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此处葬曹操》,从考古看见真实的曹操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此处葬曹操》,从考古看见真实的曹操

来源:北京晚报2023-07-15 10:26

  作者:王晴

  曹操是奸雄还是超世之杰?2009年,河南安阳西高穴村的一座东汉末年的大墓被认定为曹操墓,曹操的长眠之处也如他的人生一样,备受关注与争议。十余年来,随着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展开,曹操的形象愈加真切。

  《此处葬曹操》的作者唐际根是著名的考古学家,他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讲席教授,曾长年担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队队长。他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发现了洹北商城,因而完善了商代的编年框架;他还积极推动殷墟申遗并获得成功,是商代考古权威。或许因为曹操墓在安阳,作为安阳考古队队长的唐际根也一直很关心曹操高陵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初识唐际根是多年前看了他的殷墟讲座,当时就觉得这位老师太会讲故事了。在《此处葬曹操》中,唐际根就生动地把曹操墓的墓室结构归纳为“四室两厅”,让人过目不忘。

  唐际根讲故事往往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处葬曹操》的前两章以纪实的手法写了西高穴大墓(曹操墓)的发现及发掘过程。我看过很多遍稿子,印象最深刻的是发现“魏武王”石牌的那一刻,每次看的心情都和考古队员一样激动。有同事看后问,作者记性那么好吗,十多年前的细节还记得那么清楚。我想这样的压力和激动人心的时刻唐老师自己一定经历了很多次,生动是因为它是真实的。

  因为这本书的合作,最近和唐老师交流比较多。唐老师是个工作非常拼的人,他曾经参与殷墟博物馆的设计和建造连续52小时不睡觉;他为了拍洹北商城的照片,把直升机的门拆掉,用皮带绑住自己去拍;他进行中的项目贴满了办公室的一面墙,年轻人都跟不上他的工作节奏。即便这样,唐老师还是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这部书稿,谈到专业领域,唐老师很严谨、充满自信。引用网友对唐老师的评价:热爱自己事业的人,眼里会发光。

  《此处葬曹操》是逻辑缜密的推理之作。在第三章《何以是曹操》中,唐老师列举了十大“死亡密码”,用详实的考古资料形成的证据链与文献记载中的证据链“咬合”。

  西高穴二号墓出土了铁铠甲、铁剑、铁戟等兵器,曹操戎马一生。

  西高穴二号墓出土了“慰项石”,文献记载曹操有头痛病。

  西高穴二号墓内出了刻有“百辟刀”的石牌,文献记载曹操生前曾打制“百辟刀”。

  西高穴二号墓出土了刻有“香囊卅双”的石牌,文献记载曹操生前的确熏香。

  西高穴二号墓除发现男性墓主外,又在后室的两个侧室中各发现一具棺木,并发现两枚女性头骨。文献中的曹操曾有妻或妾多名。

  墓主下葬时称“魏武王”,但鲁潜墓志却称“魏武帝”。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里,能够符合生前称“魏武王”,死后称“魏武帝”者,仅曹操一人。

  西高穴二号墓那个死在东汉末年、葬在邺城西30里高岗上、具有帝王级地位、实行了薄葬、头部有病、下葬时为魏武王、死后被人称为魏武帝的人,只能是曹操!

  此处葬曹操,铁证如山。这也是书名《此处葬曹操》的由来。

  在第四章《质疑与反质疑》中,唐老师系统回应了十余年前公众对于曹操墓认定的质疑,同样是证据充分,逻辑缜密,无懈可击。

  考古是一项科学工作,地层关系、墓葬形制、器物类型学等都可以提供证据,而这一整条证据链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把这件事说清楚了,一切谜团都迎刃而解了。

  南方科技大学是一所理工科大学。当了近三十年考古队长的唐老师选择去南方科技大学任教或许与他的研究方法有关。考古学泰斗张光直先生曾为唐老师题字,写下“技术国际化、方法系统化、理论多元化”的考古学寄语,事实上唐老师做到了,他不仅有国际视野,研究也很“硬核”;有些科研项目文科生可能根本看不懂,但是唐老师文理兼通,而且可以深入浅出地把研究成果解释清楚。

  在《此处葬曹操》中,唐老师研究了曹操墓里的“七女复仇”画像石,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各种科技手段,证明曹操生前曾拆了一座祠堂,并且把祠堂里的画像石用来修自己的墓。

  不用担心太硬核会看不懂,唐老师很快结合人文的方式解释:曹操拆除他人祠堂,是在砸烂或改变一个他并不喜欢的世界。

  汉代大力宣扬忠孝,甚至国家选拔官员也采取“举孝廉”方式。平民百姓若获得“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社会评价,便有晋升机会。国家则通过提倡孝道维护秩序,稳定社会。上下各得其所,都竭力宣传尽孝,画像石艺术应运繁荣。

  画像石以图像方式,表现忠孝故事,对于知识阶层规模尚小的汉代社会,可以获得最直观的宣传效果。许多人为了表现孝道,聘请精工良匠、选择优质石材雕刻忠孝故事,不惜倾家荡产。“七女复仇”画像石,正是完成于此种社会背景之下。唐老师指出:虽然曹操本是举孝廉出身,但目睹社会厚葬成风、淫祀不绝,决心改变这种不良风尚。因此才拆了祠堂,把画像石用到自己的墓中。曹操墓的考古发掘发现曹操不树不封、墓内没有彩绘,非常简朴,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曹操以实际行动反对厚葬。

  唐老师的文字有理性的一面,如前文提到的逻辑缜密;同时他的文字也有感性的一面。唐老师多年前写的一篇《子夜读殷墟》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自己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殷墟散步,想象着3000年前商王朝的复活。

  曹操活了66岁,唐老师说自己现在的年纪也和老年的曹操差不多,很能体会曹操的一生很是不易。所以他在《此处葬曹操》中从曹操墓的文物中看到了一位真实的曹操:这位常年患头风病的老人,领导着一个国家。外有强敌,内存忧患。他一生要承受怎样的压力?但他从来没有失去统一国家的意志。看到墓葬中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我们才能真正读懂曹操的《龟虽寿》。

  曹操墓里发现了多块刻有“魏武王”的六边形石牌。唐老师指出:为什么是“魏武王”而不是“魏武帝”或“武皇帝”?这个根本的区别,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息:曹操到死还只是“王”。既然是“王”,就比“皇帝”差一级。按文献的说法,曹操虽然可以“建天子旌旗”,但他终究没有称帝。

  通过唐老师的解读,真正的曹操立起来了。

  最后说说这本书策划和设计中的小亮点。书稿中关于“七女复仇”画像石解读的部分凝聚了唐老师很多心血,因为唐老师近年策划了不少微展览,所以经唐老师同意,我们把这部分内容做成了一个“纸上微展览”,以折页的形式呈现。这样不仅能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一研究成果,也很符合唐老师的个人特点。

  《此处葬曹操》的装帧设计交给了一位非常喜欢曹操的设计师。采用内外双封设计,内封白色,印有最能体现曹操一生志向的《短歌行》,外封红色,汉隶的书名烫金,很能体现汉朝的时代特征。一红一白,正如喜欢白衣红披的曹操。

  曹操是个简朴的人,所以《此处葬曹操》的版式设计也非常简洁,整本书简洁中又透露出一种王者气象。这就是曹操。(王晴)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文学圈子到圈子文学:有机遇,亦有陷阱

  • 《解密》:这杯混合果汁够独特但不好喝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