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韩 轩
抗日战争时期,一群可歌可泣的人如同一颗颗沉默的子弹,凭借智慧与勇气穿梭在严峻的隐秘战线。近日,舞台剧《夜行者》在首都剧场迎来首演,时隔多年重回舞台的演员李乃文、唐旭,把观众带回到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夜行者》由赵淼执导,李乃文、唐旭担纲“双男主”。该剧时间跨度十余年,两位男主角小时候是澳门学习舞狮的少年,在广州参加革命时不幸离散,长大后再相遇时,唐旭饰演的林可达已经是从日本学成归来的医生,李乃文饰演的彭骁则成为日伪政府的特工,后来甚至成为“76号”的负责人。二人背后均有隐藏身份,在危机重重的局势中,与各路势力周旋、斗争,是敌是友的悬念始终扣人心弦。
导演赵淼给《夜行者》打上强烈的个人印迹,他对于形体的运用极有识别度,将戏曲、武打、舞狮等多种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融合。
在赵淼的舞台上,形体的运用不仅是帮助造型,而是已全方位地参与到了叙事中。李乃文、唐旭有不少在黑暗舞台上不断跑圈的动作,将他们试图穿越迷雾的心情外化。而在敌我对战、枪林弹雨等场景中,形体动作的加入创造了很多“子弹时间”,演员们慢动作的展示,营造出特写镜头的效果,舞台上的时间仿佛可以伸缩,具有强烈的影视感。
剧中有很多意象化的角色,比如枪战时可以藏身的芦苇,就由几位手执芦苇秆道具的演员饰演,他们用动作的变换展现枪战的局势变化;又比如在开车的场景中,两列演员通过身体动作,模拟出汽车受惯性影响下的摇摆。很多观众感慨,这部剧借鉴了很多舞剧、音乐剧的表现元素,难怪它并不自称“话剧”,而是“舞台剧”。
《夜行者》对牺牲的处理可圈可点。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打斗中,一把椅子被放倒在地,演员将一块深色的布盖在椅子背上,布面垂下来,远远看去仿佛一座无名的墓碑,如此意象化的设计,让创作者对革命先烈的致敬之情跃然舞台之上。
故事中的双男主都来自澳门,岭南醒狮文化也在剧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当李乃文饰演的彭骁为日伪政府杀害革命人士时,当年那个顶着狮头的少年穿越时空,与此时的彭骁相见,他用喜庆可爱的狮子头,一派天真地撞了撞彭骁的后腰,彭骁推开他,他又天真地跟了上来。一句台词都没有的表演,却把彭骁五味杂陈的内心渲染出来,极有冲击力。
《夜行者》的亮点之一在于其独特的舞台设计和光影变幻。为了对应黎明前的黑暗,暗黑是全剧的灯光特色,再加上大量的舞台烟雾和多媒体技术,营造出险象环生的环境,但主创对灯光和特效的运用还可以再克制一些。暗黑的环境中,演员们肢体动作极为丰富,再加上演员全体戴麦、扩音器又均匀分布,观众很难通过声音来源分辨是哪位演员在何处讲话,复杂的舞台调度本来是为了给舞台剧增色,如果消解了观众的注意力就显得得不偿失。(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