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夕 君
短视频当下颇为流行,拥有故事情节、戏剧效果的短视频具备一定的文艺作品属性,尤其受欢迎。依托小体量快速传播信息或博人一笑本来很好,但是追求短平快、拒绝深度与复杂,崇尚单刀直入、不断反转的“短视频审美”过多地影响艺术创作,则未必是好事。审美格调并无绝对的高下优劣之分,但百花齐放的同时应当各有天地,随意越界便需要适当予以警惕。
电影《前任4:英年早婚》正在院线公映,影片的不少台词金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有不少精彩片段被剪辑成短视频在网上传播,为影片打开局面。不过,该片也存在故事破碎、情节割裂等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短视频审美”对视听内容创作的过分渗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文艺创作的短视频化倾向并非始自电影《前任4:英年早婚》,也并不局限于电影。2020年版电视剧《鹿鼎记》就带有明显的“短视频审美”特征,主创处心积虑地在重点桥段中堆砌笑点,以致从台词到表演用力过猛、反显尴尬,整体剧情逻辑不畅、场次间缺乏必要的衔接。除了影视剧,现下流行的小剧场相声中,原创作品也较少传统相声的铺平垫稳、三翻四抖,而主要以逻辑上并无多少关联的小段子、小包袱相叠加的形式输出笑点,正活听来很像返场小段,其间分明可见搞笑短视频的影响。这类作品即时效果往往不差,但很难留得住、传得开。
过分强调和追求短时间内“抓人”,很容易忽视艺术结构的总体经营、思想内涵的严肃探寻,使得这类作品带来的审美感受过于单一,且流于表面、一笑即逝,无法唤起受众理性与情感的深度参与。真正的审美是复杂的、需要受众主体性全情投入的心理精神活动,优秀的文艺作品带给欣赏者的审美感受通常是多元的、丰富的、有所启迪的,一点蕴藉与余味尤为重要。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不可能一言以蔽之,话剧《雷雨》的深层意蕴可以进行多角度挖掘,哪怕小如一句戏曲唱腔也要讲究结构,落腔时的痛快淋漓往往是经由此前的千回百转铺垫积蓄而来。好作品呼唤并经得起受众反复品味解读,其带给受众的满足感总是以延宕的方式到来,那些难以言说的微妙感受无限趋近艺术的本质。相反,一概“直给”、只求短暂感官刺激,难免显得廉价。
“短视频审美”主导下的艺术创作剥夺了观众享受复杂审美愉悦的权利,也省去了创作者布局谋篇、苦心经营的努力过程,长此以往,对创作者的思维、技艺和观众的欣赏水平而言都非好事。艺术的归艺术,娱乐的归娱乐,大可对话但不要越界,这样才能各得所求、各得长久。(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