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邵天帅
让昆曲艺术活在当下,焕发独特光彩。我们的作品要能与当下的年轻人积极互动,虽然挖掘的是传统内容,也要带着新思考,传递正能量。
人们常说昆曲是中国戏剧“活化石”,对昆曲在中国戏曲史、音乐史、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早已形成共识。作为昆曲演员,我们肩负着传承昆曲艺术的使命,也期望通过用心用情的创作演出,让昆曲艺术活在当下,焕发独特光彩。
15岁那年,我参加了设立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北方昆曲剧院学员班招生考试。接到录取通知后没几天,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对我来说是双重喜悦,也预示着我将在一个全社会重视昆曲的氛围下开启自己的学艺之路。
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到中国戏曲学院再到北方昆曲剧院,一路走来,先后指导过我的老师有14位之多。张静娴、张毓文、顾凤莉、孔昭、胡锦芳等老师,在我艺术成长的不同阶段给予我毫无保留的帮助和支持。从基本功的练习到舞台经验的积累再到艺术成长路线的规划,从理论学习到用声音塑造角色再到把唱念做打、四功五法融入角色,老师们几乎是用一辈子的经验在培育我。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正是一代代戏曲人的赓续与传承,才造就今天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
23岁时,我作为青年演员主演了北昆版《牡丹亭》,站在前辈肩膀上,以青春本色演出了杜丽娘的“一生爱好是天然”。2011年,在北昆原创剧目《红楼梦》中,我在上本扮演薛宝钗,下本扮演林黛玉,顶住巨大压力,完成两个角色的演绎。2013年,我又花了11个月的时间排练昆曲《影梅庵忆语》,光研究唱腔就用了三四个月之久,用汗水与泪水浇灌出舞台人物形象董小宛。
除了演好每一个角色,我也开始思考昆曲的创新发展之路。有感于一段时间内,戏曲在声、光、舞台、造型上都很相似,我们从2016年发起“观其复”系列昆曲剧目,期望以经典风格的昆曲带给观众更多选择。“观其复”名出老子《道德经》中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意为从变化中看到不变,回归根本。我们参考昆曲史料,对元杂剧、明清传奇剧本进行重新整理;曲牌上遵循原著曲牌,挖掘如今舞台上不常见的一些古典曲牌;人物扮相参照清朝升平署戏曲人物画册中的传统扮相,更显古朴内敛、淡雅本色;舞台布景上回归一桌二椅……与此同时,我们和国内前沿的摄影师、设计师、音乐家合作,让昆曲在传统与现代的审美碰撞中产生火花,使年轻人感受到“古老的昆曲原来这么美!”
“观其复”系列已演出近百场,完成了《怜香伴》《玉簪记》《墙头马上》《望江亭中秋切鲙》《金雀记》等剧目的挖掘复原。在有着350多年历史的北京正乙祠古戏楼中,生动的人物徐徐展现,动人的故事次第上演,600多岁的昆曲别有一番风貌。《玉簪记》代表中国参加2018年国际艺术节,散戏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称赞道:“你们的表演给我们带来了视听盛宴,中国艺术真棒!”
近年来,以昆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和喜爱。很多中学生对昆曲好奇,大学生想学昆曲,二三十岁的观众想看昆曲表演。据统计,昆曲观众平均年龄在45岁上下。人们欣赏昆曲的角度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人喜欢昆曲的文学性,有人喜欢曲牌,有人欣赏表演……对剧种来说,观众的年轻化、多元化是极为重要的。我们的作品要能与当下的年轻人积极互动,虽然挖掘的是传统内容,也要带着新思考,传递正能量。同时,要主动向数字技术等现代科技寻求新手段新方法,扩大昆曲的推广传播,让昆曲在今天的大众文化生活中发光发热。去年北方昆曲剧院举行的《牡丹亭》直播,创新性运用多视角技术,让观众在听曲赏戏的同时,可以随意切换台前、幕后、乐队、舞美、建筑多个场景。自如的镜头切换,自由的视角构成,全方位的环境展示,多功能的线上互动,引人入胜的舞台花絮,给观众带来全新观戏体验。
昆曲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我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昆曲人的努力,让昆曲艺术的大门为更多观众敞开,让更多年轻人能够品味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作者为一级演员、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