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创衍生品越来越抢手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文创衍生品越来越抢手

来源:北京晚报2022-10-21 09:37

  作者:高 倩

  冰箱贴、徽章、帆布包、明信片……最近几年,各大演出场所的前厅,每每在开演前成为一个最热闹的地方,人们的目光被这些精巧可爱的小物件所吸引,不禁在售卖摊位前流连忘返。如今,开发文创衍生品已成潮流,这股热风也吹进了演出行业。越发丰富的种类,不断上新的速度,都见证着演出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线下线上热度齐高

  夜色渐深,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灯火通明,位于一层大厅的文创商店里,观众们走走停停,漂亮的帆布包、手机壳、小摆件带有鲜明的艺术元素的烙印,总让大家爱不释手——每逢剧目开演,这个人流如织的商店已然成为北京演出市场的一道风景。它也是一个折射行业的窗口。当下,演出类文创衍生品风头正劲,在天桥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等多个剧场,售卖文创的商店和摊位始终吸引着观众不断驻足。

  热度不只在线下。许多剧场和院团都在微信、淘宝等平台开启了线上销售渠道。在国家大剧院的天猫旗舰店,不仅卫衣、水杯、香薰等各种品类琳琅满目,直播带货也时时带来详细讲解。

  “原来我们这个行业更倾向于线下,看起来离互联网比较远,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开始注意到演出领域所蕴藏的文化资源。”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潘燕说。她同时注意到,许多从业者越来越愿意探索新玩法,碰撞新产品。近两年,随着区块链、元宇宙爆火,数字藏品备受追捧,演出行业迅速入局。目前,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IP和艺术机构都推出了数字藏品,把文创的概念深度数字化,不少藏品在开售后很快售罄。

  唤起观众深层共鸣

  “演出是一种精神消费需求,观看演出是一种独特的体验,这些产品可以把我们和观演时的精神愉悦再度连接起来。”北京九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力刚说。观众小雨对此很有同感,经常看演出的她购入了很多印着剧照的明信片。“每次看到这些,我就能想起当时的心情,找回很多回忆”,小雨说。此外,作为上班族,她经常在观演后顺带买些笔记本、文件夹等产品,“很实用,也比其他千篇一律的办公用品更好看、更个性化。”

  要把舞台上的演出变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从业者的巧思和斟酌必不可少。“这些产品需要设计人员首先理解这部剧目,再把这些动态的表达、无形的感觉具象地传达给观众,让观众认同。”国家大剧院相关负责人说。

  以今年热卖的《简·爱》“生命之歌”系列文创为例,它的灵感源自国家大剧院经典话剧《简·爱》,“剧中有一个很难忘的场景,是简·

  爱拿着一本书坐在窗边阅读,再结合作品设置的时代背景,我们设计了几款复古笔记本。”《简·爱》本身有着鲜明的女性特色,柔软多彩的丝巾也成为了“生命之歌”系列的重要产品。与此同时,文创产品的设计推出也要参考市场趋势。眼下,香薰类产品在家居市场中大受欢迎,许多艺术机构都以此为切入点,借助不同的香型,赋予作品更加活色生香的解读,从而找到与观众的更多共鸣。

  见证演出市场繁荣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文创产品的热潮,生动地佐证着演出市场的繁荣和成熟。“在实际经营中,我们看到观众对剧目周边和剧院文创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副总经理杨树聪说。2015年,天桥艺术中心开始了探索之路,从起初的一张桌子、一辆售卖车,到后来与剧目上演周期相关的“剧闪店”,店面规模越来越大。2019年11月,天桥艺术文创商店线上线下同步开始营业。

  “天桥艺术中心是综合性表演艺术中心,以音乐剧演出为核心类型。在国外,音乐剧的产业化程度很高,相关衍生品有着相当成熟的市场和受众,近几年,国内的音乐剧市场也在逐渐升温,我们的文创商店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杨树聪说。在文创商店开业的前一年,即2018年,天桥艺术中心的观演人次超过了50万,这是一个庞大且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群体,“目前在售的文创衍生品已达4000余种,买演出票的观众是文创店的主要购买人群。”

  伴随实际销售情况而来的相关数据,也为未来演出类文创衍生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售价方面,国家大剧院的统计表明,50元至300元价格区间的市场接受度最高,其中,100元左右的品类最受欢迎。“剧目IP衍生品是最畅销的品类,销量热度与对应演出作品的热度相关度较大,演出期间是购买峰值。同时,演出结束后观众线上线下复购情况依然存在,这类情况多存在于经典剧目IP的衍生品销售。”杨树聪说。在这个层面上,观众们间接地表达着对更多爆款作品的渴望和欢迎。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观众们对文创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张力刚说。一张明信片、一枚冰箱贴,小物件里可以看见大时代。(高倩)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刘上生:宝黛之恋“情”“理”矛盾的艺术处理

  • 戏曲微短剧:中华戏曲创新传播的新范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