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 润
“比大海还浩瀚的戏剧,是天空;比天空还辽阔的戏剧,是灵魂深处。”但如何才能将雨果笔下浩瀚辽阔的人类灵魂,以丰盈饱满的方式呈现在当代戏剧舞台上?中法联合创制的央华年度大戏《悲惨世界》近日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法国导演让·贝洛里尼率领的主创团队,与刘烨等众中国演员,将这部“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人性向善的精神史诗”首次搬上中国舞台,在210分钟的时间里,以超凡脱俗的方式展现出艺术之浩瀚,灵魂之辽阔。
估计就连刘烨自己最初都没想到,导演让·贝洛里尼会让他用这样的方式来诠释冉阿让这个对他从小就影响巨大的人物。大段高密度的文学化台词,裹挟着强烈的情感喷涌而出;演员在表演者和表达者之间无缝转换;并非简单扮演角色,而是成为文学与戏剧、自我与人物之间的“说书人”,引领观众不仅进入角色多层次的复杂心灵,也走进融汇爱与恨、丑与美、希望与绝望、苦难与抗争的大千世界。
剧中其他演员同样如此。巨大的文本量和非比寻常的塑造角色方式,对每个人都构成了极大挑战。张可盈先后扮演的芳汀和珂赛特母女,像风雨泥泞中的花蕊,美得令人心痛;罗永娟载歌载舞中刻画的伽罗石,则如一块璞玉,散发出无所畏惧的光芒;林麟塑造的沙威警长,冷酷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最终的崩塌毁灭也意味另外一种升华;李菁和祝萌饰演的德纳迪夫妇,则奸诈阴险唯利是图如同一对小丑;小史可和刘翀佐分别扮演的爱波妮和马吕斯,同样被爱点燃,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个生命的内在世界铸就了剧场中的每一个表演者和每一个倾听者,让人感受到全世界的人性是相通的,人类的苦难又如此相似,但还好有善、有光、有希望。
让·贝洛里尼不仅是导演,也是这部戏的剧本改编和灯光设计。一向擅长运用话语、音乐、灯光构建自己独特戏剧美学的他,如同在舞台上用音乐作诗,用灯光作画,营造出残酷中的浪漫,带来绝望中的温暖,并以此开启人们的想象,让观众们不再只是被动地落入某种窠臼,而能够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感受力与理解力,去发现故事和人物的多重解读层次和审美空间。而每一个跳动的音符,每一盏闪亮的灯光,也都寄托着贝洛里尼对生命个体痛楚的体察和他对集体救赎的呼唤。
这样既深深根植于原著,又在开花结果中绽放出多姿多彩新意的戏剧创作,区别于许多“照搬型”的演绎,以其更为独特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延展着原著的精神,也展现出两种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世界或许悲惨,创作不应平庸,只有拥有比大海和天空更加浩瀚和辽阔的心灵,才能抵达灵魂深处。(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