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纪录片是伪的情绪和情感是真的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纪录片是伪的情绪和情感是真的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10-28 09:46

  作者:李思雪

  如果你在毫无背景知识的情况下点开《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开头十分钟将带给你一种恍惚又奇妙的体验。一开始,黑屏白字打出基本信息:“2022年1月30日,一场春节晚会演出在海外某地顺利举办。”这是纪录片描述事实时朴实又平淡的陈述语气。紧接着,一连串路人采访,受访者一一回答了“请问你看春晚吗?”这个问题,不由让人联想起10年前央视“你幸福吗”的采访所引发的各种“神回复”。

  最初的答案是观众预料之中的:时代进步,春晚式微;出生海外,不解春晚;出国之后,在线观看……然而,当画面中出现一对身穿“口袋妖怪”cosplay服装的日本路人时,画风就开始不对劲,而当话筒最终伸到一只德牧犬前面的时候,内容的荒谬终于溢出了其戏仿的形式,你才意识到:讲笑话的人终于开始憋不住笑,一场“伪纪录”的大戏正拉开序幕。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是贯穿本片的第一要义。一边是衣冠楚楚的中年博士在办公桌前、在纪录片常用的中景镜头里侃侃而谈“春晚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理论学说,并辅以简陋动画特效所制成的DNA螺旋动态演示图像;另一边是本次春晚组织者团队成员一一亮相、配有字幕卡的自我介绍:招商负责人贾欣欣(假惺惺)、节目负责人肖点滴(笑点低)、宣传负责人钱木柚(钱没有)、场地负责人赵补拙(找不着),人物名字的谐音梗将在下文中以令人忍俊不禁的方式一一兑现。

  在几位名字听起来就感觉不靠谱的负责人第一次集体会议之后,影片进入了春晚节目的海选环节。本职为烧烤摊主和外卖骑手的说唱二人组“smoke rider”(烟雾骑行者)、阅读自己内心的特异功能者、运用量子力学的隐形书法、群舞《吐鲁番的葡萄干真干燥》……影片的创作者一边抖着花式的包袱,排布着密集的笑点,一边积蓄着影片的核心矛盾:在这样一群不靠谱的组织者和让人扶额的表演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究竟会带来一场怎样的晚会?

  虽然影片在形式上高度模仿真实的纪录片,但是依旧在画面和台词的边边角角塞满了创作者用于恶搞的元素。比如受访专家的办公桌和书柜上的宅系手办、本地春晚的赞助商NTR(日漫中形容“对象被他人抢走的情形”)、“福瑞控”(指喜欢毛茸茸动物或动物拟人化的人)、名叫“绫波丽”的全能异人收容所所长(绫波丽为经典日本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角色)等等。

  编剧兼执行导演张雨倩在播客节目的采访中表明:这些梗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考虑到B站用户的属性和偏好,也希望通过弹幕的交互形式,给观众以更多挖宝的乐趣。不出所料,B站的“福尔摩斯”们着实在评论中将这些梗一一拆解,还把藏在画面景深虚焦背景里的故事线一一串联起来(比如与节目组失联的导演其实变成了拾荒者,在背景里捡垃圾),将这场玩梗的游戏乐趣推向了最大化。

  2022年1月28日,本片在Bilibili和Youtube视频网站同时上线,没有什么宣传,甚至没有豆瓣条目。而到了同年10月,这个片子在中文互联网上悄悄火了起来。

  西方戏剧圈有一句流传广泛的俗语:“The show must go on!”(演出必须继续!)意指无论外界条件多么恶劣,演出现场发生什么意外,演出过程遭受何等阻力,大幕必须按时拉开,演出必须照常继续。这其中隐含了戏剧界人士的辛酸和秀场生存的巨大压力,因而这也是人们一直对舞台的“幕后故事”抱有极大兴趣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反映这一信条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当属日本电影《摄影机不要停!》,以一群拍摄一镜到底丧尸片的摄制团队为主人公,展现他们在直播拍摄过程中遇到的诸多艰辛,而最终化险为夷,成功杀青。同时,“片中片”的伪纪录片形式、影片本身的虚构性以及影片幕后真正摄制组的几重要素,层层嵌套,在观众的捧腹大笑之间,巧妙地勾勒出现实/虚构、纪录/伪纪录之间的有趣关系。

  《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也具有这一类型和题材的鲜明特征。据张雨倩所言,她与导演汪英伦最初受温哥华的加拿大话剧团邀请来制作一部贺岁的叙事影片,但是在预算拮据的现实条件下,他们说服对方,创新地推荐了伪纪录片的形式,并且按照要求在其间穿插了应有的春晚节目。预算有限,拍摄周期很短,其间状况百出(导演汪英伦在豆瓣上回复网友时写道:拍摄时被合唱团放鸽子,最终只能抓来学妹帮忙拍摄盲人演奏的一段),但是最终却呈现了被许多网友誉为“2022年最好的华语喜剧”的佳作。影片内外相互映衬:无论后台如何鸡飞狗跳、临场救急,但是大幕拉开之时,演出就将继续。

  优秀的喜剧在惹人发笑之余,还能让人感受到其他的情感波动。《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用荒唐又局促的筹备过程,温和地讽刺了文娱界的乱象百态:擅长“资源置换”的投资方、喜欢夹带私货的金主、需要(按摩店)产品露出的广告主、郁郁不得志的独立艺术片导演、一腔热血的草台班子……但是,最终当影片结尾的《同一首歌》女声二重唱响起,中国观众的基因仿佛真动了,它唤起了人们对曾经大型文艺晚会所承载的文化功能和艺术感染力的体认。为什么要费尽心力地组织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答案似乎早已存在于每个观众的心中。

  片中一个个搞怪又鲜活的角色,关于他们的诸多故事都留下了未完的线索和展开的空间。创作团队也透露他们有意进一步开发“春晚”的平行宇宙。对于这样极具生命力的作品,我们希望它早日拥有更大的舞台。(李思雪)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