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哈尔滨一九四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哈尔滨一九四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05-24 09:48

  作者:默 存

  《哈尔滨一九四四》让人一言难尽。它不是一看就让人觉得在糊弄了事的烂剧,甚至它已经算国内谍战剧中制作较为精良的一部。但它注定是一部“拧巴”的作品,也不具有那种令人想要反复重温的欲望。它最大的问题在于“悬浮”。作为一部谍战剧,它没能营造出紧张感和现实感,就如同女主用力过猛的演技与格外精致的妆容放在1944年抗战时期的错位。这部剧仿佛是谍战剧与偶像剧的混搭,在一个悬空的抗战背景下演绎一个莎士比亚式的双生故事,将砝码压在男女主的化学反应上。奈何杨幂的演技并不出色,秦昊在这部剧的表演也不是他最投入时的水准。

  这部剧在讲危机四伏的抗战年代,却很难让人代入进去,哪怕耐心看至中段,也无法被这部作品吸引。它总是在好与不好中横跳,于是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感。再看到导演是张黎,遥想他曾创作过《大明王朝1566》《人间正道是沧桑》《走向共和》,便只能一声叹息。离开刘和平、刘淼淼后,张黎仍处在艰难的转型期。

  《悬崖》是冬 《哈尔滨一九四四》是夏

  在《追风者》下映之后,秦昊、杨幂主演的《哈尔滨一九四四》紧锣密鼓地上线。而我对它颇为关注,则是因为一个特殊的名字——张黎。他是《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孔子春秋》等杰作的导演,在他与刘和平、盛和煜、刘淼淼等创作者合作时,他能够最好地扬长避短,发挥出他在视听语言上的才华,回避他在文本上的不足。在与刘和平分道扬镳之后,张黎的创作就走向艰难的转型期,并一度被认为江郎才尽:一部《武动乾坤》俨然圈钱之作,令人大失所望。而今,他执导的《哈尔滨一九四四》上线,我自然会好奇:这一次张黎会拍出怎样的作品?他会再一次让观众失望而归吗?

  我感兴趣的另一个点,在于这是一部关于哈尔滨的剧。早些时候哈尔滨因网络梗和文旅项目的推动火了一把,而在此之前它被视为一座有些落寞、人才流失的东北都市。但是在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哈尔滨被誉为远东第二大国际化都市。今天,哈尔滨与东北一样,被视作衰落与重建的象征。而在20世纪上半叶,哈尔滨是时尚、枢纽、间谍之城。

  关于哈尔滨有一部很经典的谍战剧,叫做《悬崖》。该剧由刘进导演,全勇先编剧,张嘉益、小宋佳、咏梅等人主演。在中国谍战剧里,它和《潜伏》是我重温最多的作品。之后张艺谋推出了以周乙为主角的《悬崖》电影版。但我还是更喜欢剧版,觉得后者有一股清澈的热烈。它对于信仰的探讨和对于乱世中人情感的描绘,在今天已不多见。

  《悬崖》拍的是1930年末的哈尔滨,《哈尔滨一九四四》顾名思义是在抗战结束前夕,伪满洲国即将崩塌,体系中人各怀心思:一边,日本军队与伪满政府对于进步力量的镇压依旧严酷;另一边,他们在占领区的统治早已有了松动的迹象,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代表的势力在此间展开敌后工作。汉奸们也思量着到底是应该继续为日本人做事,还是找机会投奔国民党旗下?更多的是被时代大潮裹挟的平民,安稳活着已成最大指望。

  哈尔滨是中、俄、日等文化交汇之地,日俄建筑,摩登风格,点缀了这座大都市的皮肤。《哈尔滨一九四四》有一点做得好,就是拍出了这座城市的热闹感和时尚感。不同于一般谍战剧在描绘东北时悲沉、肃杀、压抑的基调,《哈尔滨一九四四》是鲜活、律动的。尽管它也有悲剧,有残酷,但主创并不选择让悲凉覆盖整部剧,转而增加了市井气、青春气。这种叙事策略既是近年来国产谍战剧的潮流——呈现大历史中的小人物与日常生活,也能在同样涉及抗战历史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找到端倪。

  实际上,《哈尔滨一九四四》也可以理解为《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镜像作品,因为后者的主角是兄弟杨立青、杨立仁,一个选择了共产党,一个选择了国民党。而前者走“双生谍战”设定:导演和编剧以特工宋卓文、宋卓武样貌神似为切口,呈现出1940年哈尔滨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另一处相似点在于:这两部作品都关乎“生活之重”与“信仰之问”。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杨立青、杨立仁为何为了救国而走上不同的道路?在《哈尔滨一九四四》里,特工宋卓文何以选择成为一名革命者?杨幂饰演的关雪究竟仅仅是一个为了在乱世中谋生从而投靠伪满政府的恶徒,还是同样存在着立场转变的可能?

  与《悬崖》做对比,差异会更加鲜明。《悬崖》是暗夜行路,是一冬严寒,冷酷、肃杀,周乙和顾秋妍在至暗中与敌人较量,他们要经受现实的考验,守住灵魂的底线,也要承载着死者的嘱托顽强地为信仰而战。《悬崖》是正剧的拍法,是中国产的俄国文学。

  《哈尔滨一九四四》则是夏的气息。在这部剧的前半部分,追逐的戏很多,人物好像一直在跑,不是在传递情报,就是在躲。剧中的主角其实也很年轻,置身在双重感受中——一边是山河沦陷后为家园和信仰而战,另一边是人在日常中会有的情感烦恼。

  离开刘和平与刘淼淼后 张黎有过漫长的低谷期

  对张黎来说,《哈尔滨一九四四》是一个输不起的项目。在历史剧迷看来,他是名导,是艺术家。但对市场而言,他是一个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较为有限的导演。市场是残酷的,即便一位导演曾名盛一时,但如果他连续拍砸两部制作,口碑差、数据也差,那他就有被投资方抛弃的危险。

  目前看来,《哈尔滨一九四四》至少流量是有了。在资方看来,它不会是一部毫无水花的作品。无需赘言的是,这部剧在镜头语言、配角表演上都有值得称道之处:张黎标志性的黑白镜头闪回也宛如回忆杀,唤醒了不少《大明王朝1566》剧迷对于张黎叙事方法的回忆。张黎的叙事,信息量大,节奏点卡得准,善于用现代小说式的表现手法,来呈现人物的内心——这些都在《哈尔滨一九四四》中有所体现。我们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大厦崩塌之前,乱世群人各自抉择的故事。这出乱世中的传奇,肇始于一次错认。如剧情简介所说∶“伪装成铁路巡警的地下党宋卓文(秦昊饰),被特务科科长关雪(杨幂 饰)误认为自己的救命恩人——其实是卓文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哥哥宋卓武(秦昊饰)。卓文为查清关东军课长浅野大吾来哈尔滨的最高任务,将计就计利用关雪进入特务科。可是宋卓武却突然出现,使卓文陷入始料未及的困境。”

  这种“双生设定”很容易制造戏剧点,但也有其固有隐患。金庸在《侠客行》后记中曾经这么写道∶“由于两个人相貌相似,因而引起种种误会,这种古老的传奇故事,决不能成为小说的坚实结构。虽然莎士比亚也曾一再使用孪生兄弟、孪生姊妹的题材,但那些作品都不是他最好的戏剧。”

  另一方面,这部剧顺滑归顺滑,但有一种别扭感:它不像是真的发生在抗战时期,而是披着一层抗战的皮,编织传奇戏码;它并没有整个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之际的那种压抑感,尽管剧中也不乏流血镜头,但张黎意不在此——他用传奇与日常结合的情调,冲淡了抗战时期的残酷。

  我更怀念呈现出《大明王朝1566》的那个组合

  因此,这部剧作为“下饭剧”没什么问题,可只要细究起来,拿它与谍战题材的经典之作,乃至张黎的代表作做对比,就能发现它只是一部“中等作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许多可以纵深的地方滑了过去。

  该剧有一些情节实在处理得草率。比方说∶警察厅特务科科长关雪,当她作为卧底亲自执行接头任务时,为了让自己的枪伤尽量逼真,她真就抽了自己一管血。而在她追捕老段被击伤时,她的手臂中弹,血流不止,却还要执意开车,而不是让争先恐后想帮领导的下属去开。我能理解这是编剧为了凸显关雪的性格特征,但放在谍战剧里,委实会让观众产生质疑。

  同样令人汗颜的处理,是老段和石医生的戏份。我很难想象,一个训练有素的警察厅特务科科长,会因为发现情报被烧,就放弃彻底搜查房间,因此导致老段遗留在现场床底的烟斗没有被发现。更难相信,特务科给重要犯人用刑,居然不选用自己可以信任的医生,而是选了一个“找过几次,看上去可靠”的医师,因此给了共产党救人的机会。

  对比全勇先编剧的《悬崖》,对比杨幂饰演的关雪与程煜饰演的高科长,差距一目了然。杨幂很努力想证明自己能演好,但她每一个毛细血管都暴露着“我要来狠的了”的气质,与她实际做事时的巨大疏漏,让人很难不怀疑她才是共产党卧底。而程煜饰演的高斌,你看到他就会毛骨悚然。他让你相信,日据时期的伪满洲国,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

  而在男主的表演上,秦昊一人分饰两角,任务量不可谓不大。只可惜坦白地说,这也只是他的行活水准,跟他在娄烨电影里的投入不能比,跟《漫长的季节》里的龚彪也比不了。秦昊对于宋卓文的塑造,跟他在《三大队》里塑造的程兵很像:很多表演习惯已经定型了。他的优点是松弛,他的缺点是轻浮——他的缺点能在娄烨和辛爽的调教下得到很大的掩盖;他对于演艺生涯也有很聪明的考量,知道什么角色对他来说最重要,什么角色是行活。所以,如果你只是想看一个平均的秦昊,《哈尔滨一九四四》能满足你;但如果你想看他最用心的表演,那还得去往娄烨或辛爽的作品宇宙。

  张黎导演了一部庸常的作品,他仍然处在艰难的转型期,褪去历史剧大导演的光环,重新开始并非易事。我希望他挣钱,这样也许有一天,他能更有资本地拍一部历史剧。只是有时候,我仍然更怀念呈现出《大明王朝1566》的组合,以及那个已经逝去的年代。(默存)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