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凌烟阁,唐朝历史的缩影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凌烟阁,唐朝历史的缩影

来源:解放日报2023-05-28 09:36

  作者:谢宇荣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所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等人的名字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尉迟敬德、程咬金、秦叔宝等人的民间传说也为世人津津乐道。然而,纵观大唐近三百年历史,图像位于凌烟阁的功勋贵臣总数实达百位以上。在表彰功臣之外,“每个皇帝使用凌烟阁也都有自己的用意”。“入阁”人物的身份与形象则同样耐人寻味,既有文武双全的儒将、瑕不掩瑜的谏臣、延续国祚的功臣,还有名不副实的权贵、搅乱朝局的宦官,乃至“壮志未酬”的帝王……

  由陕西师范大学唐文明研究院于赓哲教授撰写的《凌烟阁:大唐风云人物启示录》以唐初太宗颁布《图功臣像于凌烟阁诏》的初衷为引子,将二十四位唐代颇具代表性的图阁人物的生平事迹娓娓道来,为读者串起了一部近三百年的王朝盛衰史。细览全书,我们能从书中看到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历史视角?掩卷而思,作者又是如何启发读者用多种方式去理解一段历史的?

  犹置于历史洪流的“触感”

  不同于传统模式下的宏大叙事,《凌烟阁:大唐风云人物启示录》(以下简称《凌烟阁》)以极为走心的技法为我们解读了一段群星闪耀的唐朝历史。同时,全书中也充盈着作者带给我们的启示,让我们生发出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触感”。

  如何看待置身于历史变局中的功臣个体?真性情的尉迟敬德、稳扎稳打的柴绍、性格内向的李靖等,这些人物性格迥异,殊途之下的个体命运多具传奇色彩。然而,身处变局之中的他们,不少都曾改换门庭。与后世对“贰臣”的低宽容度相较,这些图阁的唐初风云人物如魏徵、秦琼等人的履历却因其所处时代的特殊性而更多赢得了历史美誉。在写到屈突通投降李渊时,作者指出他“实际上内心充满了负罪感”。然而,从死心塌地效忠一方到投诚李唐势力,诸多如屈突通般的初唐功勋的这种转变往往归结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体的命运抉择和后世对这些抉择所作的评价最终都将成为时代洪流中的注脚。

  时代精英何以影响历史进程?第一批凌烟阁功臣勋旧,首推唐初政治核心力量关陇集团中的代表性人物长孙无忌。陈寅恪先生认为武则天被立后是中国中古史的转折点。作者将长孙无忌从某种意义上视作“中国的最后一个贵族”。武氏被立为后和长孙无忌的倒台意味着我国古代贵族政治开始让位于无限膨胀的皇权。

  中唐动荡时期,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率军东征西讨,从而力挽狂澜、安定天下,成了延续唐朝国祚的平叛英雄;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人艰难守城,“遮蔽江淮”,成就了他们“守一城,捍天下”却最终壮烈殉国的身后美名。这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既归属于当时的精英群体,又是朝廷的中流砥柱,当遭逢皇权动摇时,这一群体的际遇与抉择便成了影响历史进程的要素。

  “功臣”含义的演变何以体现王朝盛衰?作者将唐太宗“图像凌烟阁”的目的归结为三种:一是表彰功臣,奖掖后进;二是英雄迟暮,追念已逝年华;三是加强宣传攻势,宣扬自己政权的合法性。群星璀璨的贞观政局,让我们看到了这一功勋群体如何在初创时期为李唐政权稳固根基。其后,代、德两朝图像凌烟阁的动机却不尽相同,除了表彰平叛、定难功臣之外,又添了几分笼络人心的意图,安史降将和宦官的加入,更是将凌烟阁变成了朝廷向各方势力妥协的工具。因此,安史之乱后的中唐之世,让我们了解到平叛功臣如何在“帝业艰辛”之际应对君臣之间不断变化的微妙关系。而鱼朝恩、程元振等人图形于阁,则意味着凌烟阁“功臣”内涵已然变味,由此释放出王朝走下坡路的信号。至于昭宗时期,孙德昭、董从实、孙成诲等人物的“功臣”名号,更是脱离了创业初期必须符合“国之大义”的入选标准,沦为昭宗本人劫后冲动之举的后世笑谈。

  注重多线叙事的立体感

  全书选取的二十四位“功臣”既个性鲜明,又具有代表性。传世文献对诸人形象的塑造会存在史家偏好,而民间文学和故事演绎中的角色人设又因在演变过程中加入了时代元素而极有可能与原型真实渐行渐远。对此,作者为接近真相铺设了多重叙述路径,在辩证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让我们体会到了脱虚向实的立体感。

  本书注重碑志史料与传统文献的互证与辨析。唐代上层人物颇重生前身后名,既有唐太宗为掩饰玄武门事变真相而修改史书,又有魏徵自录谏言欲托史官载于史册以图青史留名。因此,对神道碑、记功碑以及墓志等的书写颇为看重,尤其是志铭中会对志主及其先人的功绩多有夸饰。不过,学界也普遍认同,通过对碑志史料与传统文献的互证与辨析,能在更大程度上还原史实。只是,要打破普及读物的传统书写模式,将史源不同的诸多信息理顺并合理化呈现,又要兼具趣味性和启发性,实属不易。《凌烟阁》一书或许可以称得上游刃有余地完成了这份挑战。比如,作者在写到屈突通如何在投诚之后展现出自己对唐廷的忠诚时,是通过其本人墓志中所载二子在洛阳而仍愿前往讨伐割据此地的王世充作为印证的。为了体现屈突通的廉洁,作者又以《新唐书》本传中描述屈突通家两个儿子共骑一马参加选官一事来举证。

  近年出土唐代墓志数量之多,丰富了我们对唐朝的了解。作者在写到尉迟敬德时,就提到了墓志中记述的本人名、字与史书记载的差异。而在唐俭策反尉迟敬德一事的描述中,又援引了《唐俭墓志》中更为详细的记述,使得读者心中的尉迟敬德与唐俭等人的形象增添了更多血肉。但对于秦琼后代秦怀道墓志中涉及秦琼“擒尉迟敬德”的描述,作者又辨析道:“尉迟敬德最终的投降是唐军整体压力所致,不经秦琼之手”,之所以秦怀道墓志中这样记述,则估计是“参考了家传,这可能是夸张了”。

  荡气回肠的英雄交响曲

  此外,史实与民间文学的形象有反差,观念也存在演变。太宗朝二十四功臣中,有颇多人物存在民间形象与史实的偏差。《隋唐演义》《说唐》《虬髯客传》中秦琼、程咬金、李世民、李靖等人的传奇形象深入人心。若以正史记载来单线勾勒人物形象确实稍显单薄,但若如作者搬出民间文学中对程咬金出身、武功、名字的标志性描述与史书对照着看,就会发现虚实之间的程咬金形象差异之大。如此,民间文学中那个“莽汉”程咬金,在作者的一番“抽丝剥茧”后成了真相中的“复杂”程知节。又如,李靖作为文武双全的儒将,在民间逐渐被神化,最终和《封神演义》《西游记》中哪吒的父亲托塔天王李靖有了联系。尽管李靖的名字是借着托塔天王的名号广为人知,但读者又何尝不是借着这个名号而或多或少激发出了还原一个真实李靖的阅读热情?再如戏剧《打金枝》,当中的人物原型是郭子仪一家,《资治通鉴》等史书中的记载确为戏剧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史实依据,但对角色的不同演绎和戏剧本身的发展则更加突显出了历史观念的演变和文化的传承。

  作者特别关注人物的立体形象与人文关怀。凌烟阁图像人物中最特别的存在当数唐德宗。唐德宗李适名列凌烟阁时的身份是太子,其在当政后又增补了二十七位前朝和当朝人物。在叙述这位唐朝天子的事迹时,作者偏离了传统史学研究“一本正经”的路子,从桩桩件件引发德宗心态变化和性格转变的史事入手,点明了其在与回纥登里可汗会面时所经历的屈辱给他内心造成的极大创伤。后来,为了重振大唐雄风,踌躇满志的德宗又在削藩的挫败中变得消极。有感于帝业艰辛的德宗“多么希望有更多忠心耿耿的能臣为他所用,所以说凌烟阁寄托着这位皇帝对未来的期望”。在作者的笔下,德宗李适不再如高高在上的君王一般“帝心如渊”,而是一副“血肉之躯”。对这一章节的阅读,让我们得以在历史洪流中与这位命途多舛的帝王共情,在无可奈何中感叹唐朝盛世不再的落寞与不甘。

  综览各章,本书的评书式讲述风格让读者的观感渐入佳境,作者用生动流畅的笔调书写出一阕“荡气回肠的英雄交响曲”,增添了阅读兴趣之余,又使读者不自觉卷入历史风云的回响曲中。细品全书,作者对史料的看重又为读者树立了尽可能还原真实历史的榜样,让其又不失为一部剑走偏锋的研究性著作。正如作者所言,“凌烟阁的历史就是唐朝近三百年历史的缩影,是我们民族永远的记忆与财富”,有关它的历史值得我们更为细致地品味。(谢宇荣)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