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繁花》:小说是故事,剧集是传奇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繁花》:小说是故事,剧集是传奇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01-12 09:40

  作者:余小鱼

  筹备多年、备受瞩目的电视剧《繁花》在年前开播。既在预料之中、又在预想之外的是王家卫对原作小说大刀阔斧,或者说是面目全非式的改编:不仅阿宝、沪生、小毛三大男主被砍掉了两个,整个上世纪60年代的故事线也不见踪影,而且把整部剧集的叙事重心放到了上海黄河路上的“商战”——要知道,小说《繁花》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没有提过阿宝们是怎么做生意的。

  如何看待王家卫的改编策略

  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改编策略?王家卫是这样解释的:“我们没有能力还原足本的《繁花》,但可以看到一个在原著里看不到的上海阿宝。”简单地说,《繁花》的故事中有两个阿宝:一个是上世纪60年代的少年阿宝;一个是上世纪90年代“片叶不沾身”的宝总。剧集要讲述的就是他怎样完成了这种身份的转变。

  如此选择无可厚非,也可见王家卫的智慧——完整还原小说不仅不现实,效果也未必理想。但是,也许先要回答一个问题:阿宝完成身份转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小说结尾,阿宝和青年时代的恋人雪芝重逢,更像是一种隐喻:现代的、太现代的上海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怀念。小说《繁花》的诗意就悄然开放于阿宝们的少年时代,金宇澄写起倍蒂、雪芝这些少女,笔端充满温情,和上世纪90年代那些饮食男女截然不同。也就是说,上世纪90年代的宝总之所以“片叶不沾身”,是因为他习惯并融入了成年世界里的矫揉造作、逢场作戏。

  而在电视剧里,从阿宝到宝总,更像是在描写一位上海滩青年发家致富、功成名就的“传奇”经历——在生意场上游刃有余了,自然也就“片叶不沾身”了。换言之,如果说小说《繁花》自带浓到化不开的哀伤与忧郁,那么电视剧《繁花》则是情绪饱满、积极乐观的,把叙事中心放在了对娱乐性和刺激性的呈现上。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剧集为什么要拍“商战”,而且将阿宝塑造成“孤胆英雄”和“大众情人”的结合体。

  在剧中,阿宝单刀赴会去诸暨,在暴力威胁前面不改色,轻轻松松就搞定了闹事的工人,像极了香港电影里的“小马哥”;阿宝运筹帷幄,在关键时刻沉得住气,把范总、魏总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像极了香港电影里的“大佬”;阿宝周旋在玲子、汪小姐、李李三个女人身边,把暧昧拉满又不给出任何承诺的做法,又不能不让人联想起香港电影里的“花样年华”。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理解了王家卫的改编策略——关键是要“好看”。如果说小说《繁花》是平静如水、暗流涌动的,那么电视剧《繁花》就是锣鼓喧天、沸反盈天的。从流量和收视率的角度考虑,王家卫的做法不难理解。

  剧集只是《繁花》蛋糕中的一块

  作品离开了作者之手,也就让出了阐释权。

  王家卫当然有改编自由,正如他所言,“剧集只是《繁花》蛋糕中的一块,看完可以去看看原著。”但令人格外诧异的是,如今的改编让剧集完全走到了小说的反面。

  小说《繁花》的结尾,阿宝与沪生依照小毛的遗言,去帮助借宿在小毛房子里的两名法国青年。他们雄心万丈地打算写一个上海剧本:老上海,1930,苏州河畔,法国工厂主爱上了中国的纺织女。法国青年满脑子上海传奇,阿宝则不断提醒他们当年苏州河畔并没有法国工厂。

  这个故事就像一出寓言剧。作者暗讽时下流行的上海“传奇”,不过是一些烂俗的套路,仿佛出自外国人的手笔,对于真实的上海存有隔膜。如果说金宇澄的《繁花》是“故事”,那电视剧《繁花》就是“传奇”。

  “故事”和“传奇”的区别在哪儿?关键在于有没有“意义”。金宇澄对小说的命名,表明他对任何期待长久的事物、保持长久的意义都心存疑虑。小说中的陶陶曾希望抓住自己与小琴之间的爱情,但小琴的日记告诉大家,这不过是她虚与委蛇的圈套。陶陶自知报应不爽,“面对这个社会,大家只能笑一笑,不会有奇迹了。”

  小说《繁花》里的“故事”,没有往昔人们非常熟悉的社会批判或者都市迷惘,而是显示出个人与“意义”的断裂。小说中出场人物繁多,但相貌模糊、面孔混沌,因为“故事”总是暧昧的,它和日常生活有关,却与“意义”无关。

  电视剧《繁花》则一心要再现上海滩的“传奇”——阿宝在时代浪潮下抓住机遇,施展才华,凭借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脚踏实地的魄力改变命运。无论是阿宝、玲子、汪小姐、李李或者饭店服务员、工厂老板、外贸代理等,每个普通人都选择向商业对手挑战,向技术变革挑战。其中要表达的“意义”是清楚的——哪怕失败也不放弃,强调的仍然是拼搏,是奋斗。

  在王家卫看来,“剧集《繁花》介绍的是时代。因为我们讲的是一无所有的阿宝,如何在短短十年,成为叱咤风云的宝总。除了个人奋斗,他需要时代的加持。”

  而在小说中,阿宝的少年时代容得下钢琴、古诗、家庭舞会和美好爱情,从而使那个年代显示出可供缅怀的高贵。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小说中的上海,只剩下一个又一个的饭局和神情暧昧又充满算计的调情。繁花凋谢,金宇澄显然对市场时代的粗俗做出了否定。

  有意思的是,当被问及对电视剧《繁花》的看法时,金宇澄如是说:“我只能表示感动,熬过这么艰难的几年,片子能够出来,多么不容易。”也许,这个值得玩味的态度,就是在小说中出现近千次的“不响”吧。

  理解《繁花》或许还需要更多时间

  小说《繁花》强调意义的悬置,不等于其“无意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拥有着如此复杂的地形,贮存了这样多彼此抵牾的记忆,使得它不仅是情感依附的容器,更成为意义争夺的领地。因此,金宇澄放弃了某种总体观念,而深入城市地理的层层累积中,去发掘多元意义的可能。

  尽管作者并不肯定上世纪90年代的生活方式,但他怀着对每个人命运的关切书写他们,以细致的观察来描写他们。他虽然“不响”,但读者能看到人物的悲欢离合,以及那些情趣与欲望的存在。繁花落尽,但那些存在的瞬间和生活选择的正当性会留存下来。归根到底,《繁花》要思考的问题是:生活的变革,究竟意义何在?生活的正当性何在?人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

  一方面,这些问题,小说不可能给出标准答案。但作为一部剧集,王家卫却不可能含糊其辞。因此,他只能从多元意义中取出最能被人接受的一种;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当下的传播规律——当一部剧集摆到观众面前时,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呈现出“意义”,《繁花》当然也不例外。这也意味着,把《繁花》影像化终究会留下遗憾。

  剧集播出之前,就把“沪语”“地方特色”当做宣发的重点。但事实上,《繁花》不应该被视作“方言小说”或“地域小说”,这都把它说“小”了。《繁花》所要追问的乃是一个关乎所有当代人的宏大问题:如果现代都市生活终将在全球化的裹挟下被碾成符号,所有的美好记忆终将沦落为周而复始的情爱欢场,那么,我们还能不能从日常经验和琐碎事物里重新发现生活的“意义”?

  要回答这个问题,或许我们还需要更多时间。(余小鱼)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