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高小立
知名编剧王海平,曾创作出《三八线》《母语》《咆哮无声》《吉鸿昌》等优秀电视剧作品。其中,电视剧《三八线》荣获第3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除了观众熟知的电视剧,王海平在多个艺术领域都有广泛的涉猎,如歌剧《洛神》、小说《永乐盛典》——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业内可谓众所周知。近日,王海平的长篇小说《大海港》由言实出版社出版——这是首部“一带一路”题材、献礼“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的长篇小说。
带着几分好奇和期待,笔者认真拜读了《大海港》。
小说讲述了21世纪初,中国博海集团在印度洋开发经营海港项目中,以海外项目部经理孙跃民、民营企业家戴旭东为代表的建设者,在与日本三丰港务集团、西方大西洋集团就达尔港、汉班托塔港有关建设权、经营权的归属展开激烈的竞争,以精湛的业务能力、弹性的双赢合作模式、富有智慧的国际视野、坚韧勇敢的品格获得最终的胜利,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追求,做出了积极有意义的贡献。
在笔者看来,《大海港》在对“一带一路”主题性的叙事策略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通过对比中国博海集团与日本、西方公司在开发达尔港的战略定位差异,突显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政策,而日本、西方公司却始终将“利益最大化”奉为圭臬。为遏制中国与友好国家在“一带一路”议题上的深入合作,他们不惜采取“中国威胁论”的舆论,利用间谍离间、收买的下流手段抹黑中方,甚至雇用恐怖分子进行谋杀爆炸的恐吓威胁。小说中,中国公司在与达尔部落酋长萨巴德的交往中,无偿为遭受洪水灾害的部落群众搭建临时住所、捐赠大量食品医药、开展免费医疗服务,并提出在未来达尔港开发中,积极推动当地百姓就业、医疗、养老保险补助等民生问题的解决。对于港口未来规划,更是立足港口、经济贸易区和城市一体化的长远战略发展定位。在达尔港的有关建设项目中,中方采取政府援助与直接投资的原则,在未来取得港口经营权后,达尔港港务局依然会取得分红。小说用具体情节和真实的数据,有力地驳斥了西方“中国威胁论”和“一带一路”参与国将落入中国债务陷阱的不实指控。
其次,大国崛起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具体实践中有了更为广阔的战略政策储备。在《大海港》中我们看到,一个强大的祖国给了孙跃民、戴旭东足够的底气去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亚丁湾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对海盗进行了驱逐打击;在恐怖分子制造爆炸枪击等威吓手段时,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积极采取政治、外交上的一系列交涉斡旋措施,全力维护海外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与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具体港口建设项目中,得益于中国政府对“一带一路”共建国的各种优惠援助政策,博海集团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能占得先机。
最后,主题先行的叙事策略融入类型化的商业元素,让小说在具有价值引领的内涵思想同时,兼具流行畅销书的大众审美趣味。小说中有关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打击海盗、反恐、谍战、商战等元素的融入,让整部小说情节紧凑、戏剧冲突富有张力。王海平非常注重用文字把控叙事的张弛度,例如孙跃平因撞船事件意外落水,被直升机从海中救起时,裤子被海水冲掉这样令人忍俊不禁的情节,就很好消解了小说有关主题性叙事过于严肃的印象。同时,作者对于松坂庆子基于长辈参与日本侵华战争造成家族和个人命运的悲剧性刻画,还有被台独势力蛊惑、意图拉拢孙跃平的台湾商人白逸轩前后立场的转变,也让小说在反面人物群像塑造中有所突破,而非千人一面的工具人。
作者在小说创作中,是站位国际化的视野与地缘政治视角,深刻剖析在东西方大国角力、地缘政治关系学等复杂背景下,“一带一路”在实际践行层面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与电视剧强调影像艺术不同,小说的文学性强调给读者更多“留白”的想象空间。小说中的巴布尔国和达尔港,以及汉班托塔港,虽属虚构,但得益于作者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样能让读者产生延展性的想象——比如“巴布尔”这个与莫卧儿帝国开国君主同名的名字,不禁让人联想到“巴布尔”统一印度次大陆的辉煌历史。而谁在近代造成“印巴分治”的对立局面?自然是西方国家。作者对于南亚伊斯兰教、婆罗门教、南部上座派佛教,都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物塑造得以展现。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中国政府与博海集团都非常尊重当地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小说通过达尔港建设让古丝绸之路焕发生机的真实案例,有力诠释了共建“一带一路”,让沿线各国有了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的国际合作平台,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