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电影——浓墨重彩书写中国故事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中国电影——浓墨重彩书写中国故事

来源:人民日报2022-10-24 09:12

  作者:胡智锋

  回首十年来,广大电影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增强文化自信,以高度使命感与责任感创作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浓墨重彩书写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在新时代彰显和壮大主流价值做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相遇”单元剧照。

  电影《钢铁意志》剧照。

  电影《奇迹·笨小孩》海报。

  电影《你好,李焕英》剧照。

  电影《夺冠》海报。

  十年来,中国电影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将中国故事、中国精神熔铸在电影创作中。广大电影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精品力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表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内核,鼓舞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奋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指引,面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电影《1921》刻画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表现了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崇高的精神追求。电影《血战湘江》中,烈士们的牺牲壮怀激烈,为伟大的长征精神增添了耀眼的光芒。电影《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深刻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赢的历史逻辑,大力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家国情怀与奋斗意志紧紧联系在一起。电影《夺冠》以激烈的赛事将女排精神具象化,用千锤百炼、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感动人鼓舞人。

  电影作品倾情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风险挑战,一系列优秀作品传递中国人民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等精神价值。《十八洞村》《秀美人生》《一点就到家》将镜头对准山乡巨变,讲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反映奋斗征程上的真抓实干、同甘共苦。《中国医生》《穿过寒冬拥抱你》《你是我的春天》呈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展现在困境中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电影创作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拥抱世界。《湄公河行动》《战狼Ⅱ》《红海行动》《万里归途》等影片呈现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维护正义,不畏强暴、勇于斗争,党和政府尊重保护每一个生命的信念和行动;电影《流浪地球》表现出面对灾难不退缩不放弃、团结全人类的大国担当,保护人类共有家园的理想与情怀……

  十年来,银幕上涌现了很多绚烂多姿的典型人物。那些熠熠生辉的伟人形象、深入人心的英雄形象和充满魅力活力的新人形象,引人瞩目、振奋人心。

  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血战湘江》《古田军号》《1921》《跨过鸭绿江》《长津湖》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伟人高瞻远瞩的一面,也看到经过了岁月沉淀,被今人所发掘出来的更加立体、丰富的侧面。

  在《烈火英雄》《中国机长》《攀登者》《守岛人》《峰爆》《狙击手》《钢铁意志》等影片中,我们看到众多走在时代前列、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英雄形象。像《烈火英雄》,在展现江立伟以身殉职的壮烈之外,让我们看到他对家人、对战友的浓厚情感和侠义之情。新时代中国银幕上的英雄形象,摆脱了刻板化、模式化、概念化的套路,更加注重呈现英雄多元、立体、饱满的性格内涵,使得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具可信度和感染力。

  大银幕上,时代新人的形象光彩照人、引发共情。在“我和我的”系列三部曲和《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奇迹·笨小孩》《人生大事》《平凡英雄》等影片中,我们看到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挑战,都在为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不论来自城市还是乡村,不论身处何种岗位,不论面临怎样的生活考验,他们都以努力进取的姿态,靠着坚韧不拔的奋斗,用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这些时代新人形象,伴随着广大观众的泪水与笑声,获得了人们广泛的共情,也为中国银幕画廊增添了多彩饱满的新形象。

  总结梳理十年来中国电影的创作与收获,可以深刻感受到,用心体察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精准把握时代脉搏,获得更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思想支撑,才能准确回应时代和人民的需求,让作品焕发出强大的精神感召力;用情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从火热生活中获得滋养,反映时代生活的本质,塑造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作品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热爱与认同;用功锻造艺术表达,准确全面客观地把握现实,充分发掘生活中的积极与亮色,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情感的共鸣,作品才能温暖人心、引人向上。

  期待中国电影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道路上,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创新创造活力,以更具思想力、感染力、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更强大的精神动力,提供更有力的价值支撑。

  (作者为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