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综N代背后:依托强情绪的脱口秀正在求变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综N代背后:依托强情绪的脱口秀正在求变

来源:北京日报2022-11-18 09:28

  作者:李濛

  “每年参加《脱口秀大会》就像每年参加高考一样,每年都不容易,今年格外的困难。因为我们是按上海高考考点准备的,一考发现是山东卷,很难拿高分啊。”庞博在《脱口秀大会》第五季总决赛的舞台上感慨。这个段子既是讲给脱口秀舞台上持续创作的脱口秀演员——几年来高密度输出高质量段子几乎可以消耗一个脱口秀演员所有的素材积累;也是讲给走过五季的《脱口秀大会》自身——珠玉在前,观众对于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可以看到,所有“综N代”的综艺都会不可避免地在某个时刻陷入低谷,但总有些“综N代”可以抓住该类型综艺的本质,为节目找到继续保持活力的未来。对于《脱口秀大会》来说,保持常青的秘诀或许就在第五季的舞台上:带有真实底色和烟火气的素材、用幽默和“冒犯”解构生活的段子,以及敢于改变和创新的舞台。

  “一地鸡毛”的生活很幽默

  今年《脱口秀大会》第五季的口号是“每个人都能快乐五分钟”。事实上,在娱乐化内容消费风靡的当下,人们接收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但是单纯的快乐越来越难了。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有什么内容可以挑动观众的神经,大概只有以真实生活为底色进行创作,可以唤起群体共鸣。

  评论家韩浩月曾指出:“在剥离个人经历之后,个体能否对社会与人性有持续的巧妙洞察,才决定其脱口秀之路走多远。”只有对真实生活进行细致地观察和思考,才能赢得观众的关注,才能让《脱口秀大会》一直保持着鲜活。

  因此,《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可以看到鸟鸟在舞台上描述她的租房生活,感慨自己的过于谨慎的独居“很像一个特工,虽然没有很多本护照,没有一箱现金,但行为极其神秘”“代号是张先生,接头暗号是‘放门口就行’”;也可以看到呼兰为了第五季的决赛素材去赶集被当作卖羊汤的,感叹节目应该叫“脱口秀大集”“每位脱口秀演员都可以摆五分钟的摊”。

  还可以看到,《脱口秀大会》第五季中透着对生活的思考。在呼兰看来,他开发智能喜剧,“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无怨无悔”,觉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渗入生活让人生气又上瘾,但也只能屈服,因为还要省下时间“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装神弄鬼”。在庞博看来,每个人都活在真人秀镜头的注视下,就像用放大镜看一只蚂蚁,在别人惊呼“快看,他火了他火了”的时候,这个被注视的人也走向了消亡。

  就像网友点评的一样:谁说脱口秀演员不用“走基层”?困在自己的天地里“闭门造梗”无法表达出深度和锐意,输出的内容也只会停留在那五分钟里,无法真正引起大众的共鸣。

  解构生活可以成为“精神解药”

  “脱口秀火了”是近年来观众对这种喜剧文化的认知。脱口秀破圈的原因或许很简单——解构现实生活。在社会的高速运转下,人们或多或少经历着压力和焦虑。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才厌倦了说教和空中楼阁,希望看到有趣的表达和宣泄的出口,并从中汲取共鸣和力量。

  这也是《脱口秀大会》一直在做的。一方面,《脱口秀大会》第五季成为了观众的“互联网嘴替”,替大众吐槽了普通人关切的生活,并从中找到一丝安慰。鸟鸟会在舞台上谈论“社恐”,谈论女性独居,谈论对生活的态度,她和很多人一样在生活中起伏,认为自己的人生只有“中悲,大悲,超大悲”,但也因为闹钟响后选择“5分钟后提醒我”而感受到快乐,得出“快乐其实很简单”的结论。《脱口秀大会》所做的就是这样的“精神解药”,替观众排解情绪,安慰观众的焦虑。

  另一方面,《脱口秀大会》第五季也通过舞台,替大众自嘲了生活的窘迫,也替观众与自己和生活和解。人们常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出圈的段子往往是脱口秀演员们悲痛的人生经历。黑灯在舞台上谈论自己的疾病,徐志胜谈论曾经遭遇的校园霸凌,杨笠、小佳谈论亲人离世。这些悲痛的经历并不会因为《脱口秀大会》而从此消失,也无法获得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但是它可以给观众提供一种“脱敏治疗”的思路——正视痛苦,放下过往,与自己和解。

  王尔德说:“所有人类的重大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没有点幽默和疯狂是没办法解决的。”幽默没有办法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至少可以让人们短暂地感到痛快,有了这份痛快,才有更多的勇气去担负生活的压力。

  求变求新成为“综N代”活力源泉

  无论是真实生活取材,还是用幽默解构生活,都可以大致推断出,《脱口秀大会》可以常青的秘诀或许是“强烈情绪”——捕捉到当下人们的情感诉求,并以观众最需要的情绪价值作为反馈。

  发展到第五季,《脱口秀大会》输出的内容已经不单纯是“冒犯的艺术”了,而是一种正向的价值引导。第五季节目打出“每个人都能快乐5分钟”也是基于这种正向的快乐价值观。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胡正荣评价《脱口秀大会》第五季时认为:“通过这样一个社会通道能让普通人去表达,并且收获快乐,是很难得的一种机制。”

  笑果文化联合创始人、CEO贺晓曦也表示,喜剧能为人们提供非常多的正向情绪价值,帮助大家缓解压力、释放焦虑;其次,脱口秀亦可以讲述中国故事,为大众提供一个展示健康阳光生活的平台。

  与此同时,《脱口秀大会》第五季的多元性让其有了更多的可能。可以看到的是,第五季节目吸收了各行各业的新人,如从“00后”楼长到58岁退休大妈,从外卖小哥到外科医生等,这为脱口秀的议题增添了更多新鲜的解读方式,拓宽了脱口秀的表达维度和边界。同时,第五季节目还涌现了不同的喜剧形式,如漫才,为脱口秀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腾讯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七盎司工作室负责人、《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制片人白洪羽认为:“综艺创作中各种元素的融合其实是双向奔赴的过程,不只是脱口秀努力接触多元文化,同时也是各圈层表达者用脱口秀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双方共同拓展创作的边界。”多元形态的不断涌现,让脱口秀有了更多可能和继续挖掘的空间。

  诚然,脱口秀行业切中了时下大众的情绪诉求,赶上了多元文化碰撞的好时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脱口秀市场全年商业演出场次1.85万场,票房收入3.91亿元,比2019年增长50%以上。

  然而,繁荣之下依旧存在隐忧。随着《脱口秀大会》走到第五季,观众对于脱口秀的认知越来越高,对表达和情绪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赛制、演员、段子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在这个基础上,近年来,脱口秀相关节目不断涌现,节目的竞争加大。对于《脱口秀大会》一类“长寿综艺”来说,求新求变是保持活力的唯一办法。

  对此,《脱口秀大会》第五季作出了应对。白洪羽认为:“《脱口秀大会》第五季主要有三大升级:第一是参与面貌,节目深入到整个社会的‘毛细血管’,各行各业、各个圈层的人在节目中将身边事表达出来;第二是赛制设计,通过‘天花板赛制’去激发脱口秀演员的创作能力;第三是创作思路,当前社会欢乐和笑声越来越成为用户的刚需,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欢乐成为节目更直接以及更重要的目标。”

  可以看到的是,《脱口秀大会》这个IP正在不断地自我升级,且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已经有了极具活力的“综N代”的模样。(李濛)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有限”到“无限”,演技综艺的生态进化论

  • 周才庶:从《我的后半生》看“后半生”叙事的浮与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