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小波
张广天的《来日可追》是大部头作品,小说用一种短篇拼接、文体杂糅的方式构成,通过几个主要人物和貌似重复的故事情节构成有机体。这是一部实验性质浓郁的作品,有多个叙事中心:以上海为中心、以时间为中心、以艺术为中心、以爱情为中心、以风物为中心……这也是一部主题多元的作品,日常百态都是小说涉及的范畴。大体上来讲,小说围绕三个关键词展开:一是上海,二是艺术,三是时间。
《来日可追》张广天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一、上海
《来日可追》是一部关于上海的小说,“有这个城市的骨血、脉络和灵魂的秘径”。小说中新旧上海的故事交替讲述,时空对照了起来。既有旧上海的魅影,也有新魔都的霓虹,同时还以上海为中心辐射与之相对的“边缘”和“远方”。《亨利路上的薇拉阿姨》这个部分作为开篇是极为关键的,主要讲述的是薇拉与阿列克谢的爱情故事,到小说结束的时候已经是2008年了,但是有情人未成眷属,只能依托灵魂的相依。薇拉阿姨的一生是艺术的、悲剧的。作家在薇拉阿姨这一特殊的人物身上寄托了对上海独特的情愫:她对老上海充满了怀念之情,固执地沿用老式的称呼叫法,会说一口地道的上海话,会做正宗的上海菜,还一直回望着旧上海的时光。通过对她的身世描写和她自己的讲述,一点点浮现往日,这是上海旧时光的另一重面相。
《来日可追》的主题如此区分:第一辑归为“中心区”,第二辑则是“边缘与远方”。中心与边缘有着怎样的区分?很多故事的发生地并非上海,但这些地方也和上海有着很深的关联。《没膝的卷耳令你昏醉》将故事场景从上海移到了北方,实际还是主题叙事的延续。《尤佳》里作者多次将上海和乡下对举,而尤佳和菱儿两位人物的命运最后发生了翻转,上海的中心被解构了。
小说的语言比较“混杂”,大部分章节都有方言,有些章节完全用上海方言写成,以上海话营造一种独特的氛围。在《罗薇的表哥话有点多》中,罗薇的表哥打了几个电话,几十页的篇幅都是上海方言,这于一般读者而言,是极大的挑战。
《来日可追》是关于上海的小说——作家声称这“是一个文学史上全然不同又淋漓尽致的上海”。这从何说起呢?从张爱玲,到王安忆,再到金宇澄,一代代作家对上海的书写可谓无穷尽,但是主题相对统一。一般而言,上海作为中国较早开埠的城市,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很大。《来日可追》多次出现外来文化在上海出现的场景,这是文明的互鉴与交融,也是人类命运的共通之处。但小说更多地写上海对外来者的重塑:正是上海博大精深的本土文化,让薇拉阿姨愿意留在这里,并且以上海人自居。上海这种由内散发的魔力,是作家独到的发现,“全然不同”的落脚点也许正是在此。
二、艺术
《来日可追》使用了“元小说”技法,叙述者经常在小说中将自己如何写作揭示出来。阅读张广天的小说,需要结合他的其他艺术来理解。他一向被归入实验艺术家的行列,也是先锋文学的坚守者。他之前的作品《切·格瓦拉》《圣人孔子》《基尔凯廓尔药丸》等都曾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在大学里教授“方法论叙述与表演”的导师,张广天对艺术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来日可追》是一部将作家的艺术实验及理论付诸实践的作品。小说章节之间的连贯性并不大,人物、事件、情节都不统一,前三章相互独立,第四章又出现了第一章中的人物。只是命运的相似性构成了主题上的统一。
《来日可追》多处讨论艺术这一原初和根本的问题。《寂寥少年》讨论了绘画艺术,小说安排了一些颇具传奇色彩的情节,小说中名城来的画师是一个巨大的象征,他每日反复画自己,直至闻不到桂花香,别人看不见他的身影——因为他消融在画面里了。这里对艺术神奇之处的描写也是某种艺术理念或理想的投射。《我和你们他们》写到了舞剧,叙述者“我”最后发现自己其实是不懂舞蹈的,失去了看懂舞蹈的能力,这何尝不是一种对艺术理解的悲伤性结尾呢?接下来小说便进入《你》的部分,这首数千行的长诗对读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是一首写给父亲的长诗,但这还是小说吗?也只有放在他整个的艺术体系之中来理解,才能找到答案。
张广天涉猎多个艺术门类,拥有音乐家、戏剧家、诗人等多重身份,这为他的小说书写提供了乐感、剧感和诗性,由此造就了一部“混杂”的小说。作品设置了阅读障碍,延长了审美距离,比如碎片化的叙事、人物身份不断转变、几个看似割裂的故事交叉讲述,以及语言的混杂。这是坚守艺术追求而非迎合的写作,说到底,作家依然在探索当前社会艺术的末路与出路这样的根本问题。在当下所处的大众艺术时代、电子媒介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作家用这样的作品进入一种思考的状态。
三、时间
《来日可追》也是关于时间的小说——由时间到生命,再到命运。时间是参照物、是旁观者,也是主人公。作者引用普希金的诗歌:“过去的都是美好”,又说,“心总要向着未来”。其实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似乎都把握不住,有的只是且过的当下。《尤佳》对叶栩生在少年时代的情感处境描写很有意思:他初见女孩之时,视同尤物;可一旦有了肌肤之亲,又觉得失落,发现所谓的美并非想象中的完美。这种心理是早期对美的理解,也是对生命悲剧呈现的一种自然感知。
时间究竟是什么呢?对时代而言,时间是历史。对个体而言,时间就是生命。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才会拥有时间,因此,作品从时间出发,落脚点正是在生命上。小说多次写到关于世俗享乐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但是情感几乎都没有下沉到欲望层面,而是往形而上的精神世界盘旋飞升。时间一次次被抽象化,难以被真正把控。
《来日可追》也是一部关于物的小说——“物的宝典”,风物与风景书写占据了小说很大的篇幅。饮食、服饰、动物、植物、古董、艺术品、中医药等世间万物多有涉及。物之恒定似乎与时间相对,因为物仿佛是静止的,物件的出场都很有仪式感和氛围感,人与物、流动与静止、瞬间与永恒,等等,都对照了起来。很多信物贯穿着故事的始终,因为作家似乎很想写永恒,可是往往以失败告终。第三辑名为“这些影儿都挡了一下时光”,时光真能被挡住吗?末了才会发现,“来日可追”其实是自欺欺人罢了——如同那句古老的谚语: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流逝的光阴,只有物在静观。这或许正是这部小说将如此多的笔墨倾注在物的书写上的最为深层次的缘由。
(作者为文学博士,《当代文坛》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