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成年人的孤独感,总能溶解于一碗饭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成年人的孤独感,总能溶解于一碗饭

来源:澎湃新闻2023-01-15 08:57

  作者:天 柜

  “这个女人叫小美,她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不是为丈夫孩子准备晚饭,而是等待着一个陌生的女人来访……”

  用流行短视频的方式打开NHK近期完播的《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气氛会相当悬疑,其实片名便是谜底,“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简称“想女人”,说的正是两个“落单”女人非典型的罗曼蒂克故事。

  30岁+的上班族野本由纪只身在异乡打拼,热爱料理的她在网上收获了不少粉丝,但生活中她却会因为油腻男同事一句“你会成为一个好母亲”的评价生闷气,因为这种“赞美”在她听来很讽刺,就好像她做饭只是为了更好嫁人似的。

  另一方面,野本确实常常因为想做的菜分量大吃不完、买了喜欢的大盘子没机会用而遗憾,就像艺术家的作品需要观众欣赏,她也期待着有个人出现,能让她精心烹制的料理得以完成使命:被享用。

  正是这时候,拎着大桶炸鸡外卖的邻居春日十十子引起了野本的注意,让她内心翻涌起莫名的冲动:想看春日大口吃饭。

  春日跟野本年龄相仿,是个独来独往的大块头姑娘,她的困惑是一个人在外头经常吃不饱饭,曾有定食餐厅老板看她是女孩子就主动给她减少米饭作为照顾,但这反而让大胃王春日很难堪。这天晚上,又没吃饱饭的春日被邻居野本约饭,理由居然是她做了太多卤肉饭吃不完,春日在疑惑中迅速干掉了满满一大盘饭并从此迷上了野本的手艺。

  坐在对面的野本看着春日大快朵颐的样子想起自己学料理的初衷,她才不是为了要成为某人的妻子、母亲,而是为了一个特别的人,一个会在吃完饭之后会由衷感叹“好吃”的人。因此当春日放下碗筷对野本说出一句“谢谢款待,很好吃”时,野本双眼湿润着道出“是我要谢谢你才对”,她衷心感激春日的出现,这就是自己梦寐以求能一起吃完一整锅饭的人。

  两人一成不变的生活因为饭搭子的出现产生了巨大波动,野本因为例假痛得无法给春日做饭时,春日主动问候并带来了止痛药卫生巾等慰问品,甚至还带来了一锅热腾腾香喷喷的米饭为她做煎饭团,这是野本孩提时母亲治愈她的味道。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不要勉强自己”,春日的这句话让野本深深触动,久违的被别人照顾着吃饭的感觉,让独身已久的野本对春日产生了深深的依恋。

  吃饭是成年人社交里暧昧的场景,野本与春日从一开始的简单吃饭到后来聊着天一起做饭,她俩渐渐将每日晚饭视为约会一般,饭间也从无言扒饭到无所不聊。

  野本喜欢絮絮叨叨给春日做种种料理,而沉默寡言的春日也渐渐向野本敞开心扉。她坦言自己来自非常重男轻女的乡下,从小到大家里的鱼肉都是给爸爸跟弟弟预备的,而她跟妈妈只能捡剩的吃,还要做无尽的家务,因为吃不饱饭她经常三更半夜起床偷吃吐司。

  这样憋屈的生活春日忍了十几年,终于抓住去外地读大学的机会逃离了家乡,此后的十年都不愿回去。正是因为春日从小没有被人“珍视”过,所以当野本第一次邀请她去家里吃饭时,从味觉到感情春日都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温暖与满足。

  另一方面,敏感的野本发现了自己对春日的特殊感情,逐渐意识到自己母胎三十多年的原因。长久以来对性的压抑、家人的逼婚、周遭人对她成为“好母亲”的期许……春日的出现让野本意识到,自己原来被这么多枷锁禁锢着。

  迟来的觉醒让野本百感交集,以至于在原本要大展身手的圣诞节那天病倒了。但是春日仍然不顾被传染的危险,深夜提着大包小包登门,给野本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砂锅乌冬面,这番细致的照顾让野本下定决定正视自己对春日的感情。

  成年人的孤独感,往往瓦解于一碗饭、一个做饭的人。

  为了陪春日过元旦,推掉了母亲对她回老家的邀请。野本与春日吃完饭,一起看了红白歌会,原本约好第二天出发去海边看日出,却因为野本睡过头,只能在附近公园的小山头上迎接新年的日出,随后两人心满意足地一起回家做起了早饭,种种安排虽留遗憾但已足够美好。

  对于成年人而言,口味相投是难得的缘分,一对伴侣能吃到一起去,比能“睡”到一起也许更能长久,毕竟后者是游戏而前者是日常;更何况食物在唇齿间一开一合吞吐嚼咽,本来就充满性玩味,只是此间的性不是色,而是成年人消解寂寞的渴求。

  正如剧中的两位主角从初识时客套的彼此迁就,熟悉后开始理所应该地彼此索求,这对“饮食女女”在厨房氤氲升腾的锅气里褪去孤独的硬壳、舒展开细致柔软的褶皱,任对方一丝一缕细嚼慢咽内里的五味,日子便是这样过得有滋有味。

  该剧改编自漫画家Yuzaki Sakaomi连载中的漫画,原作者在NHK送来选题策划之前已接收到许多改编邀约,但她均因对方要求将野本与春日的感情淡化成“友情”而拒绝。因此在该剧创作之初原作者就明确了两点:这是个爱情故事,这是个主张女权的故事。

  所以如今我们看到这部剧虽然短小,但呈现了诸多非典型的元素,比如女主角春日“非主流审美”的大块头身材、女性雇员的薪资天花板、大龄女性被剥夺的“单身自由”……如原作者所愿,这是一部真诚、能让30+“落单”女性找到痛点与安慰的剧作。

  再看国内环境,论及婚姻话题时年轻人已经不再崇尚“劝和不劝分”。女性首先是女性本身,而不是谁的妻子、谁的母亲。

  野本能干热情温柔体贴,是男性眼中的“完美妻子”;春日性格坚硬木讷像是对男权的反抗又像是复刻,显而易见她在直男角度里算“不适合当妻子”,但换个角度想,对女性而言春日反倒“很适合当丈夫”。春日既没有“直男癌”的自以为是、油腻轻佻,却具备传统男性美德的担当与坚韧,她既会打扫卫生又会开车提重物,她既不依附别人又尊重他人的劳动付出……简直有点完美到“男默女泪”了。

  野本与春日,一个适合当“妻子”和一个适合当“丈夫”,两个同样不属于“男人”的女性在与同性的相处中得到自我的觉醒,明确真实的需求——不要做谁的妻子,要做自己的主人。就像剧中野本喜欢往温和的关东煮汤里加清酒,平凡的生活里就得有点“不常规”的味道冲击,才够味。

  应景的是,《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还是一部很适合宅家抗阳时看的剧,当繁忙的生活被疾病打回原形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突然安静得仿佛只剩自己痛苦的咳嗽与呻吟,此时若能静下心欣赏这两位美好的女性热气腾腾地经营自己的生活,并在三十岁的当口谈一场温吞吞的恋爱,你就会感到自己的情绪与味蕾一并被悄悄唤醒治愈。

  忙忙碌碌的我们总是忽略了一件很简单的事,人这一辈子能遇见一个像妈妈那样愿意天天给自己做饭,或者像孩子一样爱吃自己做的饭的人,是多么的幸运。一日三餐之约,就是生活里有人惦念。但如果你还没遇到那个饭搭子,那就先照顾好自己吃饭,正如蔡澜所言:“吃好喝好日子过好,便是功德圆满。”

  好好吃饭,就够了。(天 柜)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尔善:以“封神”之名,探寻中国神话史诗的新境界

  • 社媒时代:非遗影像创新,推动中华文化“潮”向全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