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有境界者方成高格调

来源:北京日报2023-09-26 10:17

  作者:刘蔚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名为《经典瞬间》的“陈變阳指挥中外名曲集”,总共四张CD唱片。收到这套唱片集,我迫不及待取出其中的第二张唱片,放进音频播放器中聆赏。我想听听马思聪先生的五乐章交响组曲《山林之歌》,在陈變阳先生的指挥棒下呈现怎样的形态,能否表现出这部作品的神韵。

  大概是1990年代,我买到一张国产CD,收录新中国诞生后涌现的五六部经典管弦乐作品,其中我最想听的就是《山林之歌》。然而,非常令人失望,录制于上世纪80年代的《山林之歌》,由于乐团演奏水准欠佳,录音制作能力有限,出来的声音效果粗糙干硬,散乱不堪,惨不忍听。

  《山林之歌》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有一次,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马思聪收到一封听众来信,说听了《牧歌》后,让他想起在滇西怒江放羊的情景,来信还附了几首当时这位听众常听到的民歌。这对于抗战期间曾在昆明和粤北山区辗转生活过的作曲家来说,立刻唤起其强烈的共鸣。于是,他以这些民歌为素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1953年9月开始谱写交响组曲《山林之歌》,并于1954年5月完成。

  感谢陈變阳先生指挥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让《山林之歌》重获新生,通过他激情灵动的指挥,终于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了我们面前。我仿佛感受到了云岭之夜的幽静、美丽和神秘,听到了源自屈原《九歌》、由小提琴奏出的山鬼向情人深情的呼唤——“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看到了山民们在粗犷明快的音调中迂回山间小路的情景,以及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在芦笙、大三弦式音乐伴奏下的纵情狂欢。富于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被陈變阳处理得奇丽多彩,起伏有致,饱满动人。正如知名乐评人施雪钓的评述,在陈變阳的棒下,“音乐如活水般涌来,有时如潺潺流水,有时如激流汹涌,音乐成了一种迷人的色彩”。

  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不同之处,是它需要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与乐团在作曲家提供的乐谱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音乐家理解能力的强弱与技术水平的高低,将决定音乐的二度创作达到怎样的程度。我第一次听雷斯比基的“罗马三部曲”,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次普及音乐会上,由一位知名指挥家指挥其中的《罗马的节日》,可惜不太成功,音乐失去了骨架,变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大约二十年后,我有机会重听了这位指挥家再度演绎的《罗马的节日》,依然东摇西晃,像写文章失去了中心思想那样无法捏合,丢失了灵魂,与我在唱片中听了无数次的由外国名家名团演绎的辉煌灿烂的《罗马的节日》相比,压根儿不是一回事。我只能作出如是结论:可能是那位指挥对作品的理解出了偏差,指挥技巧二十年间踏步不前,才造成两次失败的后果。2009年元旦,指挥大师穆蒂在上海大剧院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举行新年音乐会,曲目有“罗马三部曲”之一的《罗马的松树》,令我异常期待。穆蒂果然大师手笔,他的指挥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将音乐步步推向高潮。当乐队在他严谨坚定的手势引导下奏出“阿庇亚大道松树”的主题,节奏铿锵有力、辉煌庄严的全奏象征罗马军团的凯旋,我感受到的是无比的震撼与满足。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推而广之,文艺作品的高格调与境界密切相关。境界是成就高格调的必要条件。何谓境界?创作者的眼光、学养、天赋与技巧的综合集成是也。刘禹锡的七绝《乌衣巷》历来为人称道,尤其是后二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借燕子曾经栖巢的东晋王导、谢安两大家族的重门高堂,如今已成平民百姓住家,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沧桑、风云变化的感叹。全诗不发一句议论,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者,将历史和现实巧妙地勾连,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变化与个体命运的关系,语词浅显,寓意深刻,回味无穷。后有不少诗人依据此作重赋新诗,希望别出新意,但无一人能超过刘禹锡的境界。

  有志的音乐家理当努力拓展自己的艺术境界,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这是造就成功的、高格调的音乐作品的前提。(刘蔚)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