带着地球去流浪”的中国传统乡土情怀等。

  《明日战记》的短板是故事太过单薄,缺乏触及人性的内核。该片铺设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三条感情线,但都浅尝辄止。泰来因失去女儿而对萍水相逢的盼盼加以关怀,几位主角之间破碎后又重圆的兄弟情,光仔和小绿的儿女情,每一条线背后都是满满的港片套路,很容易让观众感到俗套和缺乏新意。

  在许多人眼中,《明日战记》距离经典科幻片还有一定差距。但是,该片在科幻类型题材和特效制作上的创新值得肯定。影片拍摄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技术力量,将驱动国产科幻电影走得更远。(张冬梅)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