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合观《杨树达日记》《顾廷龙日记》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合观《杨树达日记》《顾廷龙日记》

来源:南方都市报2023-02-19 09:54

  1962年,顾廷龙之子顾诵芬结婚时,全家合影。

  1948-1949年间,杨树达、张家祓夫妇摄于广州石牌中山大学。

  杨树达日记第四十六册原稿首页。

  作者:汤序波

  断断续续,终于将中华书局梓行的《杨树达日记》《顾廷龙日记》读讫。合而观之,杨、顾二氏的日记相映成辉,定当给后学不菲的启益。

  杨氏对诸多事情的记载皆较为节制,要言不烦,不蔓不枝,往往三言两语,绝不多着一句;顾氏则不同,比较繁复,几可与史学名家金毓黻《静晤室日记》相比,尽管偶尔某天也只着一两字,甚或标有“失记”。这种节制与繁复,应当与各自的志趣、性格不无关系。杨氏是谨严的语言学家,多关乎文字学、修辞学、史学、学术史;顾氏则是严肃的古籍版本目录学家,特别重视史料的蒐集、考证与整理。

  日记兼录学术资料与考证

  关于蒐集资料,大段录文在顾氏日记里亦随处可见,如:“金原佑来,示钱梅溪摹《汉石经》,题记甚多,皆乾隆间名人也,录如右”(1946年1月13日)后,录文占四页篇幅。又如:“景郑借示《钦氏宗谱》,有吴愙斋手写序文,录于此”(1940年12月9日)后,亦全文照录。在考据方面,顾氏亦甚见功力:“揆丈送《穆天子传补注备考》,属查。是书无著者,贾者以刘师培稿,余审视必非刘稿,其证有四:一、不引用西方诸国译名;二、引用《辞源》;三、引《山东古物表》,此书成于民国八年,刘即是年死;四、‘仪’字讳末笔。”(1940年5月18日)此外,顾氏还特别留意于掌故,日记里这方面的记载亦不少。

  我们知道,理董古籍同是两氏的主业。如杨氏说:“晨覆校《[汉书]窥管》,悟得《郊祀志》‘汾阴直’一条之义,增改之。王氏校书,失之太机械,而余较能心知其意也。”(1953年3月11日)王氏,当指高邮王念孙,著有《汉书杂志》(见《读书杂志》)。“晨撰《淮南证闻提要》,略谓校《淮南》者莫精于高邮,然王氏以来已百馀年,思想已变,学术大进,故王说大须修正。如‘人主者……以天下之力争’,王校改‘争’为‘动’,顾受时代思想之束缚。文法学大明,王氏文法观念已不够用。……此类皆学术史上要事,非琐屑校勘所能范围也。”(3月14日)“阅《汉书·董仲舒传》,补《樊郦传窥管》一条:班为郦寄之卖友辩诬,而荀悦不知班意妄改。王念孙从荀,《[汉书]补注》依违两可,皆可笑也。”(4月3日)杨氏校书,既重视文字校勘,亦关涉学术史。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时代思想”云云之于校书,犹如“理校”,“度”的把握尤为重要。

  顾氏则侧重文献考证,如:“阅《涵芬楼秘笈释文》(据《吉石盦丛书》景本),吴絅斋所校颇多讹譌,盖渠所得景本不若《吉石》覆印本,即校一过。又取罗叔言所校《尚书》(名曰《群经点勘》,载《国学丛刊》),错误亦不少,覆校上方,以备稽考。诚矣,校书之难也。”(1932年10月7日)“撰何孟春注《家语书》跋,阅刘世珩札记,录何校多误,不仅不足信,实能贻误后学,以此盗名,卑鄙之极,其后有张钧衡者亦如此。《尚书札记》亦多讹,相传为缪筱珊所代作。总之,札记、校记之作,最须忠实,且不易掩饰,刘、张如何,不论何人,取其所之本,皆可知之。吾不能诬人也。”(1940年10月12日)顾氏乃书法大家,曾严厉批评某出版社付梓的“学书三种,无一种有深意,肤浅之论,何劳楮墨,废书三叹”(1940年2月1日)。笔者读此,感慨久之。总之,治学谨严是杨、顾等老一辈学者最值得我们晚辈学习的地方。

  重视同行学者的相互批评

  同行评价或批评同行,均有利于学术进步。所以杨、顾二氏,均极为在意。杨氏曾记:“日前峻侄言,徐特老向高级干部作报告,称余著《修辞学》有合于辩证法”(1953年7月20日);“于思泊(即于省吾)读余《金文说》,来书云新识创解,胜义缤纷,自孙籀庼、王观堂以后,一人而已,其他皆自郐以下,何足数也。故人阿好过誉,非余所能当。姑记之,悬以为努力之标的耳。”(1952年11月25日)显然,杨氏对私人间书札中的赞语还是有清醒认识的。“于思泊书言:《淮南证闻》旁征博引,辨证精核,兄与王、俞鼎足而三,当在王之次,俞之上。海内知己非省吾莫属云。”(1953年9月29日)“阅《宝蕴楼彝器图释》,容庚于文字学略无根柢,而又强作解事,故开口便错,真可嗤也。”(1949年6月27日)“访雷伯涵,借范文澜《近代史》上册,阅其《太平天国》一章。叙事议论夹杂不明,拙于文也。标李鸿章为大买卖办,亦嫌失实。范君天资不高,而今日推为首屈一指,史学界真无人也!”(1953年7月26日)

  顾廷龙尝记:“冒鹤老来,并介绍其子孝鲁来见,此人似于前人音韵著述略经翻?但未能深入耳。”(1940年12月9日)句中的“?”字,盖大有深意焉。此字读“yuān”,《说文》解作“幡”,义同“繙”,也就是翻的意思。《广韵》解释“幡?”为旗子乱翻动的意思。因此“翻?”即指随便翻翻并不深入。看不上对方之意,甚明。

  国事家事事事关心

  身系家国,是华夏士人之传统。杨、顾二氏皆特别关注时事,认真学习新思想、新理论。如杨氏尝记:“晨至同德会,不知何故,今日竟无《广州报》”(1949年1月25日);“李宗仁电毛泽东愿以一身任战犯之责,辞颇恳挚,共党动心与否不可知矣。国党腐烂不堪,致造成现势,顽固之徒尚力主战事。人心已去,庸可为乎”(4月9日);“阅《毛泽东之人生观》讫”(8月22日);“晨阅唯物论、辩证法及毛泽东传讫”(8月26日);“晨阅《论联合政府》讫”(9月15日);“阅艾思奇《思想方法论》,文颇条鬯”(9月17日);“饭后阅萧三所著《毛泽东同志》,文颇生动”(9月28日);“辛亥以后,国事扰攘将四十年。国民望治之心至切,终归失望而已。共产党军纪严明,行动稳健切实。衰暮之身,或可及见升平乎”(9月23日)。顾氏日记亦尝记“夜读《毛选》”(1965年4月1日)事等。

  至于作息养生,顾氏几乎不记,偶尔为之,则“时已晚矣”一类,如“至十二时始得息”(1942年8月25日)。而杨氏起居有常,甚有规律。如“晨五时起”“午小寝”“五时出散步”“晚八时寝”等,无一天漏记。其作息时间之精准,堪与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媲美。杨氏尚记:“觉人书述谢觉哉养生诀云:‘走路莫跑,吃饭莫饱,遇事莫恼,说话要少,睡觉要早,经常洗澡。’甚妙!余当力行之。”(1953年12月20日)

  顾廷龙培养儿子成为院士

  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在学术,亦在子女的养成上。这方面的情形,顾氏记之尤夥,如儿有慧根:“芬儿[12岁]温历史笔记,看出其师笔误破句……此儿能读书得见,可喜也。”(1942年11月4日)“芬儿”,即后来的飞机设计专家顾诵芬院士,2021年11月3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顾诵芬幼时体弱,颇让慈父牵挂:“芬儿感冒,有微热,至晚退”(1950年10月8日);“芬儿热未退净”(10月9日);“芬儿热又作”(10月15日);“晚饭后,芬儿热又作,疑亦流行性感冒也”(10月17日);“芬儿退而又升,延幼达诊视,旋即退”(10月18日);“芬儿热退矣”(10月19日);“芬儿今日全愈”(10月20日);“芬儿晚又热作,只得验血,至初更始渐退”(10月21日);“芬儿热虽退,而咳不止,请幼达诊,断为气管炎”(10月22日);“芬儿热退净矣”(10月23日)。

  顾氏重视儿子的学业,为准备学费,忍痛割爱:“今晨与揆丈说明,余有书出售,是否可由馆中先购?丈言,尽可售与馆中,价亦不必客气。余选十四种,值三万元,后日为芬儿缴费之用。……生活维艰,年况愈下,思之凄然。”(1945年1月24日)儿行千里父担忧:“于芬儿远行甚关切。”(1951年9月6日)“念儿殷切,心绪不宁。”(9月9日)“芬儿来信,六十人共一卧室,闻之想念不止。”(11月7日)“芬儿来信,即复。”(11月21日)“芬儿来信,春节可假归,慰甚。”(1952年1月16日)顾诵芬有今天这么大的成就,其父之影响甚巨。

  治学之坚毅与专心致志同样是杨、顾等老一辈学者殊值得我们晚辈学习的地方。如:顾氏尝引韩昌黎《送王秀才序》“[夫]沿河而下,苟不止,虽有迟疾,必至于海”,阐明自己的这一见解:“正与余平素主张相契,凡事不怕慢,不停必有到达之时。寓言乌龟兔子赛跑,乌龟能先到,可以明也。余之于合众,每以自况。”(1944年9月9日)“自今以后,当日日为之,不令稍懈,则半年中必可蒇事。总之,研究之事绝对不能分心。余佣书糊口,何暇及此,黄昏一灯,能成几何,岂余一人如此耶?”(1941年1月22日)

  窃谓日记有无文献价值,端赖作者之身份地位(是否名家)及其交游圈(影响)。杨树达、顾廷龙两位先生日记极具文献价值,亦在于此。(汤序波)

[ 责编: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