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基层写作的破圈之“道”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基层写作的破圈之“道”

来源:文艺报2023-11-06 10:46

  作者:张慧瑜

  近期,一批来自基层的写作者出版了文学作品,如家政女工范雨素的小说《久别重逢》、外卖员王计兵的诗集《赶时间的人》、快递员胡安焉的非虚构作品《我在北京送快递》等,这些作品不仅题材广泛、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而且带有生活的质感和现实的力度,其写作主题与他们的职业状态和生命经历密切相关。这些基层作家从“我”出发,书写真实、具体、多样的现实生活。用基层文学来描述这种现象,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写作者的身份不是专业的文艺工作者,创作文学是一种兼职状态;二是写作的内容与书写者的基层经验一致,是用文学把个体的生命和生活体验对象化、赋予人生以意义的过程。相比底层文学、草根文学等概念,基层文学与20世纪以来大众文学、人民文学的传统有关。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和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的前提下,基层作家、基层文学的兴起本身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以文学为媒介、参与到文学的精神生产中。

  文学写作与日常劳动的双重生产者

  范雨素、王计兵、胡安焉在他们的书和访谈中都会提到,他们一边从事家政、外卖、快递等体力劳动,一边从事文学创作等精神劳动,是同时进行物质和精神双重生产的劳动者。他们的生活被“泾渭分明”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为了生计颠沛流离、大部分时间淹没在繁重的劳动中,另一部分是他们在工作间隙如痴如醉地阅读文学、见缝插针地坚持文学写作。如果说“寄居”在雇主家的家政工作、穿行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快递、外卖工作带来的是繁忙、疲惫和无意义感,那么文学创作给他们带来的是一种纯粹的、有创造性的精神愉悦。

  范雨素的小说《久别重逢》讲述了一个与阅读、与书有关的故事,里面提到了很多书,有童书、课本、哲学书、历史书、小说,还有随手拈来的唐诗宋词、心理学著作、科普类图书等。文中也引述了大量“我”读过的书,如《聊斋志异》中的《大力将军》、课文《杨家岭的早晨》《森林爷爷》《捞月亮》、苏轼的词《浣溪沙》、杜甫的《又呈吴郎》等等。范雨素在访谈中多次提到她喜欢文学阅读,对读书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痴迷”,她曾到废品站给女儿买几斤书,认为“一本书从来没有人看过,跟一个人从没有好好活过一样,看着心疼”。《久别重逢》反复回忆童年时大哥哥、大姐姐读书、背书的场景,而且支撑“我”出走的动力以及出走的方向,全部来自于阅读和书的暗示。“我”不仅读书,而且“信”书,不管是读知青小说到广西柳州流浪,还是看了《中国青年报》的深度报道到北京崇文门三角地谋生,甚或去鬼神堡寻找大桑树爷爷,也是因为奇书《鬼神本纪》和图书馆里的“地方志”。这些书充当着“地图”的功能,指引着“我”的人生方向。与这种文学世界相参照的是,“我”在北京打工、从事家政服务的工作,经常遭受到雇主的歧视、刁难和不尊重。

  王计兵诗集《赶时间的人》的序言《文学拯救了我》中提到:“读书写字愈发成为我生活里最需要的一部分。每次去乡镇的集市上,我都会从旧书摊买回来大量的书。旧书摊的书很便宜,有时几毛钱一本,有时几元钱一堆,还可以像买废纸一样买回来。”从青年时创作的长篇小说书稿被父亲焚烧,到结婚后“再也没有向任何家人透露我内心对写作的渴望”,王计兵没有中断写作,在拥有了电脑、学会上网之后,他“偷偷”在QQ空间里从事诗歌写作,把写作作为逃脱紧张、疲惫工作的出口。胡安焉也提到自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在空闲时间阅读塞林格、雷蒙德·卡佛、杜鲁门·卡波特、海明威等作家的作品。曾经有两年时间,边开网店,边在网络文学论坛读帖、回帖,也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文学为胡安焉提供了把生活对象化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使其边工作、边反思工作中的“我”的状态。

  可以说,文学阅读和创作使得范雨素、王计兵、胡安焉变成更充实、更有自省能力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变成文学写作的对象,赋予像“我”一样的人生以意义和价值。

  写“工作”及其三点创新

  这些基层作家的作品最核心的主题是“工作”,他们以从业者的身份展示家政工、外卖员、快递小哥的工作机制。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不断崛起,文学叙述的重点也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现实主义文学中具体的社会、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变成了现代主义文学中抽象的个体异样地生活在异化的荒原中。而现代主义文学善于表现文化、艺术等非物质生产,如对叙事的自反、对语言的自觉,反而较少关注物质生产(当然,这只是总体的个人观感,具体作品还要具体分析)。基层文学的意义在于以物质生产、体力劳动为对象,重新把生产领域打开,让不可见的生产和劳动变得可见,呈现具体的劳动过程以及工作中与同行、雇主和顾客的关系。在文学性上,我认为基层文学有三点创新。

  一是文体不拘一格,具有混杂性。《久别重逢》不是“典型”的科幻作品,故事性也不强,其写法不是从情节结构、人物性格等西方小说的方法来叙述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而是有点像中国古典小说,以人物为核心,一个人物连着另一个人物、一个地方连着另一个地方,用散点、蔓延的方式把很多人与事串起来。仅以第一章《一个梦》为例,就是从一个梦到另一个梦,梦里套着梦。从战国楚王幼子分封古襄阳写起,到1944年“我”的外祖父一家迁到古襄阳的楚侯府。从“我”在梦里变成一只海龟,到这个“梦”变成数学家特斯拉的分形、叠加空间,再到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希腊哲学家芝诺的时间“乌龟”、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这些不同脉络的文化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粘合”在一起,有一种浑然天成之感。《我在北京送快递》展现了20年来胡安焉所从事的19份工作,表面上看起来符合“非虚构”的规范,把“在物流公司上夜班”“在北京送快递”“在上海打工”以及“做过的其他工作”等经历都用白描的手法一一记述下来,显得有点繁复,但是这样不厌其烦地对每一份工作的详细描述,包括每一次如何适应新的工作以及在工作中如何与不同人打交道,反而使作品带有一种史诗感和荒诞感,这些不稳定的工作一次又一次改造、消磨着“我”的身体和精神。

  二是对现代主义主题的挪用。《赶时间的人》以“时间”为题,对抽象的时间的描写正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核心议题,只是王计兵写的不再是《追忆似水年华》式的抽象时间,而是被时间所掌控的快递员的工作状态。受到平台算法规制的外卖员“困在系统中”,时刻与时间赛跑。因为客户三次留错地址,王计兵的三个订单都超时了,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赶时间的人”,这首诗有三段,分别是:“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一个“赶”字突出主体紧迫性;“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世界是一个地名/王庄村也是”,时间上的紧迫变成了一种空间上的位移;“每天我都能遇到/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用双脚锤击大地/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外卖员不是卑微的,而是“锤击大地”的“淬火”人间的主体。这种“赶时间的人”既把外卖员工作中如风如电的劳动状态呈现出来,又显示了劳动者处于“物化”和“异化”的境遇。另一首诗歌《墙》中,王计兵这样写,“一次意外,铁皮锋利的边缘/割断了我右手小指的肌腱/后来,这个小指慢慢弯曲僵硬/仿佛身体上多出来的一个钩子/这很好,方便我悬挂/生活里突然多出来的外卖/那些滚烫或冰凉的外卖/时常挂在钩子上/让我看上去更像是一面行走的墙”,“我”变成了挂着外卖的“行走的墙”。与外卖员相似,胡安焉的快递工作同样受到时间的规训,他“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快递员是“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社会的产物。

  三是与他者关系的自反性。《赶时间的人》和《我在北京送快递》中所叙述的外卖员、快递员的工作,曾被专业的作家写过。不过,现在这些穿行于城市空间的劳动者不再是“被叙述的他者”,而是拿起笔,用文学讲述自己的故事。这种从被叙述对象到叙述者的转变,是基层文学在文学秩序上的第一重倒置。还有一重倒置体现在“我”与其他人的关系上。在《久别重逢》中,范雨素认为人与人在世间相遇都是亲人,这体现在“我碰到每一个和我一样的弱者,就向他们传递爱和尊严”、“我在北京的街头,拥抱每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流浪者;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者”、“我休息时,照常领着我的两个女儿去赎罪,给所有得不到尊严的人一个温暖的仪式”。这种对他者的平等和尊重还体现在,范雨素写了两篇关于记者的文章《2017,我采访了11个记者》和《我采访的记者》,这两篇文章逆转了记者与被采访者的权力关系,作为被采访对象的范雨素反过来“采访”记者,她以这种方式展现被采访者与记者的平等。胡安焉也提到快递员与顾客的关系,期待顾客能够“换位思考”,当“我”即将被快递公司遣散,“我”试着与客户告别,“对一些客户我是怀着感情的,虽然还算不上是朋友,因为我们对彼此所知不多。但也不仅仅是业务关系,我觉得我参与和见证了他们的部分生活:他们居住的环境、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宠物、他们各不相同的性格和待人接物方式以及在唯品会上的消费内容,等等”。在即将失业、不受“时间”控制的特殊时刻,“我”与客户的关系也变成了平等的主体。

  在这个意义上,这些基层文学不只是一种素人写作或者自叙传式的个人独白,而是勇于呈现现代社会的核心逻辑,并尝试以文学的方式改变被时间所规训的人与人的异化状态。

  他们因文学而被看见

  王计兵谈到从写长篇小说到写诗歌的转变,与他使用QQ空间写日志有关,因为打字不熟练,也为了节省时间,他采用了诗歌这一在形式上更“经济”的表达方式。胡安焉疫情期间把《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发在豆瓣上,引起编辑的关注,进而完成了这本书。而范雨素之所以被看见,与2017年“界面·正午”发表《我是范雨素》的文章有关。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写作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写作,其特点在于写自己的故事和生活,就像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上的UP主一样,是一种以自我为对象的自传式书写,只是与图文媒体、短视频不同,范雨素等使用的是文学语言,文学成为他们书写人生的文化中介。

  他们的写作中还有另外一个主题,就是对家人和故乡的书写。这一方面与基层作家来自于农村、在城市打工,对故乡有着“天然”的情感有关,另一方面家庭和故乡也成为都市异乡生活的温暖所在。范雨素的《久别重逢》从第一章《一个梦》开始,到第九章《鬼神堡》,可以看成是一个少女从童年怀着能够催生灵兽的大桑树爷爷的灵梦,到成年依然寻找催生灵兽的“梦”游的过程。这里的“我”具有双重身份:一是“我”变成了负载着几千年文明的主体,“每个人的肉身是无数个民族精英的繁衍、传承/每个人的身上都凝聚着祖先的魂魄/一个人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我”出生在西楚霸王、刘邦、杜甫等历史人物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二是“我”来自于由两个哥哥、两个姐姐组成的大家庭,“我”生下来就跟着当村干部的母亲开会、调节群众纠纷,“我”的哥哥、姐姐们也各自有各自的“宿命”。这种先祖的辉煌历史与个体家庭组成的当代史形成了“前世”与“今生”的关系,当代被历史化、历史被当代化,历史与当代成为“无缝对接”的彼此。王计兵的诗歌中也有大量的主题是关于母亲、父亲和故乡,如《故乡的尺子》:“只有拉开异乡这把尺子/才能量出故乡的尺寸/尺子拉得越长/故乡就越短”。《我母亲名叫包成珍》:“直到我开始上网/直到网站设置安全提问/我的答案是,包成珍/我从不设置自动登录/我一遍遍输入母亲的名字/包成珍,包成珍,包成珍”。这表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尊敬。

  这些基层文学是一种先有人生的实践(行动),后有文学表达的创作方式,文学书写是对实践、行动的赋形。虽然他们经常提到从事文学写作不挣钱、无法靠写作来维生,但这种精神性的文学创作具有丰富的公共价值,他们因文学而被看见,一方面使得基层作家以写作者的身份参与各种文学活动,把劳动者的经验带入公共生活,另一方面他们的写作具有示范和榜样意义,鼓舞更多的普通人有信心以文学为媒介,书写生动、真实、多样的人民生活。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船而去》:陈小雨的“回乡偶书”

  • 故事元素数据化重塑:流媒体时代的IP改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