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人民文艺的激情寻根之旅——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观后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人民文艺的激情寻根之旅——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观后

来源:北京日报2022-11-14 09:23

  作者:王一川

  在隆重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之际,有机会在北京市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开幕式现场观赏到开幕大戏《杨家岭的春天》,让我们重温了当年艺术家们在延安经受的庄严洗礼场面。有意思的是,剧组是从延安时期古元、彦涵、罗工柳、王式廓、江丰、立群等创作的木刻版画中产生最初的创作感兴的。这些版画以普通劳动者和抗日军民为主角,展示他们实实在在的昂扬奋斗精神,洋溢着人民文艺的精神气质。剧组运用鲜活的舞蹈语言,让版画中凝聚的延安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在一起的图景活了起来、跳了出来,与当代艺术家和观众展开跨越时空的热烈对话,形成了这台舞蹈诗剧。从这一点看,这部舞蹈诗剧的艺术创新点就在于,巧妙地借助有着鲜明的历史年轮印记和厚重的革命历史底蕴的延安木刻版画而激发出当代舞蹈创作感兴,在美术门类与舞蹈门类之间的跨门类艺术交融上闯出了一条舞蹈艺术表现新路。

  《杨家岭的春天》剧照。方非摄

  借助于这种跨门类艺术交融路径,剧组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富于表现力的舞蹈语言,再现木刻版画中浓缩的延安时期人民对于艺术家的款款深情,以及艺术家对于人民的庄严承诺和回报。全剧在结构上由三个篇章组成:第一篇章“厚土”,讲述陕北老妈妈用深沉无边的挚爱,去温暖一名手拿小提琴的音乐家和一名怀揣芭蕾舞鞋的舞蹈家的心田,先后通过《抗旱》《挑水》《入仓》等情节展现艺术家从农民母亲那里获取的丰厚滋养,表现人民母亲对艺术家宛如大地一般的深广恩惠和无限深情。第二篇章“破晓”,讲述文学家在拂晓的晨曦中对人民生活展开进一步领悟,涉及家长里短的“调解”过程和思想解放,既有红火的《妇纺小组》,也有富有民间智慧的《豆选》,它们给人民艺术家带来新的创作激情和生活源泉。第三篇章“永生”,让觉醒的美术家走向人民、走向火热的战斗生活实践,在人民战争环境中成长、成熟。最后的“尾声”部分,以一幅幅由汗水和鲜血凝成的木刻版画,共同诠释现代中国文艺应有的永恒的人民性精神。

  全剧始终洋溢着陕北地方艺术的鲜明特色和地缘风情。在木刻版画的硬朗线条、坚挺笔触的明确预构和提示下,汉族民间舞的气韵风格同安塞腰鼓、秧歌舞等民间舞蹈的热烈飞扬动感相互交融,再配之以陕北音乐的悠扬高亢音调,这样组合成富于西北地缘文化精神的民俗民间场面,重构起延安根据地时期热烈、纯真、乐观向上的革命文艺氛围,为艺术家们前往延安向人民学习、完成精神洗礼而营造出恰如其分的环境条件。

  该剧最令我感到新奇和精彩的,是皮影舞段落的设计及其特殊表现力。据了解,皮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戏剧样式之一,在陕西一带又叫“影戏”或“影子戏”,曾经遍及陕北、陕南及关中各地。这里以舞蹈形式去仿拟陕北民间皮影戏艺术造型,构想出由男女演员组合成的一组组皮影舞单元去表达,既体现了舞蹈艺术对陕西地方民间戏剧样式的源头追溯,又给全剧带来生动和活泼的喜剧性场面,使得主体风格中得到来自地方民间戏剧元素的调节,产生出庄正中有谐谑的新奇风格。这段皮影舞堪称全剧中最出色且最具奇趣的舞段。这让我不禁想到苏轼的观点:“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这一段皮影舞恰恰体现了舞蹈家们对舞蹈艺术的“奇趣”的追求,产生出“反常合道为趣”的美学效果。我甚至进一步想到,假如剧组能够让类似皮影舞这样的充满奇趣的新型舞蹈段落统领全剧舞剧风格,想必会更加精彩和更能受到观众的欢迎。

  全剧舞蹈表现的核心点在于,艺术家在延安如何从“洋”到“土”而发生精神转变。他们初到延安时,胸怀激情、热烈欢快,带着小提琴、跳着芭蕾,但高高在上,脱离实际,不了解人民生活。随着和当地老妈妈、老爹、青年男女的反复交往、交流、交谈和交心,随着与延安男女老少众多劳动者的交流的加深,他们逐渐在心中了解了人民,在肢体上模仿起人民的动作,女舞蹈家情不自禁地舞起了秧歌式舞步,文学家在调解婚姻纠纷中得到创作感兴,并且在睡梦中幻化出奇趣横生的皮影舞。艺术家们终于在延安普通人民的怀抱中觉醒起来,在情感上和立场上发生了关键的转变,从而完成了这次人民文艺的激情寻根之旅。

  确实,剧中出现的艺术家角色,如音乐家、舞蹈家、文学家、美术家等,从“五湖四海”奔赴延安,投入到根据地人民火热的大熔炉中锤炼。他们看起来是被表现的主角,能够创作出具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但真正的主角其实是人民,即是以老妈妈为突出代表的延安根据地劳动人民。正是人民以深沉的爱和无私的情怀,驱散艺术家心中的冷漠、唤醒他们沉睡的生活热情,帮助他们实现思想转变、完成精神升华,才终于迎来人民文艺创作的春天。

  首届“大戏看北京”的主题是“文艺展新姿、精品献人民”,之所以选择这部剧作为开幕大戏,想必富有一番深意在:文艺属于人民、来自人民、为了人民,艺术家只有真正回到人民中、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人民文艺精品,也才会有辉煌的艺术未来。不过,从现场观看角度看,该剧还有一些可改进的地方。首先是目前的舞蹈语言在整体上新奇感有限,还应当在“奇趣”风格追求上更坚决和彻底,甚至可以让类似皮影舞等所传达的“奇趣”贯通全剧,增强整体观赏效果。还可以适当增加字幕提示,便于观众尽快了解他们相对陌生的延安时期剧情。同时,还可利用多种媒体宣传方式,对影响剧情的经典木刻版画及其创作背景加以介绍,以利于与现场观众形成即时的互动。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评论家协会主席)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