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漫长的季节》:生活质感下“小人物”的“大能量”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漫长的季节》:生活质感下“小人物”的“大能量”

来源:中国妇女报2023-04-27 09:26

  作者:钟 玲

  在酸甜苦辣的人生里,《漫长的季节》用生活化的喜剧外壳包裹的是“小人物”的“大能量”,它在悬疑故事里注入了个体命运的抒写,又以个体命运折射了时代变化。 

《漫长的季节》:生活质感下“小人物”的“大能量”

  由辛爽执导,范伟、秦昊、陈明昊领衔主演的生活悬疑剧《漫长的季节》,开播第四天豆瓣网开分高达9.0,而在第六集播出后,评分又涨到了9.1。抛开辛爽执导的另一部悬疑剧《隐秘的角落》所带来的滤镜效应,《漫长的季节》的质素也足够让人感到惊喜。

  生活+悬疑+东北,《漫长的季节》将这三种元素组合到一起,以王响、龚彪、马德胜三人查套牌车为引,讲述了一座横跨近20年历史的北方小城里,一群“小人物”的人生变革。和《隐秘的角落》略有相似的是,《漫长的季节》一样在各种细节中埋下线索,指引人们在迷雾重重里不停地猜测、寻找答案。而不同的是,《漫长的季节》的画风,不再是《隐秘的角落》那种阴郁的氛围、灰暗的色调,常在悬疑剧里以苍茫的肃杀感出现的东北,在这里也变成了另一种模样——《漫长的季节》里的自然环境背景,是温暖的、阳光的、富有生机的东北的秋天。

  节奏变缓了,色调变明亮了,但这样的改变并没有消减一分《漫长的季节》的悬疑氛围。

  围绕着“碎尸案”这桩恶性案件的出现,1997年、1998年、2016年三个不同时间节点的无缝切换,以及一些意味深长的画面的转场,《漫长的季节》在不经意间就通过各种细节的堆叠,让观者罗列谜题、做出猜想——

  “碎尸案”中的被害者是谁?王响刚刚高中毕业的儿子王阳是怎么去世的?王阳喜欢的女孩儿沈墨又经历了什么?神秘的聋哑人傅卫军是否就是“碎尸案”的凶手呢?

  ……

  这是一个漫长的解密过程。跟随剧中人的琐碎生活,我们注定要带着不同的疑问去“体会”剧中他们的人生遭际,与此同时,又时时刻刻在故事情节的不断“展卷”中,打破自己原来的构想,生出一个又一个新的疑问。不得不说,即使没有阴郁氛围的加成,《漫长的季节》也做到了悬念感十足,扣人心弦。

  而在悬疑为主导的整体基调下,《漫长的季节》以浓烈的生活质感,呈现了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1998年,王响是以“桦钢工人”为傲的火车司机;2016年,王响是与养子相依为命的出租车司机,他的妻子和儿子都已不在。

  1998年,龚彪是刚分到“桦钢”厂办工作的大学生;2016年,龚彪是与王响倒班的出租车司机,也是个“喝口凉水都塞牙”的倒霉蛋,身体不好、夫妻离心,好不容易用家里仅有的存款买了台泡过水的出租车,还不幸被人套牌,因套牌车撞了人导致他的车被扣。

  1998年,马德胜还是调查“碎尸案”的刑警队队长;2016年,他已退休,以跳拉丁舞消磨时光为乐。他曾经的助手小崔,也从刑警被调部门成了交通警。

  以及作为反面角色的邢建春,1998年他是“桦钢”的保卫科长;2016年,他是倒卖假汽车牌照的尿毒症患者。

  在1997年的时间线里,以女大学生身份出现,成为王阳心中的白月光的沈墨,早在1998年就成了失踪人口。但在2016年,“不存在”的沈墨,仍然是解开谜团最重要的“钥匙”。

  《漫长的季节》并没有着重去塑造不同时代的年代感,而是以每个人物在形象上的显著变化来凸显时代的变迁。这种三条线并行的叙事方式,让不同的时代里的人们的人生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8年过去了,那一群曾经意气风发的“桦钢工人”,在经历转变后,日常是面对生活的无奈、暮年的困境;18年过去了,马德胜和他的伙伴,在郁郁不得志后离开自己的岗位,让未破的迷案变成多年的遗憾;18年过去了,那么充满青春气息的王阳和沈墨,一个已离开人世,一个下落不明。

  每个人的命运都让人唏嘘,除了感慨生命的无常,感慨大时代变革下这群“小人物”的命运转折,也让人们看到落幕的时代在“小人物”身上的微弱回响。

  王响一个人担负全家的生活,生活的压力让他试图以破“碎尸案”作为改变自己命运的“筹码”,但他也因此将自己卷进“漩涡”;龚彪呢,即便是大学生,也在“桦钢”没落后只能自寻出路……

  尽管如此,剧中人也都是向阳而生的人,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改变他们乐观的特质。

  在2016年,三个中老年人追查迷案的时空,既有搞笑元素来调和严肃的事件发展,也有不同人的命运沉浮所形成的隐约可见的悲凉氛围,但这条故事线给人的整体感觉,仍是轻松、诙谐的,如同导演辛爽的初衷,那就是“笑着去讲悲伤的故事”。他想让人们看到一群特别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的“小人物”,“虽然生活可能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了,但我们还是可以乐呵呵地去笑对苦难。”

  如他所言,剧中的一众“小人物”,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遇到何种困境,始终积极、乐观、幽默地面对,不曾有人意志消沉、自暴自弃,不曾有人沉溺过去无法自拔。简单来说,《漫长的季节》在“碎尸案”背后,更关注的是一个人、一群人、一代人,在面对困境时如何破局?

  而除了以老年人作为整部剧的核心视点,聚焦老年人群体的现实生活,《漫长的季节》也涉及了更广泛的社会议题。在1997年和1998年,更多质朴自然的生活细节的铺陈下,所透露出来的是一系列有关婚姻、家庭、亲情、职场的问题,包含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际隔阂,也包含善良、正义的王响不愿与人同流合污却惨遭打击报复的悲剧,以及父母双亡的女孩儿沈墨,在养父的控制下艰难的个人成长……

  剧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依然是波澜不惊地,将“窒息”二字植入观者的脑海:当王阳被人诬陷时,父亲王响想到的不是报警以证清白,而是低三下四地求诬陷者放过;当沈墨对养父申明要摆脱他的控制时,她换来的是一场毒打,而显然这样的虐打绝不是第一次……

  王阳如何能与理念不同的父亲达成和解?沈墨又如何做到摆脱养父对自己的“禁锢”?这是《漫长的季节》在以平凡的生活场景讲述“小人物”的人生况味之余,蕴含着对不同群体的人文关怀。

  距离辛爽的上一部悬疑“神作”《隐秘的角落》热播已有三年时光,欣喜的是,他没有重复过往的自己,而是再次拓宽了悬疑剧的新维度。《漫长的季节》让人们一边猜测着“碎尸案”的走向,一边关心着剧中人的命运,一边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体味时代洪流下一代人的成长轨迹。在酸甜苦辣的人生里,《漫长的季节》用生活化的喜剧外壳包裹的是“小人物”的“大能量”……

  《漫长的季节》只有12集的体量,可它看似缓慢的节奏,却让人回味悠长,同时也以悬念感吸引着人们想尽快得知谜底,且迫不及待。(钟玲)

[ 责编:吴悠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