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 洁
2024年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将于3月31日正式开启。作为参演剧目之一,由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出品的话剧《大桥风景》备受关注。如此宏大、严肃的题材,如何以小剧场的方式轻盈呈现?年轻的高校学子们眼中的南京长江大桥又会是怎样的风景?
“忘记台词,要记住我们在台上的每一句话都来自生活。”3月26日晚,南京著名相声演员陈峰宁来到南京艺术学院,为参演《大桥风景》的00后大学生们传授表演心得时,反复强调要“接地气”。
这无疑也是《大桥风景》力邀陈峰宁加盟的重要原因。
“究竟如何定义小剧场艺术?难道只是舞美简单、演员少、剧场小吗?”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院长陈捷说,今年是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举办的第三届,作品的广度、范围和形式的多样性都越来越出色,但相较于总结成果和经验,他们更多的是思考:在集中展演之后,如何让小剧场剧目有更多演出的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声非常接地气,完全源自现实生活,包括现挂等一些即兴创作也深受观众喜爱。我们希望能将曲艺最接地气、贴近现实生活的部分引入到今年的小剧场创作中,或许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陈捷希望以此为支点,“撬”起小剧场更多的可能性。
从真实出发,八个不同人物的大桥故事届时将在舞台一一打开,包括大桥文物收藏家王世清,“桥三代”摄影师浩哥,热爱大桥的四川厨子、文学青年林晓波,“深潜神话”的创造者胡宝玲以及大桥建设总工程师梅旸春等。笑中带泪,记忆与现实交织,其中最打动陈峰宁的,是每一个小人物的生命弧光。
首次跨界,陈峰宁不仅担任《大桥风景》艺术总监,还将出演其中的“大桥天使”陈思一角。这是生活在南京的一位真实人物,在南京长江大桥做劝生志愿者21年,救下了上百名轻生者。“他伟大却又是极其普通的南京人;他看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却依然满怀乐观向上的精神属性。”陈峰宁说,拿到剧本之初,他就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在他看来,能以小剧场的崭新形式延续城市记忆,无疑是一种有意思且有意义的创新。
小剧场的空间尺度,让台上演员的每一个微表情,都清晰可见,这给表演带来了全新挑战。陈峰宁带着自己多年的演出经验而来,反复调试学生演员,告诉他们如何摒弃台词的束缚,用最真实的情感去诠释角色。在他看来只有发自内心的表演,真心、真情、真切,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大桥风景”如此美好,对于参与编演的学生来说却是一次披荆斩棘的过程。
为了演好剧中角色,南艺播音与主持系的00后大学生们多次实地采访、采风,通过和剧中人物原型面对面交流,找寻更多的表演毛边和触角。剧中多个原型人物中,给本科生杨佳磊留下较深印象的是林晓波,“他从四川来到南京,距离上千公里,在南京一住就是30多年,他对南京的感情很打动我。而且他的人物反差很强,是一个胖胖的有点小肚子,但做饭非常好吃,又能写下细腻文字的一个人”。
“以前我对大桥一无所知,现在已经是半个专家了。”编剧之一的江浩强是南京艺术学院研二的学生。回忆剧本的打造过程,他笑言自己前前后后写了近十个不同版本,从历史剧、文献剧写到传记剧、沉浸剧,再到现在的轻喜剧风格,反复修改了上百次才最终定稿。不过经历了这一番“折磨”后,如今再谈起大桥,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现在我会说,大桥也连接了我和我的未来,让我相信我还会在编剧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我们不可能真的在剧场里面搭建一座长江大桥!”《大桥风景》的制作人许耀华透露,小剧场有其独特的审美和舞台呈现方式,他们将打造一个极简化的舞台,通过多媒体影像的“写实”和戏剧、曲艺的“写意”,让观众在中国式审美中重新凝视大桥风景。(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