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安妮·埃尔诺:“危险”的女性写作如何可能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安妮·埃尔诺:“危险”的女性写作如何可能

来源:北京晚报2022-10-15 10:23

  作者:栾颖新

  今年10月6日,本届诺贝尔文学奖被颁给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评奖词写道,“她以勇气和手术刀般的精确,通过个人记忆揭露根源、异化和集体层面的限制”。埃尔诺1940年出生于法国诺曼底,是当代法国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安妮·埃尔诺是我最喜欢的法国当代作家。在阅读埃尔诺时,我首先体会到的是地理上的亲近感。我的博士论文与诺曼底有关,为了查阅档案,我常去鲁昂(Rouen,诺曼底大区首府)。我从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乘火车,车厢广播报着站名:“本次列车开往勒阿弗尔,途经鲁昂、伊沃托……”这些地名都与埃尔诺的个人经历及写作密切相关。她写她生活过的地方,尤其是她度过童年和青年的诺曼底和她从1975年开始居住的巴黎近郊塞尔吉(Cergy)。

  由埃尔诺自传性作品改编的电影《正发生》。

  《位置》法文版封面。

  法国社会“内部的移民”

  安妮·埃尔诺1940年出生于利勒博纳(Lillebonne,位于诺曼底大区,埃尔诺出生时属于下塞纳省,行政改革后属于海滨塞纳省)。埃尔诺是她婚后的夫姓,她出生时的姓是杜切奈(Duchesne)。她的父母在利勒博纳经营兼售杂货的小咖啡馆。1945年,她的父母搬到诺曼底小城伊沃托,继续经营杂货咖啡店。埃尔诺在2002年的采访中提到:虽然她不是在伊沃托出生的,她觉得伊沃托是她的“起源之城”。

  直到去鲁昂读高中和大学,埃尔诺一直住在伊沃托。她从6岁起进入圣米歇尔学校,直到高中毕业会考,埃尔诺一直在这所私立天主教学校就读。埃尔诺进入这所学校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这所学校离她家很近,其次是她的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而且非常重视教育。在埃尔诺的第一部作品《空柜》(1974年)、《位置》(1984年)和《一个女人》(1988年)中,她着重描写她的父母、学校和诺曼底构成的世界。用她的话来说,那是“被统治者的世界”。埃尔诺写这些作品时,已经离开了“平民阶层”,她因此说自己是法国社会“内部的移民”。1963年,她从鲁昂大学文学专业毕业。1967年考取中学教师资格证,1971年通过了更具选拔性的教师资格考试。1963年,她与资产阶级出身的菲利普·埃尔诺结婚。工作和婚姻都让埃尔诺脱离了她父母所在的阶层。

  埃尔诺是法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她的写作与她的女性身份和体验紧密相关。埃尔诺从青年时代就开始创作,34岁出版第一本书。此后,她持续创作,从自身经历出发,描写跨阶层的耻感,讲述自己作为女性在婚姻、情感和社会中的挣扎及对自由的追求,讨论写作过程中的探索和尝试。她的书写从个人经历出发,但没有停留于此,而是展现出普遍性。她写出大部分人难以启齿、但可能确实有过的经历,给那些剧烈又模糊的情绪以形状。我跟埃尔诺不是一代人,有着各自的母语,但这丝毫不妨碍我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我作为女性,作为人,通过阅读与她的书写相通。

  对女性作家身份的自觉

  埃尔诺对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身份的自觉和承认经历了一个过程。她不认为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时代有文学理想,当时她从未说过“我要成为作家”,而是更谦虚地说:“我想写书。”2003年,她写道:“我从不觉得自己是作家(écrivain),我只是一个写作的人,是一个应当写作的人。”

  2019年,埃尔诺在接受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时承认自己“之前错了”,她一度厌恶自己被跟其他女性作家相比,因为当时觉得被当作女性作家是一种贬低。她坦言法国社会在诸多领域都对女性承认得不够。在写作领域,文学评论者吝惜“作家”这一称谓,女性写作者往往被称为“女小说家”(romancière),好像女性作者不配被称为作家。埃尔诺说自己已经40多年没有写过小说了,还是被称为女小说家。现在她承认自己是作家,而且是“女性作家”(écrivaine),接受女性身份。她觉得女作家还不够多,还应该有更多。

  埃尔诺在出道之前已经有了走向写作的准备和尝试。埃尔诺是事实上的独生女,她在孤独中大量阅读。她父母在她出生之前有过一个早夭的女儿,埃尔诺10岁时偶然得知这件事,她以此为题材写了《另一个女儿》(2011年)。埃尔诺的母亲喜欢阅读,而且对埃尔诺的阅读不加限制。埃尔诺9岁就读了《飘》。阅读是她日后走向写作的最初准备。10岁时她写过两篇短篇小说,13岁时写过一个长篇小说的开头。

  1963年埃尔诺本科毕业,写完一部小说。她找朋友借打字机,偷偷打完书稿,请朋友保密。她把小说投到瑟伊出版社,但被拒稿了。瑟伊的拒稿没有浇灭埃尔诺写作的热情,她没有放弃写作,然而拒稿这件事并非对她完全没有影响——1980年埃尔诺在写作日志中写道:“我或许是因为被拒稿才结婚的。”结婚后,因为菲利普在安西找到工作,埃尔诺因此搬家。1975年,菲利普工作调动到了巴黎近郊的新城塞尔吉,埃尔诺又一次随丈夫搬家。

  埃尔诺通过电子邮件与法国作家弗雷德里克-伊夫·热奈对谈,她在对谈集《写作是一把刀》(2003年)中回忆这段婚姻:“在25岁到40岁的这段时间里,我很难连续写作。我过着众多年轻女性曾经过过、现在仍在过着的生活,表面上看起来又自由又幸福:在外面有份工作(教书)、照顾孩子(两个)、采购和做饭。”她在1999年回忆自己的文学历程时写道:“生活里有太多事要做了,时间碎片化,女性就过着这样的日子。当时还没有人质疑这种状态。我没法写作,因为要写作就需要一个人待着,需要时间,需要集中精神。可是我要带孩子打疫苗,要备课,要把购物车填满,这些都跟写作所需的状态不兼容。”2005年她写道:“我被关在了婚姻里,菲利普对我既没有爱也没有尊重。”

  1972年至1973年,埃尔诺悄悄地写《空柜》。她放弃了博士论文,转向创作。1973年3月,她在日记中写:“大学教授,说到底,我清楚我其实并不那么想当。”1974年,伽里玛出版社决定出版《空柜》。书即将出版时,埃尔诺一度感到羞耻,“好像我做的一件坏事就要被公布于世了”。但她从未想过要用笔名,“我应该承认我写的东西,直面来自家庭和职场的冲击”。

  埃尔诺从亲身经历出发,她的写作带有极强的自传性色彩。最初她的作品里的主角还有一个名字,后来她开始用第一人称叙述,虚构与真实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从《位置》开始,埃尔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自传性文体。埃尔诺笔下的“我”既是个人的,又是普遍的。

  “我只能危险地写作”

  埃尔诺出版了20多部作品,但她在退休之前都不是全职写作,她一直在当老师,教文学。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埃尔诺教了十年中学,后来她在国家远程教育中心工作,直到退休。她暑假备课、写教案,平时改作业,跟学生没有面对面的接触。

  1974年《空柜》进入了龚古尔奖候选名单,当时她非常希望能拿奖,因为获奖意味着可以不再教书、全职写作。但她并没有获奖。她清醒地意识到钱非常重要:“选择就这么几种:靠写书活着(刚出道就能做到的人极少)、靠国家养着(领补助、助学金)、靠一个能挣够两个人花的钱的人养着,这个人可能是丈夫、情人或女人,或者是有份工作。”埃尔诺最终的选择是自己工作。在写作之外有份工作,意味着经济独立,而且可以不顾文学圈的评价,不考虑读者的好恶,在创作上掌握自主权。“我很快就意识到了:我只有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写作。”

  在2008年《悠悠岁月》出版之前,埃尔诺的作品多引起争议,甚至是批评。《纯粹激情》(1992年)写她与驻巴黎的已婚苏联外交官的情感经历,《事件》(2000年)写她在堕胎尚未合法的年代堕胎的经历,去年在威尼斯电影节获金狮奖的电影《正发生》即由此书改编。文学批评往往从性别角度矮化她的创作,觉得她的作品是“轻佻少女”之作。埃尔诺写道:“我非常清楚地记得18年前《解放报》对《位置》的评价,读到那句小气、瞧不起人又高高在上的话,我非常痛苦。”

  但是这些批评没有击退埃尔诺:“被媒体上的文学评论瞧不起和辱骂,对我而言这都说得通,这些反而让我在写作中变得更强了。”埃尔诺有很多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她们写信给埃尔诺,“您替我写作”,“这本书写的就是我”。2008年《悠悠岁月》出版,这部带有社会学视角和历史学野心的无人称“社会自传”为埃尔诺赢得了包括杜拉斯奖在内的三个文学奖,文学评论对埃尔诺的态度开始转向,文学研究也开始更加关注埃尔诺。2017年,埃尔诺因全部作品获尤瑟纳尔文学奖。

  她的写作确实给她的个人生活带来了影响。埃尔诺坦言她母亲在《空柜》出版后非常痛苦,但是她假装这是虚构作品。埃尔诺在《被冻结的女人》中描述了她在婚姻中挣扎的困境,她在写这本书时一度很抗拒,担心这本书可能冲击她的个人生活。冲击确实发生了:该书1981年出版,埃尔诺1982年离婚。然而,这些冲击都没有动摇埃尔诺写作的决心。她承认:“我就只能写危险的东西,写冒险的书,残酷地揭露现实。”“我只能危险地写,是真危险,不论是形式还是内里都很危险。”

  埃尔诺一直在勇敢地写作。她说:“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仿佛写完这本书我就要去死一样地写,完全不在乎手头在写的书可能引发的评论。”“我的很多书,我是当它们是我最后一本书来写的,好像我写完就可以去死了。这种信念必不可少,有了这种信念我才能继续,才能写到底,不管别的,只写我要说的东西。”这种想法或许也与埃尔诺的健康情况有关。她出生时患有先天性髋骨脱位,两岁时为此打了6个月石膏,她后来选择在国家远程教育中心工作也与髋骨的不适有关。她2002年查出乳腺癌,经过治疗,2003年痊愈。2008年接受腿部手术。埃尔诺的勇气中还有一种自觉,“《位置》或者《羞耻》日后可能不会被纳入文学史”,但她完全不在乎,“我觉得我需要写,因为这是一些只有我才能写出来的东西”。她书写危险的勇气给我很多启发和鼓励,我相信这种勇气也能通过阅读传递下去。我非常期待埃尔诺的更多作品被翻译成中文。

  (作者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法语译者)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