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涵养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涵养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2022-11-22 09:42

  作者:胡一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是文艺作品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近年来,爱国主义主题文艺作品大量涌现,爱国之情喷薄而出,家国情怀感人肺腑,激发起广泛向心力、凝聚力,为奋进新征程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观照社会现实,描绘时代奋进之路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充沛的灵感、丰富的素材。电视剧《山海情》把镜头对准脱贫攻坚一线,扶贫干部马得福和乡亲们生动诠释了如何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彩调剧《新刘三姐》深入挖掘壮乡儿女追梦圆梦的动人故事,因歌起舞、以舞伴歌,抒发了真挚而热烈的乡土情、家国情。

  紧跟时代步伐,文艺创作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笔墨当随时代,美术作品《龙腾大湾》《雄安进行时》《飞天圆梦》《天眼》《互联网时代与人工智能》等描绘城乡新气象,展现科技新进展,铭刻成就,定格记忆。电视剧《麓山之歌》用诗意方式开掘工业题材,在工业美学和烟火气息的融汇中呈现新时代新气象。

  现实主义精神持续高昂,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奋进历程转化为文艺作品中的生动故事,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电影《中国医生》《穿过寒冬拥抱你》《你是我的春天》,话剧《逆行》《人民至上》以不同视角、风格和手法,展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可歌可泣的故事,讴歌伟大抗疫精神。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电视剧《人世间》、电影《我的姐姐》等作品,从真实的生活、朴实的情感出发,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质朴中凸显崇高,揭示了内蕴于平凡世间的进取之志和无私大爱。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新时代的奋斗故事给予文艺创作者发掘、提炼和呈现的无限可能。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采取小切口、大叙事的方式,以路长河等人物的担当和情义,彰显时代精神。电视剧《装台》中,刁顺子等普通人面对困难,不埋怨、不放弃,显示出坚韧意志和不屈力量。

  中外合拍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记录了村支书、卡车司机、杂技演员等平凡人追梦小康的鲜活故事,绘就大国小康的时代画卷。外籍导演柯文思上世纪80年代曾到过中国,拍此片时他故地重游,感慨万千:“我希望用影片记录中华民族自尊、自信的一面,记录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我们拍的是中国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用镜头展示中国人民的生存之道。”

  奏响古韵新声,彰显中华文化之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载,家国情怀始终是鲜明底色。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华好诗词》《典籍里的中国》等一批优质文化综艺节目,以契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方式,开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宝库,赋予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以新的时代光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把传世经典《千里江山图》的创作故事搬上舞台,让人感受传承千年的艺匠精神和文化情怀。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以现代艺术手法展现中华美学精神,形神兼备,意境深远。“中国梦”主题歌曲《春风十万里》化用古人诗句,用形象化、艺术性的音乐语言营造意境,不仅频频登上各大晚会,更在短视频平台上受到欢迎。这首歌唱出了文脉流传的源头活水,也传递出中华大地的勃勃生机。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的是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今年6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领衔讲解的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在网上推出,74条视频在两个月时间里播放量突破4000万。抖音平台发布的古诗词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该平台古诗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178亿,同比增长168%。“戏腔”歌曲、国风文创成为网络爆款,年轻人自发生产海量国风内容……短视频、影视综艺、文创、文旅,人们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超链接”。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浩然长存的民族正气、爱国爱民的深厚情感、天下为公的道德胸襟等,也得到广泛传播。

  塑造感人形象,闪耀中国精神之光

  英雄故事蕴含着家国情怀的强大感召力,记录英雄、塑造英雄、广泛传扬英雄精神,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为英雄立传、为楷模写照的作品,点亮了精神之火,凝聚了奋进之力。导演张艺谋拍完电影《狙击手》之后感慨:年轻观众之所以如此关注这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是因为它展现的家国情怀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引发当代人共鸣。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乔年慨然就义前深情地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剧集播出后,这个“名场面”在网络平台迅速传播开来。不少年轻观众表示:看了《觉醒年代》后,更加坚定了把青春奉献给这片土地的决心。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高擎中国精神火炬,文艺在攀登高峰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震撼人心。数百名舞者挥动鲜艳的红旗,一面直径10米的巨型大鼓和100面中国鼓在空中擂响,鼓声阵阵,鼓乐歌舞《新的天地》把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的壮丽画卷表现得淋漓尽致。讴歌伟大建党精神,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文艺作品更有筋骨、力度和神采。话剧《香山之夜》、京剧《红军故事》、昆剧《瞿秋白》、评剧《革命家庭》、锡剧《烛光在前》、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悬崖之上》、电视剧《功勋》《跨过鸭绿江》等一大批作品,多类型全景式展现先驱者的勇毅、爱国者的担当、牺牲者的奉献,中国精神的火光由此闪耀得愈发明亮。

  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是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饱满的人物形象,来自对丰富生活的提炼。电视剧《在一起》中,演员张嘉益在扮演剧中人张汉清时,细心感悟人物原型张定宇院长的先进事迹,以高低不平的脚步,走出坚毅沉稳的姿态。演员王劲松参加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拍摄时,为了扮演好长眠在雪山上的炊事班长老钱,10天减重至58公斤。走进雪山,真实展现严酷的环境,彰显红军战士的革命意志,王劲松眼含热泪:“这就是我一直寻找的那股子力量,我一直渴望表达的高尚情怀。”正是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情怀绘就了神州大地奋斗向上、生机盎然的蓬勃景象;也正是这样的英雄、这样的形象,让不平凡的时代繁花似锦、光荣绽放。

  新时代文艺的动人旋律在每一个奋斗者心中激荡,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伟大梦想。(胡一峰)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船而去》:田园将芜,载一叶扁舟归家

  • 以时代化表达,揭开五千年中医药文明的神秘面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