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不完美受害”之困,也是众生之问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不完美受害”之困,也是众生之问

来源:文汇报2023-07-25 09:42

  作者:王彦

  CSM64城平均收视1.62,CSM全国网城域平均收视1.03,同时段排名均为第一;在抖音和微博,剧集相关切条的播放量也都超过了15亿——聚焦性侵案的《不完美受害人》在东方卫视等平台开播以来,引发了追剧热潮。

  高关注度固然与创作班底有关,周迅、刘奕君、林允、钟楚曦、陈数、董洁等强大演员阵容之外,导演杨阳曾执导过《梦华录》,编剧高璇、任宝茹共同执笔过《世间有她》《别了,温哥华》《我们这十年》之《唐宫夜宴》等口碑之作。但真正让新剧站到热度前排的,恰是创作者处理特殊题材的打开方式:它始于一宗性侵案,却不简单流连于两性问题;它关注社会性事件,但并不单纯卖弄噱头。剧情近半,故事对人性幽深的精微描摹已见功力,更浮现一些社会结构性的剖析观察。

  正如网友所言:“初看以为讲女性在职场被性侵的少数遭遇,细看其实是许多人在直面人性、权力和欲望时的普遍困境。”所谓“不完美受害”之困,指涉着故事里的赵寻与林阚,又何尝不叩问着众生。在强话题更易占据注意力先机的网络社交时代,“强奸案”三字即能搅动流量风云。比起“拍什么”,“怎么拍”这样一部注定会引人关注、引发讨论的作品,创作者的初衷与视野决定着一部剧质量的高线,也关乎国产剧的底线。从这一层面,《不完美受害人》浓缩着国产剧往现实主义持续走深的坚实一步。

  解剖人性,替怯懦者发声

  关于《不完美受害人》,有个热门评论写道:这部剧宛如把弹幕内置到了剧情中。

  故事从一宗性侵疑云说起。饭局后,不胜酒力的赵寻被公司董事长成功带回住处。凌晨,接到匿名报警电话后,警方敲开成功的门。蹊跷的是,赵寻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否认受到侵犯,可五天后,她出现在派出所门前,对成功提出强奸指控。她为什么不在性侵发生时反抗?她的证词缘何前后矛盾?证据面前,成功的委托律师林阚与女警晏明展开博弈。而剧外,在法定事实与内心闪现的“另一种真相”之间,广大观众也在剧集评论区打出多个问号,质疑赵寻的暧昧态度,探讨两位当事人之间是刑事犯罪抑或权色交易。当故事里的晏明扩大侦查范围,值得玩味的一幕出现了:剧中一众旁观者的证词,与剧外的弹幕、剧评如出一辙。

  旁观者的反馈之所以形成互文,本质是剧本的笔触贴近着现实。多国研究统计表明,性骚扰尤其是职场性骚扰堪称职场人士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中国求职者也面临着类似困境,但详尽的统计报告少之又少。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事实的鸿沟,受害者为什么常常陷入沉默中?《不完美受害人》用10集左右的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围绕着没有反抗、没有逃离、没有第一时间报警、甚至口供前后不一的赵寻,创作者不仅把镜头对准这个“不完美受害人”,更通过不同距离旁观者的证词、态度乃至经历,补齐了一个在性侵事件中受害人的心理困境拼图。

  创作前,编剧做了大量采访调研,走访了不少职场新人。她们发现,新人在面临各种侵害时,第一反应都不是坚定又明确地拒绝和反抗,因为新人们会在心里掂量,反抗的后果是什么?能否用一种不撕破脸的方式保全自己?“所以很多人会先后退一步,用一种迂回的方式自找退路。”高璇说,剧本将这种普遍心理安放在赵寻身上,她第一时间否认强奸那一刻,后来的台词探入了她的心底,“怕。怕失去现在,失去将来,怕错过的机会再也没有了。更怕的是我说‘不’的时候,就会轻而易举被毁掉。”剧作也将如是心理投射在十年前的林阚与两年多前的米芒身上,前者选择独自面对伤害,不用面对家人愧疚,不用直面外界风评,以为事情总会消耗在漫长岁月里;后者对施暴者一退再退,直到将自己逼上人生的悬崖。

  高璇说:“我们想用解剖人性的决心写赵寻的不完美,就是想告诉大家,生活中大量‘说不清’的事情背后,很可能存在合理的心理发展过程。”就在赵寻的心思、林阚的往事水落石出时,网上出现了一篇帖子。博主谈及自己年少时候的不堪遭遇时写道:“也许会有很多人不理解赵寻,不理解林阚,不理解我……这部剧最起码能让这样的沉默被听见,为怯懦者发声。”

  以社会学视角,展现众生相

  在剧中饰演侵害者成功,演员刘奕君直言,潜入角色内心,成功“真诚地”认为自己并非罪人。“不同立场、不同经历的人,他们眼中看到了不同的世界、产生认知偏差。”他说,自己看剧本,很看重角色在关键时刻的抉择,看重人性天平在左右权衡时的转向,“作为演员,人性的弹性地带、认知的犹疑发生处,就是我们表演的空间。”

  编剧的陈述佐证演员的判断。高璇说:“我们不想呈现绝对的、单一的、黑或白的人物,更希望让观众照见自己,最终认识到自己内心。”任宝茹说,剧本没有简单粗暴地把成功当成一个人渣来写,“而是希望还原一个所谓的大佬如何在权力场中形成了两个认知误区:一是习惯于凌驾他人之上,一是以拥有很多资源、包括异性的青睐为理所当然。正是这些所谓成功人士在有意或无意间得到的‘特权’,推动着成功在两种认知误区下发生了侵害行为。”

  有着社会学视角,故事从“性侵案”层层向外晕开,展现社会众生相。受害者、嫌疑人、嫌疑人律师、刑警、隐秘的证人、归来的妻子、隐形的资本代表等人物轮番登场,他们的痛悔恐惧、嚣张得意、洞若观火,交织成一幕极具现实意味的都市寓言。

  这其中,多少画面让普通人看得心有戚戚焉。比如,观众看到了特定环境中个体的身不由己。赵寻不敢拒绝成功,是因为她忧心拒绝之后后患无穷。毕竟,成功翻手为云,让她从一名新人在三个月里实现职场飞升,他也能覆手为雨,收回她眼下拥有的一切。而现实中,多少人会在环境的诱因下无法勇敢说“不”。又比如,剧集提供了权力造就的认知偏差,同时也指认了某些职场性侵和霸凌的发生,根源在于权力的不对等。成功对赵寻的侵害,与其说是他刚愎自用的傲慢性格驱使,更多是高位者认为的某种“天经地义”。再比如,当成功用金钱来“善后”时,赵寻一家险些就在生活现实与人性尊严之间选择了屈从。金钱如何勾起人心的欲望,拜金主义又是如何支配了人与社会的关系,赵寻的抉择可以管中窥豹。

  当然,多方利益的博弈、对于普通人的启示之后,法治社会中的点滴进步才是剧本的终极底牌。法律保障了人权,法治中国的建设步伐也将在后续剧情中提供反转。编剧表示,《不完美受害人》剖开人性的复杂,其实也想给人们一颗定心丸:法律是每个人的强大后盾。(王彦)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灿烂的风和海》:城市空间的诗意重构

  • 《大梦归离》:命起殊途,大梦同归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