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5-04 11:31

  作者:李姝昱

  4月23日,“全民阅读大会·2022年度中国好书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由著名作家乔叶创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说《宝水》,获评2022年度“中国好书”。

  读罢《宝水》,仿佛做了个悠然的怀乡梦,心中充满对乡音的眷念、对大地的热爱、对人情的感喟。新时代,新山乡,有那么多可爱的人、有趣的事、新鲜的物、秀美的景!作品聚焦太行山脉、中原大地,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以一年四季为时间线,讲述了发生于宝水及周边的致富故事、冷暖人生。在柴米油盐、鸡零狗碎的烟火气中,情节自然流动,像一条丰沛的大河。

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小说中,宝水是个地处河南予城的普通山村,因有一眼很大的宝水泉而得名。女主人公地青萍本是省报记者,因父亲、奶奶相继离世而常年失眠,人到中年又突然丧夫,心情郁结,睡眠质量变得更差。忖度再三,她从单位提前办理了病退手续,来到了朋友老原的家乡宝水,一边疗愈失眠,一边照看民宿。在这里,她找回了童年的记忆,怀念着逝去的亲人,收获了真挚的爱情,见证着乡村的变化。

  作者放飞想象的翅膀、脚踩坚实的大地,集中笔墨写新农村建设,描绘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小说中,宝水村隶属于怀川县,分为西掌、东掌、中掌等三大块。这里山明水秀、民风淳朴。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新农村,怀川县专门请来了一位名叫孟载的乡建专家。孟载来到怀川县后,选中了宝水村,认为这里底子薄人情厚,自然环境好,项目空间大。

  宝水村因地制宜,从民居改造、环境卫生整治入手,重建村民的集体认同感,成效显著。随后,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挂上了“美丽乡村”的牌子,一时间闻名遐迩。下一步,是发挥景区辐射效应,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引客进村。广大村民热情高涨,不少条件成熟的人家开始经营民宿。除了老原家,还有张大包家的“头号院”、秀梅家的“山明水秀”、香梅家的“七香居”等。

  每逢节假日,宝水村就人山人海,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村里精心制定了观光线路。生意好时,各家的民宿都住得满满当当。地锅、柴火灶、电饭锅一起用,忙着煎炒烹炸、蒸煮焖炖,以粗粮、野菜、炒鸡、炖鱼等各种美味招待客人。街上还摆着不少山货摊子,卖核桃、山楂、柿饼、山药,也卖小米、菊花、连翘、花椒,以及核桃仁之间的分心木。

  游客多了,也产生了更多的生活垃圾。村里统一组织扫大街、捡垃圾,还积极开展了垃圾分类。村民们的觉悟逐渐提高,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只满足于把自家的招牌做大,而是能够互相体谅、顾全大局。用孟载的话说,就是“烧柴烤火家家暖,火点着房一村事”。在他看来,乡亲们想要赚着钱,村里就得先有美,知道美在哪里、哪里不美,并把不美的地方变美。“用美来赚钱,在赚钱中变得更美”,让美丽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文化不可缺位。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值得一提的是,宝水村在提升村容村貌、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还特别建立了村史馆,由各家各户捐赠一些不用的老物件,例如扁担、磨盘、纺花车等,来展示村里的历史沿革、传统文化、劳动生产、风土人情。杨镇长、闵县长多次来视察工作,对宝水村的发展提出了较高期望。闵县长在参观时表示,村史馆的建立很有必要,对内对外都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宝水村的面貌日新月异。转眼间,一年即将过去。故事结尾,农历小年时到处都洋溢着节庆气氛。耍狮子闹新春,热闹非凡。村里组织了首次长桌宴,筹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晚会。全村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共同迎接新年到来,歌颂美好生活。

  整部小说小切口大视野,通过正叙、倒叙、插叙等多种叙事手法,把宝水村的乡村振兴故事写得生动逼真、引人入胜。吃饭聊天、待客随礼、种地收粮……这些鸡毛蒜皮,让人再熟悉不过,甚至能猜到结局的小事,反而最具魅力。情节上,最大的悬念和意外是九奶的身世,她不只是原家的下人,还是老原的亲奶奶!作品不刻意追求情节的新巧精妙、跌宕起伏,而是把日常琐事写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作为一部宏大主题作品,小说《宝水》不仅旨在抒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还蕴含着更丰富的思想内涵。

  女主人公地青萍的老家,在怀川县福田庄。父亲名叫地壮,当年被推荐去上大学,当了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在象城工作,结婚生子。在全村人眼里,父亲成了有出息、能办事的人上人。每当他们遇到难处,往往都习惯去找父亲帮忙,奶奶总是满口答应。凭着让儿子一件件为村里人办事,奶奶在福田庄备受尊敬。

  童年时,青萍在福田庄度过,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情似锯,你来我去”。对此,年幼的青萍似懂非懂。长大后,青萍去了城里上学,还是时不时看到父亲为村里人办事,家里被福田庄拖累。久而久之,她对奶奶从亲近到怨恨,对老家从怀念到厌恶,寒暑假都不愿回去。后来,父亲在帮七娘的儿子春旺借婚车回去的路上,不幸出车祸去世了。青萍十分悲痛,从此更加怨恨奶奶,甚至诅咒她早点死。

  这个难言的心结,很多年都解不开。随着年岁增长,青萍逐渐开始理解奶奶,明白奶奶维人的智慧和苦心。维人,是对各种人脉资源的经营缮护,是发自内心的宽容和厚道。

  人情到处赶,落雨好借伞。青萍曾经抱怨,来自福田庄的人情线把自己家拖到了深渊、陷阱、泥潭、火坑里。奶奶笑着说:“不是泥潭能开莲花?坑里有火,冬天烤着才暖和。”她总是记得,两个儿子小时候一个被人牙子拐跑,一个需要钱看病,多亏了乡亲们帮忙才得以平安。青萍小时候有次在树上睡着,多亏七娘提醒,才没有摔下来。奶奶告诉青萍,“都在一个村子里,咱不能光顾着自家”“哪能把老账本搂在心口过日子?要记也得记恩德”。

  是的,留恩忘怨。常怀感恩之心,永行善待之举。这是做人的大情怀、大智慧、大境界。在宝水生活的日子,青萍经常会想起奶奶,想起奶奶做的葱花油饼,想起奶奶打着扇子讲的故事,想起奶奶蒸的白蒿。在她的记忆里,奶奶蒸白蒿时裹的那层面,又润又糯,如雪下透出的春草色。这美好的食物,就像奶奶可贵的品德。奶奶用一生的美德善行,为子孙树立了榜样。

  和奶奶一样善良的,是九奶。九奶是远近闻名的接生婆,一辈子接生过很多孩子,还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救过一个过路的讨饭人。年迈的她,看到有个小男孩爬树够柿子时失足跌落,担心摔坏了他,就急忙上前用身体垫了一下。在她的观念里,“人在人里,水在水里。活这一辈子,哪能只顾自己?”言简意赅,发人深思。九奶家有两棵柿子树,秋天收获的季节,她总不让把果实都摘完,而是留一些给喜鹊吃。在她看来,留余就是留福,留福就是积德。

  这诸多美德,就像指路明灯。过往的恩怨,终于释怀。对于七娘家的无心之过,青萍选择原谅。回到福田庄,她和叔叔一起去看望了生病的七娘。这是父亲出事后她首次来看七娘。

  人活一世,求来求去无非是名利。这名利二字,迷惑人的心神,也激励人上进。有次,青萍和老原一起登上了云里景区的最高峰“云顶”。看着一片平川旷野,她想起了孟郊的诗“青山临黄河,下有长安道。世上名利人,相逢不知老”,突然领悟到,因为有了名利,世界才这么有趣、这么热闹。哪怕在宝水这个小村,大家也是在为了各自的名利而挣扎向前。“这两个字像盐一样,没有盐,这一辈子就做不成一道菜”,耐人寻味。

  《宝水》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对时代、社会、乡村进行了细致洞察和生动描绘,写出了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人生况味,蕴含着恋土怀乡、挑担尽责的家国情怀。同时,寓理于事、理中含趣,以小故事诠释大道理,用朴实的语言承载深刻的思想,创造了一个较为深远的意义空间。(李姝昱)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船而去》:陈小雨的“回乡偶书”

  • 故事元素数据化重塑:流媒体时代的IP改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