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月旦平
四年前,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声入人心》热播,为音乐剧和歌剧艺术提供了展示平台。此后,从节目中受益最大的就是音乐剧市场,在疫情环境下仍然逆势而上,吸收了相当数量的新观众,尤其是年轻人。而歌剧市场或多或少也有“利好”,每当歌剧演出有曾参加过《声入人心》的演员加入,就会吸引一批非歌剧观众进入剧场。
5月初,上海音乐学院与德国基尔歌剧院联合制作的《茶花女》在上音歌剧院演出,由参加过《声入人心》等综艺而走红的蔡程昱主演,新闻报道称“开票2分钟售罄”。该剧还成为第五届中国歌剧节的参演剧目,吸引了众多粉丝捧场,好不热闹。
百科式宣传
带有偶像色彩的演员参演歌剧合适吗?在不少观众看来,蔡程昱此次的表现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笔者认为,这是一位演员的勇敢尝试,也是歌剧界的一次勇敢尝试——特别是他出现在中国歌剧节这一由政府部门主办的歌剧演出舞台上,通过偶像效应和流量的力量,让年轻观众进入剧场看歌剧。
在歌剧非常讲究的唱演门槛面前,确实有实力胜任的明星演员可以被选择,但这种选择要慎重,要及时从市场、从观众的反馈中找到能够持续发展的模式。吸引更广泛的观众进入剧场,但又不能让流量左右艺术。毕竟,流量高低与艺术作品的水准没有确切的正相关性。尤其近些年音乐剧已有教训:因综艺节目和资本注入造就了一批偶像之后,获得粉丝群体的狂热追逐,一边是炒出天价的演出票,一边是作品质量堪忧;有些出品方为了票房拉几位明星偶像加入,全然不顾艺术水准。
偶像的加入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也是助力艺术作品传播的方式之一,为作品注入营销资源。而面向市场的营销与包装,正是现今中国歌剧极其缺失的环节。目前,中国歌剧界非市场化运作方式的比例很高——有经费支持,歌剧卖多少票“跟我没关系”,票房不佳是观众不行。多数的歌剧演出只管“宣”、不管“传”,至于它怎么“传”、能“传”多远,少有人重视。所以形成了我们常常看到的“百科式”演出宣传,有的水平甚至还不如网络百科,更别谈创意新颖、吸引观众和艺术普及了。宣传渠道、方式单一,宣传内容无法顺应市场、对接受众审美,当然也就缺乏对圈外人,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长此以往,创作与市场反馈无法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现今中国歌剧领域市场化手段的加入,应与内容创作本身同等对待,从制作、创作、演出、后期等多个环节进行挖掘。
国外怎么做
在这些方面,外国歌剧院团已经有了很多尝试。哪怕是英国国家歌剧院(ENO)的官网,也针对第一次接触歌剧的观众的知识盲区和心理门槛,专门设计了“你的首次歌剧体验”栏目,解答“我能听懂台上唱的是什么吗”“听歌剧应该穿什么”这些问题。剧院还为21岁以下、35岁以下等年龄段的年轻观众设计了免费观剧或折扣票价的福利,网页上有一行醒目的话:“我们的目标是让歌剧能够走近你”。此外,剧院在海报这一最基本的宣传呈现上也做足文章,在剧照效果、简化润饰的故事内容和引人注意的短语等方面做出表率。
笔者对2017年来华演出的德国柏林喜歌剧院和英国1927剧团联合制作的《魔笛》记忆犹新——它在歌剧中融入奇幻的视觉效果,是一部古典艺术与高科技舞台结合的精巧之作。此版歌剧在全球巡演受到了众多关注,对传统歌剧观众以外的剧场观众形成吸引力。
在营销方面,英国皇家歌剧院(ROH)至少一半的营销预算已经放在了数字端,几年前成立了Audience and Media (观众和媒体部),负责这方面业务。剧院在虚拟领域的内容传播也不局限于我们熟知的社交平台、短视频等端口,而是面向不同年龄段、不同口味、不同信息接收渠道的受众群体提供个性化营销服务,增加互动性,而不是无差别地推广信息。
瑞典哥德堡歌剧院为了“拉拢”观众,甚至搭建了一个交友平台,单身人士展示个人兴趣爱好,有志同道合者则可相约看剧。剧场成了媒人,也收获了上座率。短短几周,“近5000人配对成功”“年轻观众徒然增长62%”。
另外,悉尼的水边上演《卡门》、布雷根茨艺术节每年在露天水上舞台上演的与大型景观结合的歌剧……歌剧演出走出传统剧场与旅游、与更广泛的受众结合,打破演出渠道和形式壁垒,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种种创新作法都需要对内容和形式作精心设计和对待。这也是基于对观众,特别是对年轻群体的重视。
变化中求新
30多年前,尼尔·波兹曼用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娱乐至死》告知人们,电视等媒介正在吞食人们传统的交流渠道。现如今,当电视都成为传统渠道,我们又要应对网络社交、短视频、AI等对生活的改造和侵袭。如果有一天,通过高科技在家就能享受到效果真实如现场的演出,我们也不必惊讶。而且,谁又能保证那时候的现场是真人在演出呢?这虽有点题外话,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认知、创作、制作的观念都会发生新的变化,我们也要在变化中求新。
大众与作品共鸣的前提要素是:让我知道你的存在。然后,我才能认识你,最后才能了解你。虽然有人说美好的事物不需要寻求关注,但在市场鱼龙混杂的今天,美好的事物更应该被关注。因为这个关注的过程也是社会审美和观念不断修正和确认的过程。
优秀演员演出西方经典歌剧时,会被观众要求“安可(某个唱段再来一遍)”,这出于对经典作品的热爱和对演员表现的认可。希望有一天,当我们面对中国歌剧,也可以常常听到观众喊出“再来一遍”。除了作品本身,除了能与市场对接的运作和营销理念,培育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月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