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续集“疯狂”

来源:齐鲁晚报2023-04-16 09:43

  作者:师文静

  近日,《欢乐颂4》热播、《狂飙》放出拍第二部的消息,大IP续作引发讨论。影视圈还有很多画下了“大饼”、一直吊人胃口却总也出不来的续作,比如《庆余年》《白夜追凶》《赘婿》《长安十二时辰》的第二部以及《琅琊榜》第三部等。近年来剧集、电影打造续作已成为创作趋势,甚至很多老牌作品时隔多年重启续作,吃老IP的红利。续作疯狂,但好续作难产、越续越乏力是避免不了的命运。

  大制作续集吊人胃口

  近日,今年热播大剧《狂飙》的制片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狂飙2》肯定会有,而且依旧是反黑刑侦题材,目前导演在筹备中,同时《狂飙》还将拍摄电影版,影版是基于电视剧的继续创作,将会更犀利。《狂飙》的故事跨越20多年,警察与黑恶势力生死搏斗,一众反派人物落入法网,坏人的结局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捍卫了社会公平正义,而一代代警察卧薪尝胆、前赴后继的人物群像也已圆满,其实很难再续写原有的故事和人物,续作很大可能是同类题材、同类故事模式的系列再创作,续作品质能否超越前作,或能否平起平坐,难度都不小。

  爆款剧拍续集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越是爆款剧的续集越吊人胃口,但这些作品又迟迟不露真容。比如,时隔6年之后,《白夜追凶》第二季《白夜破晓》终于写完了剧本、凑足了原班人马出演,官宣今年开机。该剧第一部留下了开放式结尾,双胞胎兄弟如何洗脱灭门之罪,寻找多重案件的真相,两人身归何处等谜底即将揭晓。《白夜追凶》是一个留下“深坑”的作品,是一个没讲完的故事,续集也难产。

  《琅琊榜》第三部,《大宋少年志》《赘婿》《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雪中悍刀行》《三叉戟》第二部等大制作剧集的续集,也是让观众一等就好几年。古装剧《琅琊榜》第三部海报显示2024年播出,距离第二部播出过去七年,新作导演、编剧回归,延续系列作品家国情怀的立意,人物命运奏鸣升级,制作超越以往。穿越古装剧《庆余年》第二季已官宣开机,张若昀回归主演,陈道明、吴刚、李小冉、辛芷蕾等其他重量级演员是否加盟,依旧扑朔迷离。古装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Ⅱ》人物延续前作,很可能是盘活一个二十四时辰内发生的新阴谋故事。这部剧中,不良帅张小敬塑造得非常成功,人物身份设定、故事背景设定等都有利于展开下一个新故事。古装悬疑剧《大宋少年志2》近日宣布杀青并曝光人物海报,“秘阁第七斋”六子原班演员集体亮相,热血的少年们继续为理想而战。《大宋少年志》于2019年播出时还是小演员、无宣传的网剧,凭借谍战阴谋故事和年轻鲜活的角色出圈,如今剧中主演张新成、周雨彤已是炙手可热的90后演员。大爆款的续作往往数年之后显真容,如此看来,《狂飙》《警察荣誉》等作品的续集需要耐心等待。

  也有操作比较快的爆款剧续集,比如当代涉案题材剧《三叉戟Ⅱ》近日就大大方方地官宣开机,陈建斌、董勇、郝平三位演技悍将实力回归,三位老警察轻松幽默、热血澎湃的故事即将上演。而能迅速出续集的作品,大多集中在都市生活题材,如《致我们》系列、女子图鉴系列、《欢乐颂》系列、《三十而已》系列等。目前,能稳稳当当拍完多季续集又能保持一定品质的,也只有《鬼吹灯》系列、《乡村爱情》系列、《大江大河》系列等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

  老电影重启吃红利

  除了电视剧,国产电影也踏入疯狂的续作时代,随着电影市场的强势复苏,多类型新电影扎堆上映,老电影纷纷官宣重启,电影续作之战拉响。

  导演冯小刚强势启动冯氏喜剧片,《非诚勿扰3》已备案,原本的生活喜剧片,在第三部故事中加入了智能机器人女主角,开启了紧跟题材热点的软科幻喜剧故事。冯小刚近日接受采访时称,重启《非诚勿扰》是因为他认为“市场永远需要喜剧”,而自己好几年没拍电影了,一入手自然选择一个比较轻松、好玩的类型。

  近日还有多部老港片被重启拍摄续作。成龙主演电影《神话》时隔近20年后将拍续作《传说》,目前已经开机,继续讲述穿越时空的爱情故事:苍凉壮美的西域风景,野性奔放的公主,骁勇善战的将军,似曾相识的梦境,“我穿越千年,只为再救你一次”。不知道在这个爱情故事中,成龙演绎什么角色,能否凭借知名老IP打个翻身仗。导演徐克将再拍金庸作品,新作《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是金庸先生诞辰百年的致敬之作,故事讲述以郭靖为代表的侠之大者集结中原武林,力守襄阳的故事。徐克大刀阔斧改编的《笑傲江湖》《东方不败》等作品据说曾惹怒金庸,但不可否认的是都已成经典港片。金庸武侠回归大银幕,徐克导演是不二人选。2004年上映的《新警察故事》也启动了第二部,成龙、谢霆锋、蔡卓妍回归经典作品续作,谢霆锋担任导演,卖点十足。

  在当下,高口碑、高票房电影拍续作已经成为常态,而且开启续作的电影类型越来越丰富。最常见的电影续作是犯罪剧情片,比如《扫毒》《拆弹专家》《追龙》《杀破狼》《误杀》等系列电影;大制作高票房影片诸如《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等,本身就是系列电影;而这两年的黑马新片也流行打造续作,比如《悬崖之上》《爱情神话》《人生大事》《雄狮少年》《一点就到家》等,题材涉及谍战悬疑、都市生活、农村喜剧等。

  无论是老电影重启新故事,还是新电影延伸裂变新作,能有打前作名号的机会,创作者绝不会放过。从市场角度看“大树底下好乘凉”,拍摄续作比原创新作更保险、更顺手,能保持住作品水平,就不愁票房。

  续集能否“续口碑”

  对于国产剧续作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持口碑、品质的延续性。国产剧续作能达到前作水准的寥寥无几,绝大部分续作有前作的名没有前作的品质,能不能摆脱“狗尾续貂”的宿命,成为续作长久拍下去的难题。

  去年的《欢乐颂3》延续《欢乐颂2》的名号,但人物、故事线、主演、气质大变,与前作的关系仅剩人物设定、表达都市女孩职场和情感诉求等微弱联系。近一年来,女性群像戏扎堆,《欢乐颂》系列已失去了当初的新鲜感和开拓性,也失去了题材红利。在播的《欢乐颂4》口碑滑坡,越拍越成为矫揉造作的代名词,自恋式的大段大段冗余的台词,让人物悬浮感十足,角色成为服务于台词的工具人。比如,剧中两个女主角做完饭不吃饭,面对面坐着开始大段大段地科普学历、讨论什么学历最重要,就算交代了女性职场的学历困境问题。剧中角色学历低遭遇升职困境,难道不是应该用剧情来构建吗?剧中兜售道理的“水词”一堆又一堆,对剧情推动毫无作用。该剧口碑起不来,就是因为逮着女性职场困境、原生家庭、爱情选择、物质追求等问题不放,又讲不出花样故事,为了话题而话题让观众审美疲劳。

  国产剧续集很难保持品质,根源在于大部分剧本身并没有整体的续集、系列剧或者多季创作的规划,都是根据市场反馈、市场需求决定是否继续做下去。剧集“续集”面临着内容质量下滑、原班人马凑不齐、同质化剧集扎堆、观众审美疲劳等问题。对不少剧来说,续集“火不过三”的短命魔咒很难打破,比如《河神》《将夜》《无心法师》等系列,很快偃旗息鼓。

  从《狂飙》《警察荣誉》《三叉戟》等高口碑大剧选择打造续作来看,“剧N代”的思路越来越明确,选择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不再只是关注流量和热度,而是集中力量在精品佳作、强类型剧上发力,以期望打造出能维持住高品质的常青树作品。对“续集”的创作,无论秉持长期吃红利的品牌思维,还是做“常青剧”的内容思维,首先还是要把具有独特内容风格的作品打造到极致,才能吸引住观众。

  在全球电影票房榜上,好莱坞系列电影压倒性地统领了票房,《阿凡达》《星球大战》《速度与激情》《壮志凌云》《侏罗纪世界》以及漫威宇宙等系列电影的票房遥遥领先,不断创造票房纪录。国产电影也迎来了续集的高潮。从《战狼》《西游》系列到《熊出没》《唐人街探案》《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系列,再到还未上映的《封神》系列等,国产电影从以大IP为噱头靠情怀拉票房,转型到逐步建立电影宇宙意识来开发系列电影,开启了系列电影的进化论。《悬崖之上》《爱情神话》《人生大事》《一点就到家》等多类型影片开发续集,正在丰富国产系列电影的类型,若是好故事、高口碑能够延续,则能很好地延续品牌的核心价值。国产系列电影数量、题材比之前丰富,系列电影也或将成为影迷期待、票房拉动力强的类型电影。(师文静)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武建勋:现实题材电影的内容生产与档期策略

  • 饶晓志:坚守创作本心,在商业与艺术间寻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