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韩剧总是能掐中时代情绪的刚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韩剧总是能掐中时代情绪的刚需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09-23 09:35

  作者:韩思琪

  “爱意是透过金钱来表达的,没钱就要学会妥协,要我妥协到什么地步都无所谓。”

  以上这句台词出自Netflix新韩剧《小小姐们》,这种仿佛误入了《小时代》频道——“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不用风吹就散了”的感受却是真实存在的。尽管是对贫穷“奇观化”的呈现,但同时也让观众大呼真实。

  小小姐们的爆款密码:贫穷,或是贫穷感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幸运地拥有了天降巨额财富,你要怎么花?这代价你又是否真的付得起?

  这是《小小姐们》故事的切入点:三个贫穷的姐妹意外收到一笔20亿的财产,正犹豫要不要占为己有的同时,他们也掉进财阀家庭的阴谋与权力战争中,随着剧情的发展她们也慢慢地解开金钱这门人生课题。

  熟悉的韩剧套路。正如有剧粉精准地概括《小小姐们》身上的各种既视感:“韩国同行真的就可怕,内核是《鱿鱼游戏》的,包装是《致命女人》的,故事是《安娜》《夏娃》的,各种类型炉火纯青地在一起,完事儿还能让你觉得是个新故事。”

  三姐妹的性格大不相同:

  大姐是大公司的小会计、边缘人,能力平庸。曾经期待靠嫁人实现阶层跃升,可惜脱贫梦碎,但结交到了一个给自己留下隐秘遗产的好友。

  二姐是充满正义感的记者,有理想、能忍耐、却又重度酒精成瘾。够聪明、17岁就曾玩股票赚到百万,却因心结不愿去够伸伸手就可以够到的财富。

  三妹是美术天才,凭借“做题”天赋进了全国顶尖的艺高。但她宁愿去给特权家的女儿当“枪手”出头,也不愿再忍受“吸血”姐姐们。

  在国产剧集里,不用说广受诟病的“住精装样板房的悬浮穷人”,即便是《他乡》《二十不惑》这类现实向的女性题材剧,镜头也多对准焦虑的中产阶层,他们的痛苦是镶着金边的乌云,是有backup的软着陆,更是永远有退路的人生。所以,今年的韩剧从《安娜》到《小小姐们》能够在社交网络刷屏,首先是因为在屏幕里看到了真实的贫穷。

  当然,《小小姐们》也遭受了“精致穷”不够真实的争议:“穷了小半辈子,却在睡觉时把250万韩元大剌剌摆在床头柜;一边嗫喏着‘冬装太昂贵’,一边裹上LEMAIRE价值7600元的冬大衣坐定谈判。”但《小小姐们》与其说是靠1比1还原“贫穷”,不如说是靠“贫穷感”取胜。

  正如“现实”与“现实感”是两个概念,“贫穷”与“贫穷感”亦同理。《小小姐们》让观众把“编剧真的懂贫穷”刷上微博热搜,是因为大量细节处的隐喻与填充,非常生活化、接地气。

  概念化的“贫穷感”和“被剥夺感”,被具象成冬装、窗户、雪糕等符号,这些构筑成了三姐妹世界坚固的真实感。

  家里逼仄的“窗户”,一旦打开就很难正常关上。即便打开,看到的也称不上是“风景”,大都市生活的成本标价会计量到房间里的“光照”。

  “冬装很容易看出一个人贫穷与否”。因为夏装的时尚完成度靠身材,而冬装则是靠衣服材质的挺括。

  家境贫困的二姐会被同事轻易地识别出来,只因“太会隐忍了”,因为没有翻脸的资本和底气。这种悬殊的贫富差异与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与时代共振的情绪才是《小小姐们》的真爆款密码。

  单向急转的韩剧:时代情绪出口

  《小小姐们》播出后“高开”的成绩,固然有朴赞郁御用美指与编剧的美学加成,但更重要的是踩中了时代的情绪点。观众迎来《小小姐们》的预期是一部爽剧,或是高能悬疑:要看“穷女孩化身贵族刺客,收割财富和资源”,一拳一个虚伪上等人,做真正的搅局者。

  爽剧的背面是时代情绪的刚需,而韩剧的制作人们则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水温的变化:一度被全球奉为世俗宗教的“才能至上”变得可疑,“才能=天赋+努力”便可掌握人生命运的许诺正在破产。家庭背景、社会环境、机遇,这个过去隐形的暗礁浮出、结成越来越坚实而难以顶破的阶层固化,也侵蚀着人们的信心。

  于是,在韩剧《我的解放日志》中,美贞独白,“我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出了问题,但我就是累了,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像在工作,清醒的每个瞬间,都在劳动”。倦怠,不仅是体力上的。

  在韩剧《安娜》中,谈不上继承财富、却被继承贫困的学姐崩溃,“我真的生活得很努力,5年前爸爸栽跟头欠下的股票债务还没还完,谁都不能保证努力生活就可以得到同等的回报”。

  在《小小姐们》中,三姐妹并不如文学经典《小妇人》中那样被家庭治愈,而是沿着贫穷制造出的伤口和思维上的缺陷,一路不完美下去。古典作者的时代《Little Women》写“穷且志坚”,在这个时代韩剧《Little Women》拍“人穷志短”。

  所以说,《小小姐们》的故事和《小妇人》关联并不大,尽管借用了三姐妹相依为命抱团取暖的结构,但这个故事本质上并不是写给小小淑女们的成长圣经——要谦卑、要自爱、要爱你的亲邻、不要虚荣,而是残酷几近奇观的极致drama。

  近两年的韩剧,显然放弃了“爱”的奇观化之路——纯爱,唯美,罗曼司满足甚至是引领女性关于爱情、人生的各种幻想——而是一个急转弯,转而投向了“恨”的爆款新密码:阶层固化,性别困境,贫富差距,一层层的致贫困境嵌套下来最终落在了“贫困女性”这一底层身份上。

  性别叠加阶层的维度让这样一种叙事的“恨点”先天点满:上层女人不是女人,下层女性不是人。此时,弱者的逆袭、拼尽全力的反戈一击的故事套路被观众迎来,人们想看到,属于爽剧的韩剧纪年便开始了。

  当然这种转变并不是韩剧本质上的变化,毕竟单向度的反转仍然是一种单向度的:爱或是恨,都是用情感体验去俘获观众。

  “低走”:让真实的女性 遇到不真实的男性

  “这剧一二集如果是合格的悬疑故事的开篇,三四集就是三姐妹的糟心事,五六集直接变成玛丽苏恋爱了。”这是真情实感追剧观众的吐槽。

  很可惜,尽管开局漂亮,但“低走”几乎是《小小姐们》可预期到的走向。问题就出在,剧中的女性角色被塑造得降智到不合逻辑、不受人待见,被编剧郑瑞景解释为:“我想把女性角色的不足、缺点显露出来。至今为止女性角色的特征是‘男性喜爱的理想女性’,但是女性知道我们自己并不是美丽、善良、惊奇的存在,我们希望在缺点和不足显露出来的状况下被爱。”

  但观众对这段漂亮话并不买单:真实的、不完美的是值得被爱的。但是爱她们的对象、剧中的男性角色却是按照罗曼司的惯性去塑造的:人设涂满荧光剂与高光,神秘高大,拯救一切。真实的故事逻辑突然遭遇白日梦,故事的一致性就出了问题。真实的女性困境其冷冽粗粝的现实质感,与通俗的建构性的爱情神话遭遇,当真实的女性遇上了不真实的男性,让《小小姐们》的故事在两个方向的力中拉扯,最终呈现为定位模糊。悬疑不够烧脑,社会话题不够打到底,而玛丽苏又不够唯美,几种价值互相消解。

  何况,《小小姐们》剧情“降智”的争议之处,很可能不在角色不完美不讨喜,而是情节不合逻辑。主角团遇到的危机,几乎都是以“送人头”的形式达成,把自己手中的筹码和优势拱手相让,以此制造危机与冲突,只能说这逻辑依然非常“韩剧”——遇事不决,做意外,截断故事自然流淌的脉络、完成矛盾升级与起承转合。

  《小小姐们》,成也“韩剧”,败也“韩剧”。(韩思琪)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