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别把生活剧拍成MV和PPT

来源:辽宁日报2023-03-22 13:47

  作者:高 爽

  首先要说,国产剧集的整体水平是向上的,《山海情》《觉醒年代》《狂飙》《人世间》都大获成功。但吊诡之处也在于此:上述这些需要更多历史文化信息和专业知识的作品可以拍得很好,让观众有强烈的情感共鸣。而离我们的生活更近,也是创作者应该更为熟悉的反映当下生活的作品,反倒让观众觉得陌生和不真实,被大家纷纷吐槽“远离生活”。

  将一些剧情脱离现实的作品称为“悬浮剧”,是非常准确的评价。还有人给出了“悬浮剧”的一些经典桥段,比如豪门恩怨、婆媳冲突、车祸失忆、偷龙转凤,等等。明明是一个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普通打工者,突然间就冒出来一个失散多年的爷爷或者爸爸和妈妈;本来是个事业和生活很幸福的家庭,突然间就天降奇祸,人生归零。这样的桥段,真正的生活中万中无一,生活剧里却屡见不鲜。我们当然知道,无巧不成书,没有意外就没有戏剧冲突,但能不能把这些意外设计得靠谱一些?

  “悬浮”还只是生活剧脱离生活的早期表现。随着“悬浮剧”多年受诟病,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聚焦普通人的生活,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两个“悬浮”的升级版表现。

  表现之一是简单地拍成MV。大家都看过很多音乐作品的MV,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唯美,MV里的景色永远笼罩在朦胧的雾气里,花草树木、城乡景色,包括男女主人公的形象,都如诗如画。可当生活剧被加上这些唯美的滤镜后,就不再是真实的生活了。比如一位刚刚转行做导演的著名女演员的作品里,要描写一个年轻的外卖小哥在城市里的打拼,他每天要送几十单,一旦超时就要被投诉、被扣钱,这本来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及媒体也时常披露的情况,完全可以拍摄得很让人有共鸣,可导演是如何呈现的呢?外卖小哥送餐的路上,与豪车相撞,他的外卖餐盒要在空中划一个完美的弧线才能落在地上;他在出租屋里跟家人通话,出租屋整洁干净又宽敞,墙上是漂亮的电影海报,书桌上是一堆很小众的小说。另一位同样是年轻导演的作品里,一个孩子患上绝症、因治病而导致贫困、求助无门的父亲,在病房里和孩子相拥,欲哭无泪,导演可能是要追求父子二人在茫茫宇宙间的孤独感,居然给他们安排了一个豪华的单人病房,大到离谱!这些“普通人”不是生活在现实里,而是生活在导演的滤镜之下。

  表现之二是硬性地拍成PPT。PPT的特点,一是页面的装饰性,二是内容的高度浓缩与提炼。感觉我们的一些生活剧创作者就是在用做PPT的方法创作作品。以今年扎堆出现的一些大女主剧为例,第一页:角色定位,职场女强人,气场强大,那就给她设计一个霸气十足的出场吧,不是在开会中舌战群雄,就是在法庭上睥睨一切;第二页,女强人也有她柔软的一面,那就让她有个可爱或者生病的孩子吧,或者回家里跟父母撒撒娇……当然,跟第一种MV化的表现再结合一下,所有场景还要置于滤镜之下,角色的服装、妆容和所有的动作都必须是完美的。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矛盾:创作者有关注普通人的初心,却无法把普通人真实地呈现在作品里。笔者一直在试图想象这些创作者和表演者平时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或许,最近爆火的《狂飙》中的主演张颂文的经历可以给他们很大的启示:想要写好和演好一个活生生的人,先要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放下明星的姿态,像普通人一样真实地生活,在人间烟火气里像普通人一样去哭去笑,用这些真实的情感记忆去滋养自己的艺术创作。(高爽)

[ 责编:吴悠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