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穿透流量壁垒,他们让生命展现如其所是的模样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穿透流量壁垒,他们让生命展现如其所是的模样

来源:文汇报2023-05-18 10:38

  作者:王彦

  对影视作品来说,时间常常是公允的评判者。

  距离《漫长的季节》会员收官已有两周,网络热度仍未散去。该剧的豆瓣打分人数从大结局时不足7万用户,飙升到了如今约57万。一部没有流量明星参演的新剧,悍然跻身国产剧打分人数前15位。与此同时,约10万网友聚到该剧专组,拆解二刷后感知的细节,品评演员们借身体媒介制造出的生命景观。就是在这样的长尾效应里,林晓杰、陈明昊、侯岩松、杨一威、蒋奇明等宝藏演员的名字能见度走高,连同范伟、秦昊、刘琳等已然公认的演技派,一起登上了观众心目中演技大赏的“封神榜”。

  家庭伦理剧《龙城》收官更早,口碑和反响也都平淡得多,但不妨碍表演的突围。上周末的母亲节,一组“影视剧中难忘的母亲形象”热搜话题下有人提名剧中的大妈和三婶。史可、刘琳一相逢,一部非典型好剧的演技闪光时刻,照样让人念念不忘。

  今年以来,随着国产剧屡有佳作面世,观众辨认出一批宝藏演员的好演技。他们是凭《狂飙》一举翻红的张颂文、高叶、李健、阿如那等,是在《我们的日子》里让年轻人集体折服的宋春丽,是靠《人生之路》《尘封十三载》再次被确认深厚雕琢功力的林永健、陈建斌,以及《漫长的季节》中几乎全体在线的演员阵容。家庭、悬疑、生活流、社会派……这批演员从不同的类型剧里脱颖而出,殊途同归地用“真实”赢得这届观众的赞许——在一度被“炸裂”“飙戏”等网络修辞围剿的语境中,他们用恰如其分的表演让生命展现出如其所是的模样。而观众用实打实的网络数据证明,好剧总有漫长余韵,好演员的演技能穿透类型区隔、流量壁垒成为观众认可的硬通货。

  技巧的痕迹消融在了对日常行为的演绎中

  林晓杰,一个知名度以《漫长的季节》为界的演员名字。如果说范伟在东北故事里的“稳”是预料之中,那么与他搭戏的林晓杰可谓用无痕的表演亮出了惊艳演技。以至在一项观众自发的投票里,她获得了超越主角的高票认同。

  剧中多数时候,这位王阳母亲、王响妻子、大名罗美素的女性被悬置在叙事的主线外。特定的时空背景里,她不过是宿命轮盘上一枚不起眼的齿轮。她有感知时代变迁的直觉,她先于丈夫意识到了他们这代人受困于“无形的圈”,却只在劝慰儿子时才会表露。她有识别爱的能力,儿子一句以后赚钱给她治病即可满足,一个人绕毛线时嘴角都漾着幸福的笑。她对这世界有脾气,打针的护士、药房的医生还有表妹丽茹都遭受过她的横眉冷对。可她又是唯唯诺诺的,心脏得靠机器驱动,钢铁厂走下坡路后,她迟迟等不来手术费的报销,自觉经济上拖了后腿,于是把家中的话语权、掌控机会都让渡给了丈夫。诠释这个身体上先天不足、心理上自我束缚的人,演员抹掉自己多年闯荡世界的锋利和洋气,严格控制表情和身体细节,往返于烧饭、织毛线、整理房间等微小的反戏剧化行为中。当表演技巧的痕迹消融在了对日常行为的演绎中,弹幕里涌起一片“她就是我身边的母亲”。

  有两场戏对罗美素的“庸常”人设而言都是超常的,稍有不慎,就会陷落在呼天抢地的情绪风暴里。一场是颇为出圈的“丧子之痛”:独子王阳枉死,向来满心满眼只有家人的慈母没流一滴泪。她把自己投进家务事里,按部就班地上菜、招呼宾客,三分讨好、七分热情,程式化得就像她日复一日做的那般。直待宾客散尽只留空碗筷,罗美素才恍然家里来了这么多人,是因为她的阳儿没了。一位心软、怯弱、努力养病的母亲,毫不犹豫用那团脐带样的毛线终结了自己,大悲无声,离别时无人知晓。另一场戏也冲到了情绪的尖峰:王阳被父亲绑在床上,嘶吼着想要挣脱,始终不得法。母亲看得手足无措,演员用一个反常规的动作在“无力”构建角色内心抓狂。她用双手托住成年儿子的后颈和膝盖弯,像怀抱婴儿般试图将孩子的身躯悉数拢入怀里,哪怕王阳的身型远比她壮硕,哪怕直觉已告诉她,阳儿迟早要走出他们这代人一直背负却从没想要逾越的那个“圈”。无声的、无力的,林晓杰用表演的留白,配合剧本的留白,合力讲完了凝滞在时代局限里的母亲的一生。

  同样演绎“生活中人”,史可和刘琳在《龙城》里提供了另一种示范,即好的表演能准确地收放自如。这部家庭伦理剧其实不乏通常意义上的“狗血”剧情:女主角东霓的少女时代,父母爱情徒留风中传说,耳闻目睹都是一地鸡毛;而东霓的婚姻也险些朝着她曾憎恶的方向演变,两个孩子也眼看就要重蹈她破碎童年的覆辙。对成熟演员来说,鸡飞狗跳的强情节不难演,话说半句、暗流涌动,弦外之音、醉翁之意才是真正“演”的主题。两位女演员的珍贵表演,恰恰就在“不演”之处。有一幕,好脾气的三婶背着东霓给妯娌报信,此前剧情里始终对婚姻表露着无能狂怒的大妈现身病房。她褪去戾气和怀疑,佝偻着身子,怯生生试探着望向女儿的孩子。那瞬间,一个被命运摆布、身心俱疲但不失母性天然的可怜人跃然荧屏。这点温存流连不必再分拨给东霓,好演员会在无形中循循善诱着观众去调用自己的人生感受补白角色翻滚的心绪。

  林晓杰的“无痕”、史可与刘琳的“收敛”叫人过目不忘,因为她们的表演保持着与生活的体验同频,在观众看来,表演叙事与故事叙事便达成了一体。也正因对人的本能保持诚实,平民生活的呈现不限于赞美或控诉的二元空间,而是在日常的渐近线中提炼出包容与悲悯。而这,最能柔软人心。

  打磨的印迹留在了演员的“生活笔记”里

  网上有个帖子,惊叹于《漫长的季节》中“哑巴”傅卫军的出场总共不到10分钟。一条超高赞评论在细数角色戏份后写道,“每一帧都演成了名场面,这是导演和演员共同创造的有效表演”。当通常意义的“声台形表”只剩下了形体和表演,演员凭什么把一个泥沙俱下间也会为爱情心动的边缘人、一个万念俱灰时仍在守护姐姐的弟弟、一个最终抛下助听器决意在铁窗里了此余生的残障人士演活?

  表演者对角色的琢磨有迹可循。进组前,演员蒋奇明找来手语老师,学哑语、练手速,按听障人士的行为偏好训练肌肉记忆。他还给助听器设置“前情提要”:东西虽小、价格不菲,对于日子过得浮皮潦草的人来说实属难以承受的奢侈品。“助听器是角色偷来的,所以尺寸没那么严丝合缝,动作幅度大些就会掉落、受损。但同时,它又那么珍贵,是能听到姐姐声音的唯一办法。”就这样,故事里的傅卫军气质独特,鼻尖、耳朵、面部肌肉、身体重心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行动走势,每次动手前,他还特意摘下助听器稳妥收好。观众赞叹演员对陌生人群特征的精准把握,但其实,短期的敏锐何尝不是得益于长久的浸润。在《漫长的季节》里认识蒋奇明后,网友“考古”他过往作品,挖出这位中戏毕业生在话剧、音乐剧舞台上的步步成长,阅读到了他对影视剧中“小人物”的角色偏爱,更有一则三年前的“求职信”流传颇广。彼时,因线下演艺暂停,没了收入来源的演员在求职信中承诺,自己脏活、累活、苦活都愿意干,打工不仅为了生活,也为了体验各行各业的生存方式,观察人物、积累表演经验。一个原本就从生活里来的表演者,当他凭生活的本真面貌让观众黯然动情,顺理成章。

  更不消说范伟、秦昊、陈明昊、陈建斌等几位成名已久的实力派,是怎样松弛而又精准地彰显了生活对表演的塑造。不约而同,《漫长的季节》与《尘封十三载》都带着接近20年的跨度,需要演员像个智者般洞悉时间的力量。王响从骄傲自矜变得有些谨小慎微,范伟穿透结痂的伤疤掀开人物被命运磋磨后的苦痛;春风得意的大学生龚彪换脸成大腹便便的慵懒大叔,秦昊的“整容式”表演不仅有增肥这一招,更在于捕捉到了他待丽茹和小露、生活和理想时人性微妙的弹性空间;如果说马德胜的高光时刻必然有销魂一舞,那么演员陈明昊的表演高能场景里,嘴皮子爽利的插科打诨、中风失语后的执念难弃有之,在派出所头一次真正接受自己不再是警察这个事实的黯然背影更有之;至于卫峥嵘,烟火氤氲的柔和与时光沉淀的睿智交织在一位老刑警身上,相隔13年,陈建斌为角色注入善感的气息,市井长街由此成为他和徒弟追寻正义的舞台。

  前阵子,沪上召开了一次追忆著名导演黄蜀芹的座谈会,电视剧《围城》的幕后被再度提及。彼时,黄蜀芹把阵容里72个有名有姓的角色称为“七十二贤”,只按适配度选角,要求这套班底经得住“几十年不后悔”。中国不缺好演员,30多年过去,传承如是理念有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有理由期待,越来越多实力派穿透流量壁垒走来,栩栩如生地为观众描绘今日社会生活的世相百景图。(王彦)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功夫熊猫4》:失意的江湖与失落的“我”

  • 《雪豹》:雪山的精灵与凡间的超越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