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绘画艺术,一键生成?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绘画艺术,一键生成?

来源:北京晚报2022-12-08 09:28

  作者:王广燕

  “想不到AI已经可以画得这么好了,它十几秒生成的一幅画,专业画师得画好多天……”美术生小兰体验了一把AI(人工智能)绘画,画中考究的光影细节、色彩搭配等令她惊讶不已。最近,AI绘画可谓风靡社交网络,使用者不需要拥有任何绘画技能,通过输入图像或文字指令,就能一键生成绘画作品。人们感叹“人人都是画家”的时代已到来,也对“AI绘画是否已取代人类画家”与AI绘画版权归属等话题展开了热议。

  AI绘画作品《太空歌剧院》拿下了美国科罗拉多州艺术博览会数字艺术类头奖

  画师失业?

  低门槛AI绘画平台纷纷涌现

  在搜索栏输入“春天,雨水,清凉,烟雨朦胧”等描述词,选择“中国风”画风,点击“立即生成”,不到15秒,一幅画作就诞生了。记者在某AI绘画平台进行了体验,AI交出的作品颇有意境——画中春花烂漫,在雨中有片片花瓣飞落。在另一家AI绘画平台,记者上传了一张人物照片,输入“红叶、女孩、微笑”等描述词,AI很快将真人照变成了卡通漫画,面部勾勒宛如画师手绘。

  有人将2022年称为“AI绘画元年”,国内低技术门槛的AI绘画平台纷纷涌现,从专业圈子走向大众。今年8月,百度发布了AI艺术和创意辅助平台产品“文心一格”,用户只需输入文字,即可快速获取由AI生成的相应画作。11月30日,百度又发布“文心一格”的三大全新功能,支持以图生图、支持可控的增删改等图片二次编辑和一键生成视频。9月30日上线的意间AI绘画小程序,用户数在11月12日增长至117万人。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均上线了AI绘画特效,美图秀秀中也开启了AI绘画板块。

  AI绘画通过学习人类数以亿计的画作,掌握了“二次元”风、油画风、水墨风与甚至毕加索等特定艺术家的风格。但在创作中,AI也时有“翻车”的情况,近日“AI绘画能有多离谱”话题曾登上微博热搜,一位网友的小狗照片被AI画成了“肌肉猛男”,还有网友的婚纱照被AI调换了性别。“也许现阶段AI还有很多不足,但AI的学习能力与人类相比简直是降维打击,它对绘画行业的冲击可能只是开始。”一位绘画从业者说,AI绘画技术不断发展,有可能淘汰掉技术平平的画师。

  面临争议

  AI绘画版权无法律明确界定

  AI绘画的水平,甚至可以击败专业画家。今年8月,美国游戏设计师杰森·艾伦用一张AI绘画作品《太空歌剧院》,拿下了美国科罗拉多州艺术博览会数字艺术类头奖。画中穿着中世纪欧洲宫廷服饰的人物站在华丽的宫殿之中,背后的穹顶之外是广袤的宇宙,场景令人震撼。此事引发了广泛争议,有不少网友认为AI是人类艺术的“剽窃者”,还有画师发出声明,禁止AI程序“学习”他们的作品。

  “认为AI绘画是把已有的绘画作品进行拼接,这是大众认知的一个误区。”中国联通研究院AIGC工作组组长吴浩然介绍,人工智能在学习了巨量的训练数据后,是以像素为单位重新“画”出作品,而非直接从人类的绘画作品中“拼贴”。“对于一位画师来说,他的作品可能是在学习过其他人作品的基础上产生的,AI也是如此。如果学习过别人的作品,作品的版权就要属于学习对象,那么AI学习了上亿张作品,版权应该归属谁呢?”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博士后邱治淼表示,现行著作权法强调任何受保护作品首先必须是“人的创作成果”,对于著作权保护的创作主体是否可以从人扩展到AI并无明确界定。“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构成作品?首先,必须基于个案考量该生成物是否具有独创性,其次再考量它是否具备‘人的智力创造因素’。如果用户使用了自己研发的软件生成了成果,则该成果的所有权属于软件所有人;如果是使用了他人软件而生成的成果,则取决于相互之间事先达成的协议安排。”他也表示,画师“禁止将自己的作品用于AI作画”的声明类似于侵权警告函,在法律上是有效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较难认定。

  人机共创

  站在AI肩膀上解锁艺术新世界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在艺术家胡文谷今年创作的AI绘画版《我的祖国》MV中,他运用自己开发的开源项目,输入每句歌词,“画”出了MV里的唯美镜头。“算上测试时的所有镜头,这个作品一共生成了23852张AI绘画的图片,平均每张照片生成需要8到10秒。创作中最大的难点其实是调试出最合适的效果和风格,这需要艺术家做出大量的思考与工作,并不是AI生成什么就用什么。”

  与“AI将取代画师”的悲观论调不同,胡文谷相信AI作为创作工具将更好地辅助艺术创作,“AI绘画让艺术家的创作效率更高了,画家可以从重复的劳动中解脱,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创意。就像Photoshop软件和数位板的诞生并没有取代传统绘画行业,AI绘画也不会取代真人绘画,反而会帮助艺术家创作更多精彩的作品。”

  “对于绘画行业来说,无须把AI绘画视为洪水猛兽,因为时代永远在进步。”吴浩然说道,许多惊艳的AI绘画作品,都是人类创作者与计算机共同创作的。斩获大奖的AI绘画作品《太空歌剧院》,其实也是在AI生成图像的基础上,由参赛者进行了细致的调整与精修才完成。AI绘画提供了最便利的图像生成手段,降低了美术创作的门槛。站在AI肩膀上,人们可以更好地激活创造力,为绘画注入灵魂,解锁艺术新世界。(王广燕)

  原标题:AI绘画爆火引发热议 绘画艺术,一键生成?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