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透过文学故事,理解经典中国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透过文学故事,理解经典中国

来源:文汇报2023-12-09 10:07

  作者:陈晓兰

  文学经典,作为民族精神、文明精粹和国家文化的载体,不仅是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而且是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相互沟通和同情理解的桥梁,在一个国家国际声望的树立和国际形象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国家和人民对于另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想象和阐释中,那些具有人类关怀、表现人类共通价值和情感的思想家、文学家,作为各民族的文化英雄,他们创作的精神产品,被视为其所属文明的象征,成为理解该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情感世界和审美趣味乃至民族性的重要媒介。

  文学经典的海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建构

  自古至今,中国的物产或中国风的器物(丝、漆、瓷、茶、园林、艺术品等)、为各种目的亲历中国的旅行者大量的中国书写、中国经典的译介,在不同历史时期西方有关中国的认知、中国形象的建构以及中国知识的再生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透过中国经典感知到的中国——或曰文学化、经典化的中国,不断修正着物化的、政治化的中国,在中外文明互鉴、中外人民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1689年,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游历意大利期间结识耶稣会派遣于中国的传教士,开始对中国事物发生强烈兴趣,他也是启蒙时期欧洲最早尊重儒家学说的思想家,他说:“照我们现在的见解,我以为我们道德败坏无限膨胀的时候,差不多必须叫中国的传教士到我们这儿来教我们自然宗教的目的和实习,不应该我们送传教士到他们那里去教他们启示的宗教。”德国哲学家沃尔夫从中国的经典推断:“中国人所有的行为都以自身和他人的最高完善为最终目的。”“中国人努力提倡培养道德风尚,效法以理智为本的大智大悟的前师,前师们崇尚理性的力量,研究如何将这种力量运用到对真理的探求上。”法国哲学家伏尔泰问:“难道我们不借助中国的编年史,就敢随便谈论中国人吗?”歌德在和席勒通信中论及中国文学:“书里面的人,思想行动感觉差不多同我们相似,我们不一会就觉得自己是同他们一样的人。”文学经典跨越时空,使不同文明的人彼此同情共鸣。

  文学经典与国际中文教育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西交通史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接受史,总是与中外政治、文化关系密切融汇。早期外国人的汉语学习,偏重古代典籍,辅之以具有现实实用性内容的教材。17世纪以来,西方人出于宗教、政治、商贸等目的学习汉语,一方面需要掌握汉语交际技能,另一方面,迫切希望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现实社会,古代典籍仍然是其学习汉语的基础教材,同时广泛涉猎中国历史、绘画、建筑、文学,并翻译本国与中国典籍,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转向汉语知识的获得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文学经典在汉语教学中不再占据核心地位。然而,众所周知,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不可分割,语言是交际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脱离文化语境、或者没有文化内涵的语言学习,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的工具层面。

  近30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汉语学习的热潮,不同国籍的汉语学习者以不同的方式,在中外关系中发挥着程度不同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大小及其正负能量,取决于他们对于中国人及其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的深度理解。

  正如美国语言学家爱德华·萨皮尔所说:“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俗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中国语言学家罗常培也说:“社会的现象,由经济生活到全部社会意识,都沉淀在语言里面。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多方面联系的,而这多方面又是互相联系的。语言,像文化一样,是由不同年代的各种因素组合而成的,有些因素可以追溯到历史起源之初,有些则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文化的变迁会影响到语言,甚至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表达上。”

  如何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融合?将语言学习提升到文化理解的高度,如何处理中文国际教育的近期目标、长期目标和终极目的的关系,在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交际技能的基础上,上升到深度了解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与社会现实,并在跨文化交流与沟通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促进文明互鉴、世界文化多元?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加强文学经典的精读与泛读是重要的途径,古今中外第二语言学习的成功事例已经证明了它的有效性。

  中国文学故事,一部文化大餐

  正是基于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深度融合的理念,也为适应21世纪全球中文学习的热潮和中外文化接触日益密切的现实需要,满足国内外中文教学机构中国文学教学的需求,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际学习者通过中文经典著作的阅读,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领略中国文学经典的艺术精粹,深度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增强汉语语言学习的趣味性、艺术性、思想性,我们特编选《中国文学故事80篇》,奉献给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

  阅读这些文学故事,会使汉语学习者处在文学世界里活生生的语言现场,体会中国人的交流方式,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体验与社会现实。通过阅读经典名篇,走近中国古代的先贤,除了孔子,还有老子、庄子、孟子和墨子,初步领略儒家、道家、墨家的思想精粹。中国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诗之国度,通过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十大诗人诗作的学习,领略中国人的诗性气质:屈原的愤怒和绝望、陶渊明的回归自然、李白的豪放、杜甫和白居易的沉郁、李煜和李清照的婉约、陆游和辛弃疾的激越。除了世界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还有司马迁、关汉卿、汤显祖、冯梦龙、蒲松龄、鲁迅、郭沫若、老舍、徐志摩、朱自清、戴望舒、郑振铎、夏衍、巴金、冯至、丰子恺、叶圣陶、傅雷、汪曾祺、史铁生等古代与现代名家的名篇,中国杰出的女作家——李清照、萧红、冰心、林徽因的诗歌、散文,此外还有悲、喜剧,有书信交往,有日记,有警世语录、生活格言等。

  透过公元前5世纪至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60多位作家的作品,体验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理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古代与现代作家关于人生意义、人与自然、社会政治、人伦道德、家国情怀、爱情友谊等人类共通命题的艺术表达,了解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与变革、现代作家对于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思考。

  中国文学故事,包含着中国丰富的政治、历史、哲学、经济、社会、道德、风俗、审美、艺术、情感信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阅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体会社会生活中的汉语,感悟中国文学的艺术技巧和中国智慧的博大精深,而且会产生感同身受的联想,发现本民族文化同中国文化之间的相通与相异之处。正如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所说:“是讲故事的人,梦的制造者,神话的制造者(那是我们的凤凰)代表我们最好的一面,代表我们最富创造性的一面。”封闭的物理世界,借由语言和精神的交流而打开,纷争、战争将世界分裂乃至打碎,心灵的沟通则跨越人为的关隘而缝合碎片。(陈晓兰)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黄梅戏《黎明之帆》:以戏为舟,载革命与人情

  • 2024微短剧:新时代呼唤新内涵,新变化折射新要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