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 村
几年前,笔者参观卢浮宫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那里大名鼎鼎的镇馆“三宝”外,还有这样一幅画面:三五成群的学生闲坐在地上,听老师讲解身边触手可及的艺术藏品。学生们的神态专注又松弛,仿佛在上一堂再寻常不过的课程。
事实也是如此。在卢浮宫里上课,早就是卢浮宫里司空见惯的场景。这所全世界公认的艺术殿堂,在艺术教育上早早向公众展开了欢迎的双臂。
甚至于,作为艺术生心目中非常难考的“白月光”——卢浮宫学院,也早在1921年就推出了面向公众的艺术课程。如今,卢浮宫学院每年开设卢浮宫夜校,允许公众申请上课。不需要专业背景,只需要有艺术热情,就能成为这个课堂的学员,而授课的老师全都是博物馆负责人或文化遗产领域专业人士。
在美的发现和表达上,数千年来,东西方美学双线并进,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当下世界恢宏艺术之美。在美育观念上,中国的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近代中国的中小学里也开设了唱歌、图画、劳作等课程。
但“美育”这个词真正来到中国仅100多年历史,它是经由蔡元培的翻译进入国人视线的。彼时,蔡元培大力提倡美育,在“五四”激荡的社会风潮中,他提醒人们“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提倡一种超越利害的兴趣,融合一种划分人我的僻见,保持一种永久平和的心境”。这一振臂高呼,让美育概念如一颗种子在国人心中生根发芽。
如今,美育这颗种子也在东方渐成参天大树。以上海为例,无论是在上海博物馆,还是在中华艺术宫或刘海粟美术馆,各大艺术场馆越来越重视公共美术教育的普及。今年2月15日,上海各中小学开学第一天,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艺术百年·光风霁月——上海近现代美术作品展》现场,来自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兴奋地徜徉其中,品读吴昌硕、任伯年等海派大师真迹,感受国家级美术殿堂的艺术氛围。他们是该馆全新推出的“美术馆现场教学课”首批学员。这堂特别的课,也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的首批“社会大美育”课堂代表性项目之一。
这一天,上海市文旅局发布“社会大美育”课堂首批70个点位和2月重点活动清单,启动线上“市民美育日课”。“打造100个‘社会大美育’课堂,推出5000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被列为2023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首批推出的70个“社会大美育”课堂将更多的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为市民提供免费或公益开放的高质量公共艺术教育供给。
美育一词,从来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比起可以量化的科学教育,美育的投入仿佛春风化雨。这反向论证了,社会范畴的美育更重于“服务化”而非“功利化”。此次的“社会大美育”课堂,也正践行着这一功能。
从排片表看,令人欣喜的是,全市主要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剧场、剧团、非遗场馆等专业艺术机构几乎都参与了此次“社会大美育”课堂。这让美育课堂的覆盖面更广、更有实际意义,有利于更好打造社会大美育体系。此外,各专业场馆机构都努力向“文化服务综合体”的方向发展,着力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文化服务。各门类艺术、文学、建筑、科普、阅读、亲子等主题全面丰富,全力满足和覆盖各年龄段人群。同时,专业场馆的“跨界”比比皆是,如在博物馆看电影、在图书馆听音乐会、在剧场里做手工,已成为常态。
这让人直观而具体地感受到何为大众美育。而无论是通过具象的艺术手段进行审美教育,还是通过感受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进行潜移默化的体验,最终都使人们丰盈对美的感知力、创造力,拥有美的情操、品格和素养,提升生命质量。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当美进一步入驻更多人的心中,世界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塞纳河畔有卢浮宫夜校,在黄浦江畔有着规模更大的“社会大美育”学堂。期待这堂“社会大美育”课丰富更多人的生活,润泽更多人的心灵。(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