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给大人看的儿童片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给大人看的儿童片

来源:齐鲁晚报2024-06-02 10:03

  作者:张昊志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是王子川导演的长篇电影处女作,影片以刚刚转入新学校的三年级小学生朱同为主视角,漫游式地讲述了他一天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和稀奇古怪的幻想。

  朱同所拥有的“超能力”,就是幻想的魔法,是叙述的艺术。人物对所处环境的绝对掌控,是幻想成立的条件之一,同时幻想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空中楼阁”,一定也依托于某些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因此我们在影片开头可以看到,朱同让幻想中的鹰嘴小偷将卷子偷走;幻想中的外星人与班主任搏斗时,除了朱同外的其他同学没有人朝走廊上看;朱同在走廊上和落败的外星人交谈,打扫卫生的阿姨一出现,外星人立刻消失;在楼梯间遇到老师们,隐身术自然而然就失效了。他人粗暴地介入会让幻想破灭,而幻想本身也无法改变现实,只能延后现实(这就是大人视角里孩子的“走神”),幻想中的外星人无法阻止班主任回到课堂,就算鹰嘴小偷真的将卷子偷走,朱同也一定会面临老师的诘问。

  以朱同在学校里的经历为故事线索,故事发生的时间从早上坐公交上学到晚上放学后排练,主要场景是学校及周边区域。在观众们难以察觉的地方,王子川导演凭借其精妙的剧场经验,让影片某种意义上竟也符合了“三一律”的理念,即让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和情节保持统一性。和女孩子在一起时感觉时间会变慢,体育课上玩闹时时间会变快,遇到不喜欢的老师上课感觉度秒如年,这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再合理不过了,每个人的学生时代不都会有类似的感觉么?同时,幻想的超能力也为影片解决了“纪实——虚构”的对立问题,观众可以在享受着幻想所带来的充盈戏剧性的同时,大赞影片表达了真实的童年。

  影片虽然将摄影机对准了孩子们,但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儿童片,更是为了治愈那些已不再年轻、受到各式各样压力的“大孩子”们,让他们能短暂忘掉现实中的种种,在银幕编织的梦境中再次拾起早已落灰的“超能力”。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学生)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520”的变奏曲》:“现实”面具的荒凉底色

  • 何天平:新笔触下的东方武侠世界,从金庸经典中走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加载更多