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梁晓声新作创作背后的故事:从此慢度日常生活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梁晓声新作创作背后的故事:从此慢度日常生活

来源:北京晚报2023-01-21 09:40

  作者:姚琛

  “阿牛”突生的创作欲

  2021年秋天,梁晓声老师跟我聊天时说,他在写一个新小说,并给我讲了十来分钟的大致内容。一出梁老师家门,我就激动地给朋友们打电话说,梁老师有部新作品,故事超好!也很适合影视化,光名字我就很喜欢,叫《父父子子》。

  那时,我正在“运作”梁老师刚完成的小说《执否》的影视版权——梁老师小说的影视版权当然不需要人“运作”,是他比较支持我的工作,想着帮我一把,才交由我来打理。他对青年人的生活及工作向来比较关心。

  《执否》定稿后,我同步做好了影视项目改编书,送给梁老师看,让他提意见。我们一如平常地闲谈,我随手翻着书桌上的一本编年志《哈尔滨市大事记》。梁老师说他正在写一个新的小说,叫《父父子子》,已经写了80多页,我非常惊讶。

  那时,梁老师正学着使用微信,他的微信名叫“阿牛”。梁老师说,“阿牛”是儿子为他取的网名。有次与梁老师一起出席活动,路上我们随意聊起了家常,我问到他孙子的近况,他拿出手机给我找,说刚好今天邓导给他发了好多孙子的照片过来,他边划拉边说,嚯,他怎么给我发了这么多信息。我凑过去一看,我说梁老师,您这是划拉的自己的朋友圈。得先找到个人微信点进去,从你们的聊天记录里翻。一开始,他并没有设置头像,后来用了一张皮皮(梁老师养的狗)的照片。初次看到我就觉得,用“牛”形容梁老师非常贴切,大概在他儿子眼中的梁老师也是非常勤劳的父亲形象。

  梁老师说,本来想休息一阵的,在翻看你手头这本编年志时,突生出来了创作欲望。因为距离完结《执否》也不超过两个月,他又开始了新的创作,这种创作频率属实可以称得上“阿牛”。

  他告诉我,这次的写作是非常文学化的一次尝试,可能不适合影改,背景为中国哈尔滨与美国纽约两地,历经四代人,跨越五十年。他想以几对父子的人物命运展现哈尔滨一段旧事及革命图景。鉴于当前中国在国际上遭遇西方诸国偏见的情况,以家国情怀,试图促进海内外华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情怀上的大团结。他希望这本小说不是简单的商业故事,而是具有文艺时代使命的作品。

  不是简单的“父与子”

  九一八后,哈尔滨民族资本家电召在美留学的独生子高鹏举回哈交代后事。高鹏举和妻子赵淑兰及子高坤(才一岁)都已加入了美籍,但偌大家业,高鹏举不得不回去接掌。他爱好音乐,萨克斯吹得不错;他爱国,自然对所谓“满洲国”极为反感,但为了明哲保身也不参与政治。然而,这次回国让他看到了中国的现状,他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故事开始于1935年,有一位黑人萨克斯手将要死于苏联兽医院。高鹏举有恩于对方,对方亦是教他萨克斯的老师,他是对方弥留之际的陪伴者……

  小说以东北高氏家族几代人及其亲朋之人生命运,串联起20世纪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50年间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并创造性地将视野扩展至海外华人及世界局势,于一个个鲜活可感的人物中窥见时代历史的变迁。

  梁老师告诉我,《父父子子》其实并不是简单地写一对父子的命运经历:“若写一对,也可以叫《父与子》。当然,主要写一对。父虽为父,同时也是子,子虽为子,后来也成父。”小说中会提及一些音乐,有很多吹萨克斯的场景描写,是一种情感寄托,也作为一个时空的切换的过度,算是一次新的尝试。

  刚开始听到小说名,我以为是一出单纯的家庭戏,中国式父子关系大多不算亲昵,却有很多故事可以写。加之我父亲在我读书期间就去世了,所以对《父父子子》这个名字格外有好感。听完梁老师的讲述我才意识到我的格局太小了,当时的直觉告诉我,这个小说会比《人世间》更有看点,人间悲喜、民族大义兼而有之。

  我迫不期待地对梁老师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提起海外,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日本一批进步留学青年在为革命奔走,而很少关注同时期美国唐人街的华人的生存状态。在救亡图存的危机下,他们有什么反应?这个切入点非常好,每个人都有父亲,书名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很贴题。小说中有多对父子关系——高鹏举与父亲、高鹏举与儿子、高鹏举小舅子与岳父、高鹏举他家的司机孙师傅与孙师傅的儿子……当然这是我后面阅读原文后才梳理清的,国家与个人某种程度上也是父子般的关系,有很深的寓意。梁老师说,你说的这点有意思,我倒没想到这层。

  500页全推翻重写

  在向影视公司推荐《执否》这个项目时我也会提一下梁老师手头正在创作的《父父子子》。梁老师写到600多页的时候有公司想看,我就扫描了他的手写稿发过去,公司看完不久就买下了它的影视改编权。去年初,由梁老师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收视火爆,随之而来的巨大关注一度中断了这部新小说的创作。梁老师挺焦虑,创作欲望被好几次打断,一周都没能写出几页。

  有次我去他家,门是开着的,进去我看他十分憔悴,忙问,梁老师你身体还好吧?他说,小姚你来得正好,快给我按按,这脖子酸得很。我边给他按边聊,发现他昨晚竟然写到了凌晨3点,早上7点爬起来,写到下午2点,午饭都没吃……他总说,趁采访的空当可以多写一点。我说,不管怎样您得按时吃饭。他说,有时就想把这个章节都写完,写进去就忘记了时间。

  今年影视公司让我把电子版发对方邮箱,我跟梁老师说,刚好我也再看看后六百来页。梁老师问我,先前看到哪了?我说……高鹏举在街上遭遇暗杀,他家的一个秘书考上我就读的母校了……大概600页处。梁老师笑了:那你基本等于没看,因为我今年把前面五百来页全部推翻重新写了。原来,45万字的初稿完成后,梁老师又花了四个月时间从头到尾进行了一遍删改。那时候他居住的旧楼外面正搭着架子在做翻新,工人白天作业噪音很大,几次我都要绕着一堆铁管进梁老师家的单元门。我抱怨这个环境太差。梁老师说,好在只是做修改,影响不大。那时我还以为他只是对作品做一些润色,没想到他居然又推翻重新架构了一遍!

  梁老师抽着烟笑着说,小姚,原先设定的黑人吹萨克斯,后来了解到哈市那时候还没有黑人,就换成了犹太人。我问,一个都没有吗?他说,查了大量资料,也求证了很多当地人,一个都没有。

  坚持手写几十万字

  梁晓声老师甚至写下一部反映当下青年生活的小说《执否》,真实再现了从小城出来的80后大学生的一段成长过程。梁老师曾在语言大学教中文,80年代曾有过短暂文学热,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中文系处境比较尴尬,甚至沦为调剂生最后的“主战场”。他写了一个有着文学梦主动报考中文系的男主和一个胸有抱负却被迫调剂到中文系的女主在城市打拼,经过一番挣扎,最后回到小城的故事。出版社在出版时将小说更名为《中文桃李》,虽然也十分贴切,但我个人更喜欢梁老师的原名《执否》,要不要执着于心中的执念,来自一句佛教用语。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城市容不下灵魂,他这个标题一语道破我们这种小镇青年考学出来准备扎根大城市的心境。

  熟悉梁老师的人都知道,他并不是一个鼓吹成功学的人,甚至在一次公开采访时,他曾这样回答主持人何为成功的提问“我不认为一个人非得成功,好的生活其实应该是稳定而自适的。这个自适就是使自己的心性安稳下来,过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生活”。梁老师想要通过小说表达一种“生活本身不分高低优劣,无论在哪安心最好”的理念,现在的人把成功太过于单一化了,所以活得很焦虑。

  写《执否》时梁老师已经73岁了,独居在西三旗的一个老小区,日子安静简单,每天写作,累了的时候会跟皮皮互动一下舒缓舒缓筋骨。

  他始终保持手写,写《人世间》时采用的格子纸,那时候眼睛没花钢笔字还能填进格子,后来换做A4白纸,钢笔换成铅笔,字也越来越大,每一个长篇都是厚厚的1000多页。但见过他手稿的人都会惊讶,他的创作几乎都是一气呵成,少有改动。因为长年伏案,梁老师颈椎和腰椎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写作前他都要戴着颈托和护腰,为了尽量让腰背挺直,他将桌面两块镇尺上码一部厚字典,再斜架一部硬壳的大开本书在字典上形成一个可以书写的坡面。对于一个老人,不谈酝酿构思,光手工书写下几十万字,就已是一场体力上的较量。

  写完它可能会封笔

  梁老师的很多新作,还在手稿阶段,我就有幸读到,成为最早的一批读者,针对作品以及作品引申的话题我们有过很多次的倾心畅叙。梁老师当然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坦率、亲切而温和,但他又不是一般的老人,时政要闻、新旧电影,甚至网络热词他都知道,没有什么话题是他接不住的,随意亲切的谈笑中却又是那么智慧而风趣。他的睿智以及紧跟时代是完全超出我预料的。尽管如此,要生动写出大学生的真实处境于他依然充满挑战。毕竟很多年轻人稀疏平常的东西,在他这里都需要花时间去学习、去了解。

  勤奋、严谨、创作过程中,反复推敲不断调整……写到这里,想起那天我们从影视公司洽谈回来,北京下着大雪,在小区大门口梁老师叫停了车,让我陪他走走,风雪中他点燃一支烟说:“今天你又陪我完成了一件事。《父父子子》大概是我最后一本长篇小说了,写完它我可能会封笔,只写些短篇、散文之类的,毕竟我已经73岁,体力实在跟不上了。这次《父父子子》在叙事上我就采取了不断切换视角,尽量在不破坏情节的流畅性下压缩篇幅,有诸多遗憾,但不得不做一些妥协,不然又得百十万字来书写,格子爬不动了。”

  在梁老师心中已然将《父父子子》作为他告别长篇文学画下的句号,看得出来他想尽力将这个句号画得圆满一些。

  作为一个读者,我当然希望梁老师保持创作贡献更多的作品,但作为梁老师的朋友,我又希望他不再记录人间故事,可以安静地健康地生活。(姚琛)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船而去》:陈小雨的“回乡偶书”

  • 故事元素数据化重塑:流媒体时代的IP改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