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余三定
上海女作家居平创作的笔记体小说集《天井》生动地描绘了上海特有的种种典型的石库门建筑,真实地记录了石库门一百余年的建筑史、发展史,细腻地描写了石库门里人们的生活情状、日常习俗和种种生态,逼真地刻画了石库门里人们的喜怒哀乐特别是其爱情世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学的新世界,或者说是新的文学风景线。
石库门是一种独特的建筑景观,其历史命运与上海近百余年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我们从作品中看到,上海石库门是上海老城区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样式之一,凝结和体现了上海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它不仅是上海人的居住场所,还是刻印着上海文化精髓的建筑形象。这种建筑形式也赋予了上海这座城市更加独特的人文和历史价值。因此,上海石库门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并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上海最早出现的石库门建筑是在1866年,当时兴仁里(在宁波路)已建有7幢石库门里弄房屋; 1872年,兴仁里已建有24幢石库门房屋。当时,那些外国建筑设计师为了吸引中国人租赁居住,在设计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中国工匠们在施工中又采用了本土的工艺,建成了中西合璧、全国罕见的石库门里弄房屋。这就是石库门的起源。以后建成的石库门房屋越来越高档,一般进去都有天井(这也是这部小说集取名“天井”的缘由),建筑有两层甚至三层。1930年前后,由于新式里弄、花园洋房的发展,石库门渐渐变成社会下层的聚居区,后来逐渐沦为棚户区。1990年前后,由于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上海市政府开始大规模拆迁或改造石库门。现在,上海市的大部分石库门建筑被拆除,只有中心城区还保留了一些石库门建筑。2011年,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上海石库门走入历史。《天井》正是用小说的形式、艺术的笔法,留下了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石库门和石库门历史。
《天井》塑造了多个在石库门生活的、各个时期的女性形象,细致生动地描写了她们的生活经历、人生命运和爱恨情仇,感人至深。书中第一章《兴仁里最有钱的弄堂》写19世纪70年代后期,有钱的赵老员外买下了兴仁里石库门临街面的一条弄堂,娶了小三十多岁的四姨太方丛蓉(明月),两人感情很深。方丛蓉尽心为赵老员外操持家务,婚后十几年,方丛蓉生下一男一女。但人无百日好,1890年,68岁的赵老员外不幸中风,此后,方丛蓉义无反顾地管理起赵家所有的生意,甚至还在兴仁里6号开了“明月”苏绣旗袍行。“明月”苏绣旗袍行后来越办越红火。方丛蓉是那个年代品德高尚、重情重义、聪明能干、紧追时代潮流、事业有成、为家族立下大功的女性形象。第二章《慈厚南北里飞入“玉蝴蝶”》写在慈厚南里石库门,方丛蓉的女儿盼儿又生了女儿唐思。1922年,唐思年方十八,中学刚毕业,她瞒着父母去上海明星电影公司考电影演员,一下子就被大导演看中,因为长得白净纤瘦,艺名取为“玉蝴蝶”。尽管父母反对唐思演电影,但外婆方丛蓉则给予理解并支持,后来唐思去了上海最大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成为上海超一流的电影明星。唐思迷倒了民国上海滩有名珠宝世家的阔少李远志,由于唐思全身心投入电影事业,情窦未开,对李远志毫无感觉,直到有一次唐思在电影片场拍戏时遭遇火灾,李远志勇敢相救而受伤,才感动了唐思,有情人终成眷属。唐思是在经历了“五四”洗礼后,初步具有独立个性和人格以及现代色彩的新的女性形象。第八章《福康里过街楼倩影》等几章中写已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福康里石库门,女建筑设计师苏页事业成功,可是丈夫徐京墨在演艺圈里如鱼得水,片约不断,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和老人。而后圈内又传出徐京墨和某女主角泽兰假戏真做、因戏生情的传闻。苏页曾经伤心地责问过他,起初徐京墨矢口否认,再后来,他就一直说忙,一个在北京忙拍戏,一个在上海忙工作,分居两地,两人的感情似是而非。苏页是改革开放以后事业非常成功而爱情、婚姻、家庭失败的典型形象,具有某种悲剧色彩,让人深长思之。上述例举的几位女性形象不但具有其所处历史时代的印记,而且具有其自身的情感和性格特征。
《天井》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成功探索。首先是创造性地采用笔记体小说的形式。笔记体是中国传统小说中的重要类型,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笔记体小说。中国传统的笔记体小说往往篇与篇之间没有连贯的人物,也没有相同的场景,而《天井》中有多个人物出现在多篇作品之中,石库门建筑则成为人物活动的共同天地,这样便使全书具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其次是真切的人物肖像描写。第三章写病中的“一枝香”(白薇):“三人皮沙发上斜靠着病着的‘一枝香’,她刚喝了中药,垂着头,半睡着,自然卷的长发散落在地,像几缕轻薄的长丝线,不经意滚落在地。连日的演出唱曲,她已筋疲力尽,小小的瓜子脸苍白透明,像一张薄薄的纸,一穿就会透。月光透过乳白色的窗纱飘洒进来,变成了柔和的月白色,像一缕缕薄雾,散落在她身上,好似披了一件月白色的衣衫……”作品对病中的“一枝香”的描写形象、逼真,让人可视、可感、可触。再次是精彩的人物心理描写。第八章这样描写苏页的心理:“有一次在‘云朵轩’的画展上看到了吴昌硕的一幅画,旁边的题字让她感悟很多:‘择高处立,就平地坐,向宽处行;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如今的世界是现实的,现实得让人窒息。但她觉得,其实又有什么呢?入世过凡人的生活,出世写自己的文章,处理好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这种由旁人启发进而自宽自解了解生活真相、领悟人生哲理的过程,很好地揭示了人物心灵深处的微妙之处。(余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