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基层写作的破圈之“道”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基层写作的破圈之“道”

来源:文艺报2023-11-06 10:46

  作者:张慧瑜

  近期,一批来自基层的写作者出版了文学作品,如家政女工范雨素的小说《久别重逢》、外卖员王计兵的诗集《赶时间的人》、快递员胡安焉的非虚构作品《我在北京送快递》等,这些作品不仅题材广泛、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而且带有生活的质感和现实的力度,其写作主题与他们的职业状态和生命经历密切相关。这些基层作家从“我”出发,书写真实、具体、多样的现实生活。用基层文学来描述这种现象,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写作者的身份不是专业的文艺工作者,创作文学是一种兼职状态;二是写作的内容与书写者的基层经验一致,是用文学把个体的生命和生活体验对象化、赋予人生以意义的过程。相比底层文学、草根文学等概念,基层文学与20世纪以来大众文学、人民文学的传统有关。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和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的前提下,基层作家、基层文学的兴起本身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以文学为媒介、参与到文学的精神生产中。

  文学写作与日常劳动的双重生产者

  范雨素、王计兵、胡安焉在他们的书和访谈中都会提到,他们一边从事家政、外卖、快递等体力劳动,一边从事文学创作等精神劳动,是同时进行物质和精神双重生产的劳动者。他们的生活被“泾渭分明”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为了生计颠沛流离、大部分时间淹没在繁重的劳动中,另一部分是他们在工作间隙如痴如醉地阅读文学、见缝插针地坚持文学写作。如果说“寄居”在雇主家的家政工作、穿行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快递、外卖工作带来的是繁忙、疲惫和无意义感,那么文学创作给他们带来的是一种纯粹的、有创造性的精神愉悦。

  范雨素的小说《久别重逢》讲述了一个与阅读、与书有关的故事,里面提到了很多书,有童书、课本、哲学书、历史书、小说,还有随手拈来的唐诗宋词、心理学著作、科普类图书等。文中也引述了大量“我”读过的书,如《聊斋志异》中的《大力将军》、课文《杨家岭的早晨》《森林爷爷》《捞月亮》、苏轼的词《浣溪沙》、杜甫的《又呈吴郎》等等。范雨素在访谈中多次提到她喜欢文学阅读,对读书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痴迷”,她曾到废品站给女儿买几斤书,认为“一本书从来没有人看过,跟一个人从没有好好活过一样,看着心疼”。《久别重逢》反复回忆童年时大哥哥、大姐姐读书、背书的场景,而且支撑“我”出走的动力以及出走的方向,全部来自于阅读和书的暗示。“我”不仅读书,而且“信”书,不管是读知青小说到广西柳州流浪,还是看了《中国青年报》的深度报道到北京崇文门三角地谋生,甚或去鬼神堡寻找大桑树爷爷,也是因为奇书《鬼神本纪》和图书馆里的“地方志”。这些书充当着“地图”的功能,指引着“我”的人生方向。与这种文学世界相参照的是,“我”在北京打工、从事家政服务的工作,经常遭受到雇主的歧视、刁难和不尊重。

  王计兵诗集《赶时间的人》的序言《文学拯救了我》中提到:“读书写字愈发成为我生活里最需要的一部分。每次去乡镇的集市上,我都会从旧书摊买回来大量的书。旧书摊的书很便宜,有时几毛钱一本,有时几元钱一堆,还可以像买废纸一样买回来。”从青年时创作的长篇小说书稿被父亲焚烧,到结婚后“再也没有向任何家人透露我内心对写作的渴望”,王计兵没有中断写作,在拥有了电脑、学会上网之后,他“偷偷”在QQ空间里从事诗歌写作,把写作作为逃脱紧张、疲惫工作的出口。胡安焉也提到自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在空闲时间阅读塞林格、雷蒙德·卡佛、杜鲁门·卡波特、海明威等作家的作品。曾经有两年时间,边开网店,边在网络文学论坛读帖、回帖,也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文学为胡安焉提供了把生活对象化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使其边工作、边反思工作中的“我”的状态。

  可以说,文学阅读和创作使得范雨素、王计兵、胡安焉变成更充实、更有自省能力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变成文学写作的对象,赋予像“我”一样的人生以意义和价值。

  写“工作”及其三点创新

  这些基层作家的作品最核心的主题是“工作”,他们以从业者的身份展示家政工、外卖员、快递小哥的工作机制。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不断崛起,文学叙述的重点也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现实主义文学中具体的社会、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变成了现代主义文学中抽象的个体异样地生活在异化的荒原中。而现代主义文学善于表现文化、艺术等非物质生产,如对叙事的自反、对语言的自觉,反而较少关注物质生产(当然,这只是总体的个人观感,具体作品还要具体分析)。基层文学的意义在于以物质生产、体力劳动为对象,重新把生产领域打开,让不可见的生产和劳动变得可见,呈现具体的劳动过程以及工作中与同行、雇主和顾客的关系。在文学性上,我认为基层文学有三点创新。

  一是文体不拘一格,具有混杂性。《久别重逢》不是“典型”的科幻作品,故事性也不强,其写法不是从情节结构、人物性格等西方小说的方法来叙述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而是有点像中国古典小说,以人物为核心,一个人物连着另一个人物、一个地方连着另一个地方,用散点、蔓延的方式把很多人与事串起来。仅以第一章《一个梦》为例,就是从一个梦到另一个梦,梦里套着梦。从战国楚王幼子分封古襄阳写起,到1944年“我”的外祖父一家迁到古襄阳的楚侯府。从“我”在梦里变成一只海龟,到这个“梦”变成数学家特斯拉的分形、叠加空间,再到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希腊哲学家芝诺的时间“乌龟”、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这些不同脉络的文化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粘合”在一起,有一种浑然天成之感。《我在北京送快递》展现了20年来胡安焉所从事的19份工作,表面上看起来符合“非虚构”的规范,把“在物流公司上夜班”“在北京送快递”“在上海打工”以及“做过的其他工作”等经历都用白描的手法一一记述下来,显得有点繁复,但是这样不厌其烦地对每一份工作的详细描述,包括每一次如何适应新的工作以及在工作中如何与不同人打交道,反而使作品带有一种史诗感和荒诞感,这些不稳定的工作一次又一次改造、消磨着“我”的身体和精神。

  二是对现代主义主题的挪用。《赶时间的人》以“时间”为题,对抽象的时间的描写正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核心议题,只是王计兵写的不再是《追忆似水年华》式的抽象时间,而是被时间所掌控的快递员的工作状态。受到平台算法规制的外卖员“困在系统中”,时刻与时间赛跑。因为客户三次留错地址,王计兵的三个订单都超时了,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赶时间的人”,这首诗有三段,分别是:“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一个“赶”字突出主体紧迫性;“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世界是一个地名/王庄村也是”,时间上的紧迫变成了一种空间上的位移;“每天我都能遇到/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用双脚锤击大地/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外卖员不是卑微的,而是“锤击大地”的“淬火”人间的主体。这种“赶时间的人”既把外卖员工作中如风如电的劳动状态呈现出来,又显示了劳动者处于“物化”和“异化”的境遇。另一首诗歌《墙》中,王计兵这样写,“一次意外,铁皮锋利的边缘/割断了我右手小指的肌腱/后来,这个小指慢慢弯曲僵硬/仿佛身体上多出来的一个钩子/这很好,方便我悬挂/生活里突然多出来的外卖/那些滚烫或冰凉的外卖/时常挂在钩子上/让我看上去更像是一面行走的墙”,“我”变成了挂着外卖的“行走的墙”。与外卖员相似,胡安焉的快递工作同样受到时间的规训,他“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快递员是“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社会的产物。

  三是与他者关系的自反性。《赶时间的人》和《我在北京送快递》中所叙述的外卖员、快递员的工作,曾被专业的作家写过。不过,现在这些穿行于城市空间的劳动者不再是“被叙述的他者”,而是拿起笔,用文学讲述自己的故事。这种从被叙述对象到叙述者的转变,是基层文学在文学秩序上的第一重倒置。还有一重倒置体现在“我”与其他人的关系上。在《久别重逢》中,范雨素认为人与人在世间相遇都是亲人,这体现在“我碰到每一个和我一样的弱者,就向他们传递爱和尊严”、“我在北京的街头,拥抱每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流浪者;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者”、“我休息时,照常领着我的两个女儿去赎罪,给所有得不到尊严的人一个温暖的仪式”。这种对他者的平等和尊重还体现在,范雨素写了两篇关于记者的文章《2017,我采访了11个记者》和《我采访的记者》,这两篇文章逆转了记者与被采访者的权力关系,作为被采访对象的范雨素反过来“采访”记者,她以这种方式展现被采访者与记者的平等。胡安焉也提到快递员与顾客的关系,期待顾客能够“换位思考”,当“我”即将被快递公司遣散,“我”试着与客户告别,“对一些客户我是怀着感情的,虽然还算不上是朋友,因为我们对彼此所知不多。但也不仅仅是业务关系,我觉得我参与和见证了他们的部分生活:他们居住的环境、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宠物、他们各不相同的性格和待人接物方式以及在唯品会上的消费内容,等等”。在即将失业、不受“时间”控制的特殊时刻,“我”与客户的关系也变成了平等的主体。

  在这个意义上,这些基层文学不只是一种素人写作或者自叙传式的个人独白,而是勇于呈现现代社会的核心逻辑,并尝试以文学的方式改变被时间所规训的人与人的异化状态。

  他们因文学而被看见

  王计兵谈到从写长篇小说到写诗歌的转变,与他使用QQ空间写日志有关,因为打字不熟练,也为了节省时间,他采用了诗歌这一在形式上更“经济”的表达方式。胡安焉疫情期间把《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发在豆瓣上,引起编辑的关注,进而完成了这本书。而范雨素之所以被看见,与2017年“界面·正午”发表《我是范雨素》的文章有关。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写作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写作,其特点在于写自己的故事和生活,就像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上的UP主一样,是一种以自我为对象的自传式书写,只是与图文媒体、短视频不同,范雨素等使用的是文学语言,文学成为他们书写人生的文化中介。

  他们的写作中还有另外一个主题,就是对家人和故乡的书写。这一方面与基层作家来自于农村、在城市打工,对故乡有着“天然”的情感有关,另一方面家庭和故乡也成为都市异乡生活的温暖所在。范雨素的《久别重逢》从第一章《一个梦》开始,到第九章《鬼神堡》,可以看成是一个少女从童年怀着能够催生灵兽的大桑树爷爷的灵梦,到成年依然寻找催生灵兽的“梦”游的过程。这里的“我”具有双重身份:一是“我”变成了负载着几千年文明的主体,“每个人的肉身是无数个民族精英的繁衍、传承/每个人的身上都凝聚着祖先的魂魄/一个人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我”出生在西楚霸王、刘邦、杜甫等历史人物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二是“我”来自于由两个哥哥、两个姐姐组成的大家庭,“我”生下来就跟着当村干部的母亲开会、调节群众纠纷,“我”的哥哥、姐姐们也各自有各自的“宿命”。这种先祖的辉煌历史与个体家庭组成的当代史形成了“前世”与“今生”的关系,当代被历史化、历史被当代化,历史与当代成为“无缝对接”的彼此。王计兵的诗歌中也有大量的主题是关于母亲、父亲和故乡,如《故乡的尺子》:“只有拉开异乡这把尺子/才能量出故乡的尺寸/尺子拉得越长/故乡就越短”。《我母亲名叫包成珍》:“直到我开始上网/直到网站设置安全提问/我的答案是,包成珍/我从不设置自动登录/我一遍遍输入母亲的名字/包成珍,包成珍,包成珍”。这表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尊敬。

  这些基层文学是一种先有人生的实践(行动),后有文学表达的创作方式,文学书写是对实践、行动的赋形。虽然他们经常提到从事文学写作不挣钱、无法靠写作来维生,但这种精神性的文学创作具有丰富的公共价值,他们因文学而被看见,一方面使得基层作家以写作者的身份参与各种文学活动,把劳动者的经验带入公共生活,另一方面他们的写作具有示范和榜样意义,鼓舞更多的普通人有信心以文学为媒介,书写生动、真实、多样的人民生活。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因果报应》:私人复仇故事的悬疑化讲述

  • 何源堃:人工智能,打开艺术再生产的“潘多拉魔盒”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