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热度与口碑持续走高,纪录片该保持怎样的创作姿态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热度与口碑持续走高,纪录片该保持怎样的创作姿态

来源:文汇报2023-05-26 09:54

  作者:宣 晶

  近年来,纪录片采用多元的叙述手法和创新的传播方式,让平凡生活中的美被更多人看到,显现出独特魅力和强大潜力。据艺恩数据统计,2018年至2021年,我国纪录片制作及播出量均呈稳定增长趋势;2022年纪录片制作时长超9万小时,播出时长超80万小时,典型视频平台上新数量1040部,市场热度与口碑双升。

  

  在纪录片大步奔向“网生代”的当下,全球纪录片市场并非岁月静好,网飞(Netflix)出品的历史题材纪录片频遭质疑,BBC拍摄的自然题材纪录片也曾传出造假丑闻。“我们应该唤醒纪录片应有的姿态。”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何苏六认为,虽然网生纪录片蕴藏着勃勃生机,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问题。比如盲目追逐热点的“短视”现象,资源严重倾斜已有回报作品和大IP,导致题材趋同、失衡;沉醉技术呈现的“迷离”现象,大量使用VR/AR技术,画面眼花缭乱却没有为内容服务;一味追求流量的“失态”现象,丧失了这一艺术品类的核心价值——“真实”。

  脱离枯燥刻板印象,以“真实”灵魂与年轻人对话

  真实是纪录片最重要的特质,也是最直击人心的力量所在。近年来,历史题材纪录片采用演员演绎“情境再现”的拍摄手法变得越发常见。在视听效果追求“电影级”水准的同时,如何把握表演的边界,确保作品呈现的真实性,成为创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近日,网飞纪录片《埃及艳后》持续引发争议,观众指出片中的人物形象、服装道具、历史事件等均有不符史实之处。目前,这部4集纪录片的豆瓣评分停留在2.3分,而在海外影视剧评分网站IMDb上仅获1分(满分10分),堪称史无前例的最低分。

  作为《埃及艳后》的导演之一,蒂娜·加拉威还曾拍摄过纪录片《寻找非洲女王:恩津加》,讲述17世纪恩东戈和马塔姆巴王国(现安哥拉)女性统治者的故事。该片在网飞播出后,不少人质疑其内容错漏百出,甚至连演员的口音都出错。不满的安哥拉观众将此片定义为“伪纪录片”,指责拍摄者用谎言代替真相,“扇了‘事实’一个耳光”。有海外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表示,纪录片有查实义务,要以科学的事实为拍摄基座,才能确保历史和文明不被造假。

  当下,随着媒介跃迁和用户更迭,纪录片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数字拍摄与制作、虚拟现实、航拍、VR等技术领域不断革新,促进纪录片内容创作形态多元化,为丰富纪录片的视觉效果呈现和用户体验提供有利条件。“Z世代”逐步成为纪录片主力消费人群,知识高浓度、思想深层次的纪录片更契合当下年轻用户对精品影视内容的需求。创作手法上,纪录片逐渐脱离以往“严肃枯燥”的刻板印象,用更加新颖的形式吸引网生用户。纪录片《历史那些事》引入历史小剧场模式打通古今时空壁垒,融入时下流行的网络梗、说唱等,以“稳中带皮”的叙事打破纪录片的常规画风,在严肃的历史故事中发掘接地气的一面。这部实验性系列纪录片获得了年轻用户欢迎,在B站播放量超过7000万。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部分作品热衷炒作名人隐私,刻意引导争议话题,一味追求吸睛效应。网飞纪录片《哈里和梅根》号称呈现英国王室的日常生活,但个人叙事用力过猛,夹带观点有失偏颇,播出后未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使名人传记型纪录片的真实性再遭质疑。而在社会人文纪录片中,英国广播公司(BBC)运用各种“镜头语言技巧”进行心理暗示、情感操纵的做法,更为人诟病。最终,这些作品被观众判定“一眼假”或“拉偏架”,极大消解了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彰显文化与美学价值,以IP为核心探索全产业链运营

  年轻群体的求知欲增长,是纪录片市场发展加速的内驱力。越来越多年轻用户倾向于在互联网上学习提升自我,泛知识类视频内容的崛起,使网生纪录片成为青年学习的新场景。随着规模稳定增长,纪录片为年轻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人文社会、历史文化、美食仍为热门题材,并形成自然、传记、科教、艺术、天文等在内的多元创作格局。与此同时,融媒体环境正在重构纪录片内容与用户关系,电视台、视频平台和制作公司深化合作模式,探索以IP为核心的全产业链运营可能性。

  作为美食纪录片头部IP,《人生一串》系列以充满“油烟味”的镜头,生动展现深夜路边火热的市井人生,让平凡的人间烟火一时间变得风头无两。热门IP《但是,还有书籍》系列细腻讲述爱书人的温情故事,串联起当代图书的“奇幻漂流”。从人文视角切入,《人生第一次》《人生第二次》真诚记录普通中国人的片刻时光,建立人文纪录片新“厂牌”。为何要打造纪录片IP?“目前纪录片行业的投入产出比依然还没有完全对等。”《人生第二次》总制片人张昊认为,打造纪录片IP有助于实现价值最大化,推动行业良性发展,让观众能够看到更好的作品。“只有打造IP,建立属于自己的厂牌,才能更好地发挥纪录片的价值,在盈利的基础上去推动行业更好地发展。”

  然而,纪录片“IP化”亦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创作者锐气丧失,就可能患上“IP依赖症”。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以美食为主题截取生活断面,观照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与精神世界,一度成为国内美食纪录片的顶流。但2018年亮相的《舌尖上的中国3》却被吐槽主题跑调、逻辑混乱、详略失衡……最让观众不满的是,全片展示食物制作和品尝过程的内容单薄,时长甚至不如人物采访和炊具特写镜头。国产纪录片大IP“含金量”因此大跌,让人扼腕叹息。

  延续纪录片IP的生命力,需要创作者沉下心来扎根生活,鼓足勇气开拓创新。从2018年至2022年,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坚持创新,将全形拓、热传感、微痕提取、高精度三维扫描等前沿技术手段运用到拍摄中,融入弹幕、说唱、动画等新创意,不断拓展文物纪录片的可能性。作为“人生三部曲”IP的第二部,《人生第二次》从多维度、多视角展现普通人在面临决定性瞬间时的选择与命运,全网播放总量超6亿。总导演秦博透露,摄制组通过长时间蹲守拍摄获得海量素材,从不同层面和视角去丰富故事的情感浓度。当沉浸式观察、非虚构写作和电影化视听语言融为一体,文化与美学价值得以充分彰显,纪录片将获得永不枯竭的创作活力。(宣晶)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