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强佳琪
作为见证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典型城市,北京诞生了极具时代烙印的群体——“北漂”。从《北京爱情故事》(2012)到《北京女子图鉴》(2018),再到《值得爱》(2025),北漂爱情叙事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在社会加速运行的背景下,《值得爱》的出现意味着传统北漂爱情叙事正在渐渐转型,它尝试借助独特的叙事方式,为当代年轻人的爱情观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视角。
钢铁森林里的爱情标本
北京的地标建筑映射着时代的演变。国贸三期、鸟巢、世贸天阶在千禧年代拔地而起,这些充满现代感和力量感的地标建筑,成为《北京爱情故事》中理想主义的象征。吴狄和林夏在国贸顶层高喊爱情宣言,鸟巢作为孕育希望和生命的港湾见证了沈冰和程锋的求婚仪式。在初代北漂爱情叙事中,北京的地标建筑空间是爱情发生的场域,也是理想的催化剂。但2018年的《北京女子图鉴》将摄影机对准SOHO大厦,北漂叙事的属性也随之发生变化。光滑的玻璃幕墙映射出赤裸裸的残酷现实:爱情被挤压在工位的缝隙之间,曾经催生爱情的地标建筑变为生存竞争的战场。
《值得爱》(2025)在空间叙事层面尝试突破,将央视大楼作为全剧跨越17年时光的核心地标。剧中,它是北京的标识,既是周水和代大吉北漂理想的载体,也是他们十年爱情的见证者。2008年周水和代大吉在春知里的天台望向远处正在建设的央视大楼,大楼与天台齐高的平视感象征着他们的事业理想将与爱情齐飞。但2025年已经建成的央视大楼如同一个巨物,其扭曲的几何体造型和压倒性的体量,将分离之际的二人框定在各自的路口。原本作为空间物体的央视大楼成为一个时间符号,隐喻个体在巨型城市里的溃败。从《北京爱情故事》中空间对爱情的加持和升华,到《北京女子图鉴》中空间对爱情的施压,再到《值得爱》中地标建筑超越了物理存在,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场域,即使爱情最终走向分裂,地标建筑仍然裹挟着过去的时间,保留着曾经爱过的证据。
北漂爱情叙事策略的更迭
与前面两部剧不同,《值得爱》属于文艺爱情剧的范畴。该剧不回避讨论加速社会中高房价、催婚、职场内卷等社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突出“有情饮水饱”“谈恋爱最重要的就是讲义气”等爱情理念,这种艺术化的叙事转向恰使残酷的北漂现实为北漂爱情赋能。在生存困境的映衬下,纯粹与炽烈的爱愈发显得珍贵。
故事由周水的“导演梦”展开。周水和代大吉适时直面镜头,以回忆式的语气剖析内心感受,也讲述了《值得爱》剧本的创作、拍摄和讨论过程,结局通过“剧本讨论会”的形式,用完整自洽的逻辑链,串联起了整部剧的故事体系。尽管这种“戏中戏”的形式在电影中已屡见不鲜,但在电视剧中仍然少见,更不用说是在清一色现实主义表达的北漂故事中。这种“打破第四堵墙”的表现形式并非对原本叙事节奏的打断和抽离,而是以“后见之明”,让角色在创作者和被创作者的身份之间跳转,将现实的生存焦虑转化为个体化的情感表达,使北漂爱情的宿命感显得更加浓郁。
超现实画面的运用也是该剧的亮点之一。在无人的末班地铁里,周水和代大吉尽情起舞,幻想婚礼的浪漫场景。二人的朴素衣装幻化成西装和婚纱,伴随着地铁在地下甬道穿梭的节奏和忽明忽暗的光线,恋爱的甜蜜想象就在光晕中肆意生发。《北京女子图鉴》中陈可挤地铁的窘迫狼狈,在《值得爱》中被慢镜头赋予的柔情漫溢所掩蔽。
这种浪漫主义并非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以一种迂回路径对加速社会进行浪漫化的抵抗。在大结局中,剧情通过戏中戏的嵌套完成了一场跨越17年的时空问答。2025年分别之际,代大吉想起2007年对于“是否值得爱”的追问,周水用一段当年拍摄的影像给出答案:画面里,青涩的他对着镜头坚定地回答“值得”。《值得爱》将北漂叙事中的“生存实录”转化为“爱的抒情诗”,以此传递出自己的爱情观:爱情的意义往往不在于结局是否圆满,那些共同对抗时间流逝的浪漫瞬间,才是爱情最珍贵的东西。
“敢爱”挽歌,冲破当代社会的爱情困境
《值得爱》设计了不同代际的两对情侣的关系交织,80后的代大吉和周水与00后的童乐怡和苏子豪进行了两代爱情观的对撞实验。童、苏的感情从“搭子”开始,某次打游戏时意外看到代、周当年的录像带。与代、周初次相遇的火热和疯狂不同,他们的接触有一种若即若离的疏离感,就像两块磁力不足的吸铁石,很难向对方勇敢地迈出一步,也难以为对方做出妥协。即便他们欣赏代、周爱情的纯粹、热烈、炽热,但在抉择的关头,苏子豪还是选择回老家相亲,童乐怡留在北京打算与前男友结婚买房。可见,当下的00后虽然成长于优渥的物质环境,面对情感抉择时却犹豫不决,爱情似乎不再是“从一而终”的东西,呈现出物质充裕一代的情感迷茫。
一方面童、苏质疑传统爱情观的真实性,还使用AI工具辅助测算代、周爱情的走向;另一方面,看到代周爱情破裂后,他们却对自己的爱情观陷入沉思。如果加速社会的爱情被数据化、随机化、轻量化,人们沉湎于爱情的能力是否会真的变成一种奢侈?
因此,在剧情的最后,代大吉以“敢不敢抛下已经规划好的一切”“敢不敢像他们一样,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地放手一搏”等层层递进式的叩问将全剧推向高潮,激发人们对于爱情态度的反思。从80后到00后,该剧进行了一次北漂爱情叙事的理想化回溯。毫无疑问,浪漫主义元素的融入和代际对话的运用,再次让本剧与初代北漂爱情故事划清界限,让代、周的爱情更像是发生于过去的一场梦。在加速社会中,这种设定更像是对励志要在北京闯出一片天的理想,以及渴望与爱人厮守一生的爱情观的缅怀。时至今日,童、苏一代的恋爱用“北漂爱情叙事”来定义似乎并不准确,贯穿全剧的“magic hour(魔幻时刻)”也在隐喻着这一叙事正在走向式微。随着加速时代的到来,“轻社交化”的爱情模式可能会将其取代。
《值得爱》以空间蒙太奇、浪漫叙事、代际对话等方式,不仅为传统的北漂爱情叙事做出总结,也为其找到新的表达维度。在理念上,该剧承认北漂生存压力的客观存在,却并未把北漂爱情降格为生存重压下的调剂品或附属品;其直面代际之间爱情观差异的客观存在,却坚信人类对真爱的追求从始至终未曾改变。因此,《值得爱》可以看作是对加速社会的一种温柔抵抗,并对当代的情感焦虑给出回答:在快速迭代的城市空间中,值得爱的勇气永远都是对抗时间的终极答案。(强佳琪)
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