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古人之夜》:响应月光生长的花朵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古人之夜》:响应月光生长的花朵

来源:海南日报2023-06-05 10:40

  作者:杨道

  当夜幕降临,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古人们在做什么呢?他们的夜生活都有些什么奇特的内容?今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古人之夜——古代世界的夜间生活考》(以下简称《古人之夜》)一书,让我们的好奇心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古人之夜》 作者:(美)南希·贡琳、(美)阿普里尔·诺埃尔 译者:郭峥栋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时间:2023年1月

  《古人之夜》由三位在考古学领域颇有分量的学者南希·贡琳、阿普里尔·诺埃尔和郭峥栋共同撰写。三位作者通过对世界各地的大量案例进行研究,运用各种方法和资源重现了古人的夜晚,对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提出了质疑,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古代世界。

  事实上,这是一部关于人类夜间生活的考古论文汇集,属于本书中所称的“夜间考古学”这一主题领域的开创性集中研究,为我们呈现了北美20多位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涉及旧石器时代的欧洲、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玛雅文明、古罗马文明等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案例。

  对于考古专业人员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料和文献。该书的推出填补了夜间考古学领域的空白,人们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来观察古代文明和古人的生活。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这本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还能对古代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阅读《古人之夜》时,人会渐渐地变得沉静,直至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该书从头到尾弥漫着一种静谧感,它阐述了古人的就寝方式、夜间仪式与照明,夜晚的文化意象,星座与建筑、夜间生产活动、神话故事之间的联系等内容,带领我们进入古代世界的那片暗夜。

  几千年前,阿拉伯半岛的农作物或许会因为看不到星星而枯死。人们用星星计时。有人按星星从地平线升起的时间计算,有人则对比人造标记的方位,以此判断何时供水和停水。失去星星,就失去了一部分时间。

  当古代世界的最后一丝暮光消失,温度会随之下降,味道和湿度也发生变化。《古人之夜》借着这缕暮光,折射独属于自己的光亮。它就像是响应月光生长的那些花朵,随月亮的出现散发出香味。

  在我们的意念中,黑暗笼罩下的一切都是模糊和危险的。而这一点,似乎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保持一致:夜晚,常常被用来营造和烘托死亡、邪恶、孤独和苦难。

  有相关学者称,在黑暗中和火光下,社会关系、叙事风格和互动形式都会不同,人们白天的谈话很多时候会围绕着批评、抱怨和冲突,而夜间,古人围坐火堆前,对话中八成以上都在讲故事。

  这是夜晚的情绪。《古人之夜》有这样的描述:在夜色的天然掩护下,巴哈马种植园的非裔奴隶会自由地舞蹈。他们戴上面具,穿上戏服,跟随羊皮鼓和牛铃的节奏舞动游行,直到太阳升起。这是属于他们的狂欢节,是本土文化认同和自我掌控的时刻。

  而我国古人的夜生活,似乎更为丰富,南宋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词里的这些夜景,是宋代中国人身上最具代表性的特质:烟火气和极致的浪漫因子。这与《古人之夜》中的叙述是相契合的,无论是战争、耕种,还是其他象征性的活动,人们当时都必须密切注意月相。

  在《古人之夜》中,作者对于古人夜晚生活的叙述,以一个极为新鲜的视角切入现代文明:现代城市文化与夜空的联系于1880年12月21日当天下午5点25分正式断开,托马斯·爱迪生按下了一个开关,将曼哈顿百老汇大街上的一长串白炽灯连接到了他附近的直流发电机上,一瞬间,电灯泡就把黑夜变成了白天。从那以后,发达国家的人几乎从未真正把自己置身于黑暗当中。

  作为现代人类的我们,回望古人们在日落之后的生活,感觉是夜空向人类提供了一块画布。值得高兴的是,《古人之夜》以此记录和延伸了他们的宇宙观、神话、宗教和占星术。在夜晚,他们赖于星月的光,直到黎明的到来。

  人类仅用100年时间就点亮了地球。在那之后,人们失去了与夜空的亲密关系,赢得了白天。(杨道)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