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世外桃源,一蟹浮生

来源:海南日报2023-04-17 10:06

  作者:郑从彦

  奋斗与拼搏,会带来成功的喜悦,当然也会产生一定的焦虑与疲惫。每一个人都渴望诗意地生活,静下心来,调整呼吸,拥抱自然,这也成为越来越多现代人减压的选择。殊不知,我们的老祖宗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教给我们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顺应自然节气生活,与自然万物相谐相生,过好春夏秋冬每一天。

  对晏藜而言,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是她所熟悉的。熟悉山水,让她对中国古典诗词有了更深的理解;熟悉古城,让她对中国千年历史有了更多的体会;熟悉写作,让她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新的认识。《桃花与蟹》一书便按照时序分为青(春)、朱(夏)、白(秋)、玄(冬)四章,细腻且平实地呈现人们最常见到的桃花、檐廊、帘席、山水、艾草、琴棋书酒、迷雾、秋蟹、柿子、消寒图等平凡而典型的风物意象,同时观照其渊源承继、审美氛围和今昔对照。

  “近日西湖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春天的桃花轻盈明丽,自带美人气息。若是与和暖的春风一相遇,便胜却人间无数。桃花也是人们眼中常见的花木,年年岁岁总相见,不仅让春天多了些许生机盎然,也让生命多了许多美好回忆。晏藜对桃花的喜爱,浸润在她的文字之中:“‘夭夭’与‘灼灼’这个搭配很合乎常理,在古人的认知中,女子正该以盛时而嫁,明媚春时,风华正茂的少女从夭夭灼灼的桃林中经过,踩着一地的桃花瓣,走向前途未卜的人生。不管后来如何,这一时刻总归是很美的,桃花得气美人中。”

  同时,桃花也记录了晏藜对生命的思考:春是新年的开始,桃花是春日里的一捧温暖;尽管生命不可逆地向同一个方向行进,然而自然却永远连绵不绝。思虑过往,着眼当下,那艳丽的桃花,总会让繁忙的日常放慢脚步,也总会让焦躁的心灵往通自然。这是自然风物的无敌魅力,也是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虽然人们总喜欢求新、求异、求前所未有,但有时平平淡淡才是真。一朵桃花的真,一树桃花的真,一片桃花的真,是切肤的风物,是时间的馈赠,是世外的桃源。

  若秋天有颜色,那螃蟹的红一定是代表色。暮秋一到,螃蟹成熟,大口朵颐,妙哉爽哉。想必晏藜对螃蟹也情有独钟,一定会像她的吃货偶像李渔一样,对螃蟹“心能嗜之,口能甘之……不可忘之故,则绝口不能形容之”。毫无疑问,晏藜是吃蟹的勇士——“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可是面对长相十足骇人且又未捆绑住的蟹,最猛的吃货勇士或许也会怂得败下阵来。在晏藜看来,吃蟹已经不是日常的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大事,大到可以看尽人间繁华与沧桑,大到可以洞悉世间真谛与奥秘。正所谓“一手持蟹螯,一手执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吃的是螃蟹,品的是人生。

  桃花与蟹,是晏藜与自然往通的媒介。除此之外,她还赏春雨,拥抱春天的温润;遇彩虹,收获极致天气后的意外之喜;读《牡丹亭》,见证眼前的姹紫嫣红总要付与未来的断井残垣这一惯性。

  她回到夏日的故乡,展开异乡人哺育故乡人的记忆;挥动小扇,摇出难得的惬意与安宁;铺上凉席,与王维一起“枕席生云烟”。

  她秋至洞庭,就算只见水和草而已,却觉得得到了一整个时空;于中元思故人,既宽慰对往日失去的遗憾,也消解对前路未知的惶恐;在中秋望明月,浅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她立于柿子树下,闪过“柿柿(事事)如意”的吉祥念头,心生愉悦;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可,最好是像父亲一样就着杯沿小口小口地嘬,神情陶醉;年关相聚,最好的样子当数围炉,大家不妨慢下来,停下来,与珍视的人共同回顾这一岁中新的往事。

  在晏藜的笔下,风物从来都是不言不语的,因为她知道,她们从不曾远离。(郑从彦)

[ 责编:陈凡玉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花 晖:讲述守正创新、美美与共的传统文化故事

  • 詹 丹:改编传统文化名著的前提是理解文化特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