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故宫藏品的“前世今生”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故宫藏品的“前世今生”

来源:北京日报2023-12-01 08:54

  作者:徐 杨

  故宫不仅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更是拥有百万件藏品的世界顶级博物馆之一。这些藏品见证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承载了历史、文化、艺术以及人性价值,“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藏在故宫里的中国史》这本书,作者遴选了48件具有代表性的故宫藏品,讲述了文物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以及他们背后的人物故事。

  《藏在故宫里的中国史》 张程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游春图》

  赵孟頫《诸葛亮像图轴》

  可能是为了让读者有更好的观感,该书没有前言,红色扉页后便展开了第一章正文的阅读。少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没有先入为主的阅读导向,读者可以更好地从书中汲取自我所需。因为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由展品背后的故事组成的文章集锦,更是一本写满知识点的历史、文物教科书。加上作者严谨专业的写作逻辑及精彩的文笔,让历史穿越千年跃然纸上,让人忍不住一鼓作气读完整本书。读到最后还会发现作者的小巧思,这本书的《代后记》详细介绍了故宫里的藏品是怎样汇聚到紫禁城的,诠释了这些藏品的历史价值远大于器物价值。作者选取的48件藏品中有42件是按照年代顺序先后出场,最后一章的藏品与前六章浓郁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藏品不同,它们是红尘俗世人类情感的缩影,体现了文物所承载的人性价值。以下选几个最感兴趣的藏品,看看作者是怎样书写它们的“前世今生”。

  文明初啼:《红山大玉龙——中华文明的曙光》。开篇作者通过想象向我们描述了六七千年前西辽河流域一位手工艺人正在努力制作玉器的场景,这是一件有着猪首蛇身、通体弯曲成C字形的玉器。文中写道:“当一个人能够专注于一件不能吃不能穿的无用之物,人的伟大进步就蕴含其中。他掌握了一项基本生存之外的技艺,而他所处的社群既愿意也有能力养活这样的人。”人类不再只为满足温饱繁衍而生存,开始有了对精神文明的寄托与追求,这是文明的初啼。红山大玉龙因为有穿孔便于系挂,可能是早期上层权贵的随身饰物,也可能是祭祀礼器,更重要的是它是红山文化的图腾。图腾象征了先人对部落家族的认同感,是源于先人对于精神文明追求而诞生的。

  红山大玉龙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三星塔拉遗址,是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的代表文物,被誉为“中国第一龙”。龙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重要元素,龙图腾的进化研究从未停止过,书中详细讲述了最终被定型的龙形象是怎样由来的,“故宫里的红山大玉龙,是一条嗷嗷待哺的原始龙,是一条‘婴孩期’的中国龙,见证着远古的中国历史,凝聚着远古中国人的想象与期望。中华文明的曙光,正穿透大玉龙,照向我们。”红山大玉龙标志着中国文明史的启航。

  山水画开山之作:《游春图》。展子虔的《游春图》当属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原本司空见惯的山川水域,原本只是作为背景的山陵湖泊,一跃而成绘画的主角。《游春图》的完成,标志着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中国特有的绘画种类横空出世。”作者先是栩栩如生地讲述了展子虔赏春的画面:春天是关中最好的季节,“草木含翠,水汽渐浓”,展子虔在山间小径上赏春,远处山坳中有几处零星佛寺,“曲径通幽,山寺花开,湖面波光粼粼……几位女子坐在船上陶醉在湖光山色中,流连忘返”。而后作者又描绘了《游春图》“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画中景致:“画面右上部崇山峻岭,峰回百转……画面左下侧有一处低矮的山丘,与右上部的高山遥遥相对……画面正中是大片水域,湖天一色,山河并举……”结伴踏青的游人和泛舟湖上的仕女相呼应,画作层次分明,景、物、人之间的比例恰当,丈山、尺树、寸马、豆人,错落有致,丝丝入扣。《游春图》整体色彩运用了青绿色为主调,奠定了自然主义山水画的基本色彩。作者在章节中讲述了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深爱青山绿水的原因,为山水画开枝散叶、兴旺繁华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展子虔的《游春图》不仅是中国第一幅独立的山水画,还是现存最早的卷轴画,更是真正意义上自由创作的艺术品,当得起‘中国第一画’的美誉。”“《游春图》标志着中国山水画已由‘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作为人物配景的稚拙阶段,进入了成熟阶段,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世间再无李太白:《上阳台帖》。提到李白,就不能不说到他的挚友杜甫,作者在文章开篇就讲述了两位文学巨匠在茫茫人海中的相遇,以及李白、杜甫“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结伴东游期间遇到的一些友人和一起经历的故事,非常具有可读性,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和一位现实主义巨匠的友情。“所有纯净的灵魂都莫名地惺惺相惜”,李白的作品豪放、洒脱、浪漫,而杜甫的作品则沉郁、顿挫、写实,友情的催化下能创造出怎样的旷世之作?《上阳台帖》就是在他们同游期间创作出来的一首四言诗,全文16个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这首诗是李白对司马承祯画作所写的赏析,虽然只是一张便笺,但保存完整,是唯一传世的李白书法真迹。文章中详述了另一幅署名“李白”的唐代书法作品《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的背景故事,以及作品是否是李白真迹的各方争议观点。文章结尾:“李白之后,有豪迈洒脱的苏轼高歌‘大江东去’,有深情款款的柳永低吟‘晓风残月’,有精忠报国的于谦长啸‘要留清白在人间’,然而再没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谪仙人了。”作者也在为一代诗仙的离去而扼腕叹息吧。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张好好诗》卷。唐代诗人创作了无数诗篇,能完整保存下来的作者书写真迹当属《张好好诗》卷。《张好好诗》是杜牧写给昔日情人张好好的五言叙事诗,书中用了大量笔墨描写娉婷少女与青年才俊的相识相知最后到分离的故事,引出了《张好好诗》的创作背景。“在杜牧的心底,人间的底色是美好的,他与张好好的相遇更是如此。”全文四百字,作者在书中作了诗词赏析,读懂诗也就读懂了杜牧对张好好的情感。重逢时,张好好一句“怪我苦何事,少年生白须”竟让杜牧语塞言失。作者赏析:“杜牧没有回答张好好的问话,眼泪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慢慢发展成站在门馆前失态恸哭。这一哭,泪满衣襟,愁绪满天。”可能是看到当年一见倾心、艳惊四座的豆蔻少女如今沦为当垆卖酒的女郎,只能感慨时光无情,造化弄人。这一眼是相遇,也是重逢。从这一章中我们得知杜牧在临终前烧毁了大量作品,但留下了《张好好诗》卷。

  这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书法艺术品。杜牧深得“二王”书法精髓,作品提按有力、疾徐有度。本书提到了《宣和书谱》中关于杜牧书法的评价“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通过作者深情款款的描写,我们了解了杜牧与张好好的情感纠葛,不得不让人感叹在那个“朝廷沉疴遍地,外有藩镇跋扈,内有宦官为害和党争加剧”的环境下,背负力挽狂澜家族复兴之命的杜牧,在博取功名和男欢女爱间是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抉择。(徐杨)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