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夕 君
近年来,影视演艺明星参演舞台剧的现象屡见不鲜,相关作品时常受到观众、粉丝热情追捧。对于粉丝来说,能够在台下近距离欣赏偶像的表演,满足感不言而喻;对于制作出品方来说,明星效应带来的高票房、高收入,令人欣喜。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业界人士站在舞台艺术自身发展的角度,对这种现象怀有隐忧。
抛开所谓雅与俗二元对立的眼光不谈,必须承认,相对于影视、综艺等形式,舞台剧的受众范围相对较窄,尽管优秀的舞台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但仍然较难掀起如爆款电影、电视剧那样的声浪,这是媒介形式、观演形态、传播路径等多方作用的结果。然而,与影视剧一样,舞台艺术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不菲的成本投入,也需要资金、市场的支持,不必羞于谈钱。票房收入是对创作者辛勤劳动的必要回报,也是持续投入创作的必要保障。因而,明星参演舞台剧带来的火爆场面和高上座率不容小觑,也应予充分认可。老话说“看戏看角儿”,所谓角儿本质上就是明星。
同时,明星参演舞台剧还能带来扩展受众群体、普及艺术等多方面的益处。不少观众对舞台剧感到陌生,并非因为作品不好看,而是缺少一个说服自己走进剧场的契机。倘若明星的加盟能够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现场感受舞台艺术的魅力,进而喜欢上舞台艺术,不仅个人的精神生活增添了一份寄托,舞台艺术的受众、市场也因而逐渐扩大,显然是一桩双赢的好事。
要想让明星参演舞台剧取得良好效果,明星的选择需要特别慎重。相较于影视剧拍摄、节目录制的片段式、可重复、可后期加工等特点,舞台艺术的连续性、现场性、即时性等对演员提出了不同的也许是更高的要求。并非每位明星都能胜任现场舞台演出,选择明星加盟时,不仅要评估其市场号召力,更应该充分考虑演员与角色、与作品的适配性,作品至上而不可因人误戏。邀请明星参演是为了让作品得到更好的呈现、获得更多的知音,而不是帮助明星拓展业务领域,找准立足点才不至于让明星参演舞台剧成为一场仅有市场效益的营销活动、粉丝狂欢。
除了选对人,还需要注意甄别明星效应可能带来的某种假象,舞台艺术从业者不可被此蒙蔽。譬如有些作品,当有明星演员参演时,票房大卖、观众盈门;换其他演员演出时,则门可罗雀甚至无人问津。这就说明,观众的热情主要来自对明星的关注而非对作品的关注,明星的粉丝尚未成功转化为作品、艺术形式的粉丝,一时的火爆意味着明星的成功而非作品的成功。明星效应倘若仅在粉丝经济的层面上发挥作用,便与舞台艺术关系不大,有意无意地混淆两者、不能对实际情况有清晰的认知,显然对舞台艺术自身发展不利。
总而言之,明星加盟是手段、而非目的,能够锦上添花,但不应奢望其雪中送炭。舞台艺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本质上依靠的是优秀的作品和良好的生态,仅靠一二明星是远远不够的。再优秀的明星,也是在作品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设计的范围内发挥其能力和魅力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多数观众对一部作品乃至一个艺术门类的长期认可喜爱,都是来自内容的充实、形式的优美、情感的共鸣、审美的享受,这需要主创向着历史文化、现实生活不断开掘,守正创新、持之以恒。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而寂寞的,单纯的明星效应、烈火烹油,往往仅有一时之势,但无长远之功,看得远、坐得住才是硬道理。试图用明星的身价替代艺术的探索,无疑本末倒置。长远来看,一部优秀的作品、一种有活力的艺术形式,应该具备自主培育、塑造明星的能力,这在国内外艺术实践中都不少见,也颇可作为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