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提高电影票房,不能靠“绑架”明星做宣发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提高电影票房,不能靠“绑架”明星做宣发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08-24 09:36

  作者:水满则溢

  “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刘德华和古天乐之间的“君子之交”似乎要面临考验了。这一考验来自于一部名叫《明日战记》的影片。影片是古天乐监制并主演的。近日,众多网友到刘德华的网络账号下评论留言,“希望”刘德华帮助《明日战记》提高票房。例如“账号那么多粉丝!你应该帮古天乐拉个票房!支持一下《明日战记》。”“能不能帮古天乐宣传一下他的电影?”等等。

  其实,粉丝或者影迷,出于个人对演员或者电影的喜爱去说个人情,作为私人私事,也没有什么。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部影片上映之际,大量网友到某些演员或者名人账号下留言要求其宣传这部影片,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气。目前尚无法证明这种行为背后是否有推手,也无法证明这种行为是否掺杂了宣发公司的商业行为,但它无形中给中国电影市场、给娱乐行业都带来了隐患。

  从中国电影市场的角度说,影片质量是保证高票房的基础,宣发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即便明星们因为粉丝要求不得不去帮助某部影片拉票房,那么他们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一部影片的质量,也不可能影响它的口碑。毕竟,电影票是观众掏钱买的,不是明星友情“赞助”的。一旦明星宣传不符合观众对影片的期望值,这不仅对影片在市场上的后续走势产生影响,更让观众对电影市场乃至电影行业产生质疑。

  “强迫”明星捧场某部影片,试图以明星的力量来抢占电影市场份额,即便主观上只是粉丝们对自己偶像的喜爱,但是客观上也形成了对影片竞争对手的打压,有悖于公平公正的原则。设想一下,如果其他影片中所涉及明星的粉丝们也组团去各个明星、名人的账号下要求为影片宣传、拉票,那么势必又会在网上形成一场撕扯大战,在这样的恶性竞争下,哪部影片又能获益?哪位演员又能合适呢?恐怕又是几方俱伤的结果。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经历早已表明:只有质量,才能拯救中国电影;只有质量,才能给中国的电影企业带来发展的机会;只有质量,才能为票房的提升带来动力。如果没有质量,仅仅靠明星拉票和粉丝吹捧是不可能在中国电影市场获得良好效益的。

  对于那些试图发动粉丝去“道德绑架”明星来拉动票房的宣发企业来说,这样的举动,甚至于只是想法,恐怕都是危险的。电影宣发,本身是一门学问,它需要的是电影人的智慧而不是“旁门左道”。如何在有限成本下发挥宣发的最大效果,从而帮助影片提升票房,这不能以牺牲中国电影市场的规则、规矩和风气为代价。

  今天,一切在网络上所体现的事情,绝不再是某个领域的圈内事了,它必然在网络上破圈,而公众也自然会对这些事情有基于公序良俗上的判断。一旦公众认为这样的事情是不道德的、不合理的,那么它必然对所涉及的影片、明星、粉丝和企业产生反噬的结果。就像这次古天乐的粉丝让刘德华拉票的事情,不就已经被网友称为“道德绑架”了吗?

  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正常发展,为了中国电影有一个云朗风清的行业环境,为了让每一部影片和电影企业都有收获,请饶过“刘德华”们吧。(水满则溢)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