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时代马钢精神的壮丽诗篇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新时代马钢精神的壮丽诗篇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3-04-12 10:26

  作者:韩 进

  日前,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牵头创排,安徽省重点文艺项目、安徽省首部工业题材大型话剧《炉火照天地》,作为“徽风皖韵·剧荟江南”长三角戏剧发展联盟深扎主题实践活动暨优秀剧目展演开幕大戏在安徽大剧院首演,随后又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的参演剧目在北京二七剧场演出。舞台左上方的剧名“炉火照天地”五个大字,苍劲有力,非常醒目;舞台中央耸立着标志1958年马钢创建的那座9号冶炼高炉,顶天立地,象征着以马钢为代表的国企无愧“国之脊梁”的使命担当;生生不息的炉火,让人感受到马钢精神的火炬在新时代燃烧,催人奋进,具有强烈的历史神圣力、使命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该剧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不仅是新时代安徽文艺创作的重大收获,也是近年来我国工业题材重大主题创作的一次突破,是一部书写新时代马钢精神的壮丽诗篇。

  这部作品弘扬了智造强国的马钢精神。《炉火照天地》是以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考察期间在马鞍山市中国宝武马钢集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创作的7幕话剧,由王俭编剧、李伯男导演,安徽省话剧团、马鞍山市艺术剧院联合演出。该剧讲述新时代马钢人直面核心技术“卡脖子”的严峻挑战,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让世界铁路穿上“中国跑鞋”的奋斗故事。故事以学成回厂报效国家的陈钢博士带领马钢特钢公司科技攻关小组攻克高铁车轮所需特种钢为主线,展现爷爷、师傅、孙女三代钢铁人的事业追求与情感纠葛,将个人幸福、企业发展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在马钢60年创业发展史的宏阔背景下,展现马钢人的奋斗史和情感史,讴歌以“炼钢就是炼人”的炼钢精神为核心的新时代智造强国的马钢精神,这就是钢铁报国、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顶天立地、铸就强大的斗争精神,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敢为人先、开放融合的创新精神,坚持标准、严格苛求的质量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穿越历史时空,有一种精神传承激荡人心,有一种力量传递自信自强,有一种责任使命炼钢炼人。

  这部作品塑造了新时代青年群体形象。新时代马钢精神是马钢集团特钢公司车轮所特种钢攻关小组在150多次科技实验中淬炼出来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在以陈钢、钟铁梅、张玲玲为代表的青年一代马钢人身上。他们三人的年龄加在一起也没有一百岁,却已经从爷爷、师傅老一辈手里接过了9号高炉点燃的火炬,承担起新时代国企改革、智造强国、高质量发展的重任。陈钢是学成回国的冶金专业博士、特种钢攻关小组组长,曾是马钢高级技师钟宁生的徒弟。钟铁梅是钟宁生的女儿,特种钢质检中心高级技师。张玲玲是刚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的冶金专业研究生、特种钢技术员,马钢9号高炉退休炉长张永根的孙女。在话剧的《序》和《尾声》部分,编者均设计了他们从爷爷、师傅手中接过9号高炉火炬的场景,为全剧确立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主基调。全剧包括“没有车轮的高铁车模”“竞标德国高铁车轮”“给85岁爷爷庆祝生日”“陈钢和钟宁生师徒对话”“特种钢实验成功”“妈妈的红裙子”“中国制定国际标准”七大系列故事,完整讲述“陈钢们”竞标德国铁路公司全球招标高速车轮产品并取得成功的励志故事,以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心路历程,揭示“炼钢也是炼人”的深刻道理,把解决特种钢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与解决企业发展人才队伍“卡脖子”问题结合起来,只有把自己的脊梁锤炼成“特种钢”,才能炼出最好的特种钢!“陈钢们”就是用特种钢制成的钢铁人,他们用奋斗续写马钢华章,用智造赢得国际市场,是企业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智造强国的现代化征程中,就应该把青年人推上国企改革的前线,给他们施展才能的舞台,为他们创造干事创业的环境,让理想点亮他们心中的“炉火”,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燃烧出光照天地的灿烂。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马钢精神展现了新时代马钢人的新境界新形象,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力量。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根本,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首先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显然这个现代化任务难以在马钢老专家、老工匠、老工人的手里实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新马钢面临国企改革、科技创新、转型突破、国际市场和高质量发展等新目标新任务,需要新时代的“陈钢们”站出来担此大任。他们站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有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有全球视野和开放胸怀,有报国志气和报效能力,有知己知彼的底气和初生牛犊的锐气,有马钢人的骨气和钢铁人的硬气。“陈钢们”的成功启示人们,国企改革要把“改革人”放在重要位置,把产品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结合起来,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统一,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对智造强国提出的新内涵新要求。

  这部作品努力用徽风皖韵讲好马钢故事。《炉火照天地》是安徽首部工业题材大型话剧,突破了人们习惯将安徽只当作农业大省的认知局限。安徽不仅有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还有工业改革的先行者马钢公司,安徽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又是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窗口。讲好马钢故事,就是讲好安徽社会发展故事,讲好中国钢铁工业故事,讲好中国改革开放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智造故事,对提升安徽文化认同感和影响力、推进中国企业和中国文化竞争力与软实力发挥积极作用。为讲好马钢故事,编创人员深扎生活深处,用心用情创作,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舞台表演、服装化妆、道具场景、音乐舞美、细节设计、融媒体呈现和高科技特效等方面,都善于抓住安徽地域特色来展现新时代马钢精神,以徽风皖韵的视觉盛宴,再现以马钢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钢铁洪流,感受安徽农业大省对中国工业发展作出的贡献。徽文化特色的诗意表达还凸显在《炉火照天地》的剧名上。“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是唐代诗人李白1200多年前在安徽池州写下的诗句,见于组诗《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原意描写秋浦河边热闹的冶炼场面,这是中国古典诗词里唯一描绘冶炼工人的诗句,如今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象征马钢人跨越千年的薪火传承,他们以钢为笔,续写中国钢铁工业的传奇历史,他们自豪地在李白原诗之后写道:“铁流奔千年,钢花炫明天。丹心铸伟业,巨龙越峰巅。”全剧在激情吟诵全诗中落下大幕,余音绕梁,心灵震撼,让人思接千载,感慨万千。钢铁插上诗歌的翅膀,在蓝天下长江上尽情飞翔。全剧洋溢着浓烈的抒情风格,激荡着新时代马钢人的报国情怀、人性光辉和人情温暖,是一部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优秀作品。

  (作者韩进系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 责编:吴悠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天雄鹰》:军旅剧创作的传承与创新

  • 《“520”的变奏曲》:“现实”面具的荒凉底色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